第二十一章 一道办婚礼(1 / 1)
除了从桃园回来的那日,一连几日黯唯都没再听简贞公主与黯斛提起过简池。直到月底,黯唯正在自个房里午睡,被门外的嘈杂声惊醒了。
这几日,黯府每日都是嘈杂不断,黯唯已然习以为常。就在黯唯歪了个身子再去睡时,却依稀听着外头人提起了太子二字,再侧着耳朵听就什么都听不着了,而黯唯也如何都睡不下了。
既然睡不下,在床上躺着也是心烦,于是黯唯从床上起来,理了理头发就打算去简贞公主哪了。刚拐了一个弯,就模糊看见了好像是九厥出了黯府。黯唯站在走廊拐角探着身子看时,正好遇见了送九厥和简池出府回来的黯斛。
黯唯唤了声兄长,黯斛点头,问黯唯可是去找简贞公主。听黯唯答是,说:
“也好,方才隆帝急召,我这就要进宫一趟,劳妹妹代为兄向贞儿转告声。”说完急急忙忙的就往里头去,再出来时已经换成了朝服。
直到黯斛出了府门,黯唯才往简贞公主哪去。
虽说孕妇自古来都极为嗜睡,简贞公主却与旁人不同,活泼的紧。这个时辰约摸是在后花园里喂鱼吃食。果然,远远的黯唯就瞧见简贞公主站在石桥上,往水里洒食。
简贞公主一扭脸看到独自朝自个来的黯唯,站在石桥上,吩咐随行的婢女拿了个锦盒来。黯唯近了就听见简贞公主从婢女手里拿过锦盒,笑呵呵的说:
“妹妹来的正好,这是五哥嘱托嫂嫂交给你的,说是自个以前时候做的,也不知是什稀罕玩意。”
黯唯在简贞公主暧昧的笑容里接过锦盒,打量了下便收进了袖袋里。锦盒倒是个漂亮的盒子,却没有多少分量,想来里头的东西也不是什贵重之物吧。
黯唯把锦盒放进袖袋里后,娴熟的绕到简贞公主左边,搀扶着她。这几日黯唯和简贞公主朝夕相处,倒也摸清了简贞公主些许习性。便如这搀扶、搀扶着左边是比右边更让简贞公主顺意的。
简贞公主又洒了些鱼食,接着说:
“五弟来的匆匆去的也匆匆,我问他可要等你睡醒了,他偏偏说有事就走了,也不过就刚才的事,妹妹你可遇着他了?”
黯唯回想起在走廊看见的九厥,想来前头就是简池了。简池不曾看到自己,自己也没见着简池的人影,算不算遇着了?想了一番才答:
“也不算遇着,我来时正好赶上他出府门,彼此也没见撞见。”简贞公主听黯唯这般说笑笑,刚想说日后有着日子见,又听黯唯接着说,“我却是碰上兄长了。兄长换了朝服就匆匆去了宫里,说是帝上急召。”
黯唯说完这句话,简贞公主又洒了些鱼食,道:
“看来是真有了急事,外头起风了,妹妹我俩去别处吧。”说完黯唯跟着简贞徐徐向不远处的亭里走去。
进了亭子,婢女将四周卷起的竹帘放下,多少避了些风。最初黯唯瞧见这些竹帘时还奇怪是不是隆都建筑有此风格。经过简贞一调侃才知道竟是黯斛看简贞公主好动,又怕在外头简贞公主受了凉,才命人挂起了这竹帘。
放下竹帘后,一个婢女燃起搁置在亭中央的小红炉,取些水煮上,又一一罗列好茶具。茶具摆放的七七八八了,水也沸起来。
简贞公主每每与黯唯来此亭里坐,总有婢女煮茶、沏茶。据简贞说,这品茶也是有讲究的。黯唯当时接了句功夫茶,简贞公主听后先是一滞,随即笑道“确实是极耗功夫”。
除了第一次简贞公主在婢女沏茶时与黯唯说了三两语,其他时候都是安静到反常的等婢女沏完才开口。今却是一反常态,婢女刚刚拿出一盒茶叶,就听见简贞公主道:
“这眼瞧就初一了,晌午你小憩时祁国来人了。说祁莲好歹也是一国公主,想在初三那日和你一同明媒正娶的嫁入太子府。”
黯唯与简贞坐下后,按照习性双手搭在膝上,微微相握。简贞这句话说完,黯唯只觉得左手一疼,接着才发现原来是刚才双手不经意紧了一下,指尖伤了手。
简贞说话间一直紧紧的瞧着黯唯。虽说这些天不见黯唯提起简池,偶尔她和黯斛看似无心提起时,黯唯也是一副平常模样。刚才黯唯手一紧,接着皱着眉头瞧自己手的一番动作都收入了简贞眼里。
那天在桃园,伙计告诉他们黯唯身子抱恙先行离开时,她和黯斛还以为是黯唯和简池起了争执,将那天的始末向简池盘问了个遍。知晓简池对黯唯早生情愫以及和黯唯的往事时,简贞许下寻着机会就向黯唯说简池的好话。
本想回了黯府便提的,却又怕太过突兀。当晚和黯斛一番思量,女孩家懂女孩家的心思,道怕是黯唯钻了祁莲这个牛角尖了。
几天来黯唯皆不曾提起这事,简贞公主也不便主动提起,眼看着寻着这机会了,如何也不能错过,还未等黯唯接话又说:
“这事太后做主也允了。到底祁莲是太后母家的人,祁莲还没出娘胎时,太子妃就许给祁莲了。前些日子五哥回来,竟如何也不肯同祁莲的这门婚事了。太后拗不过五哥,又极力想撮合祁莲和简池,才有了这选妃。”
话音刚落,两盏新茶便分别摆在了黯唯和简贞公主面前。简贞公主端起茶,拂了拂热气,深嗅缕茶香。看着面目已经有些惊骇的黯唯,在因为这些话终于说出去了而舒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怜悯起黯唯来。
哪个女子愿与旁人共侍一夫?即便是对那人全无情谊也定然不喜,且依简贞看来,黯唯对简池也非全无情谊,只是黯唯还不自知罢了。
黯唯听简贞公主说完后,深呼一口气,努力使自己平静起来,心里虽说思绪一片,却依旧强装出淡然的模样,道:
“说来竟是我凭空阻了祁莲公主与太子的婚事。既然如此,便一同结了吧,也省得再张罗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