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明遗物(三)(1 / 1)
出了会场,再次回到现实世界,酌热的阳光下,杨欣望着眼前喧嚣的车流,感到了一阵头晕。
上轮文明的命运,极有可能也会是人类文明的命运。杨心突然觉得这句话很荒诞,突然之间极不理解自己怎么就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来。杨欣想了想自己身边的科技进步,再宏观地把握了一下近年来人类的科技进步,竟责备起自己的冲动来。
如此朝气蓬勃的人类文明,怎么能轻言毁灭呢?
杨欣甩甩头,想结束这个思绪,于是随口问道:“教授,接下来我们去哪里?”
教授的眼睛看着杨欣的身后:“恐怕我们哪里都去不了了。”
杨欣回身一看,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向自己走来。
“杨欣姑娘,我们主任想和你谈谈。”这人很有礼貌地说。
杨欣还没反应过来,教授就急切地问:“我可以一起去吗?”
“恐怕不行。”这人微微地摆了摆手,有种不容辩驳的意味。
教授一脸遗憾:“这样啊——那,我跟她说两句话。”说完教授把杨欣拉到一旁小声说:“杨欣,以后有什么新发现,一定要告诉我。”杨欣隐约感到对方颇有来头,于是心下没了主意:“教授,你说我是去还是不去啊?”教授似乎是没料到杨欣会说出这么一句话,愣了好半天才抓住杨欣的肩膀认真地说:“杨欣啊,你只管去,前面是属于你的世界。相信我,你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机会了,去吧!”
杨欣便晕乎乎地跟着中年男人返回了会场。
一个四十多岁学者模样的男人坐在一角,正翻看着一个黑色的笔记本。杨欣回想了一下,刚才开会时这人一直没发言,只是不时在笔记本上记些什么。杨欣刚走进会场,他立即站起身来,用一种惊叹的眼神打量着杨欣,热情地说:“你好,小杨同志!我是科技部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非常规科技发展研究所的主任陈炳华。”
那一长串机构名称又令杨欣一阵头晕,“你好,陈主任,请问……有什么我帮得上忙的事情吗?”杨欣有些呆板地和陈主任握了握手,大着舌头问道。
陈主任爽朗地笑了笑:“不要紧张,小杨同志。你刚才在会上的一番见解,令我万分惊讶,想不到你这么年轻却能有这么深刻的思想。是这样的,我想请你帮我看看一个东西。”说完,陈主任从他的笔记本里翻出两张照片递给杨欣。
照片是一块圆形黄金色金属片的两面,每面刻有十二个点,位置略有差异。
这东西杨欣认得。三个月前,一个埃及采石场工人打破一块石头时,掉出了这块黄金片,报道出来后引起了轰动。杨欣看到这消息时激动了一阵——又一件文明遗物!不料仅十天后美国CBS电视台播放了一部纪录片,展示了这位聪明的埃及人如何把一块镀金的合金钢片封入人造岩石。
“如果这东西是真的……那么……那么……”杨欣努力地思索着,却是什么也思索不出来。她最讨厌的就是考试了。
“等一下,小杨同志。这东西就是真的。”
杨欣愣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表示惊讶:“什么?这东西是真的?”
主任微笑着点点头,解释道:“埃及人哈姆迪发现这块黄金片时,我正在埃及进行一个国际合作考古发掘项目——哦,那时我还是个考古学家。我听说出了这么个东西,立即找到了这个埃及人。我想买下这块黄金片,他要价五百万美元。我价都没讲,拍了几张照片,立即就筹钱去了,不料等我筹足钱再回来时,哈姆迪已经去了美国领事馆了。后来我质问哈姆迪为什么毁约,他说美国人出价更高,还说愿意赔我一百万美元。我知道已经不可能买回黄金片,就带着照片回国了。后来,就是美国人那部纪录片了。”
杨欣听得心惊不已,美国人肯花这么大的价钱,还专门拍了部纪录片来掩盖,这东西蕴含着什么惊天的秘密吗?但是……但是还有个地方逻辑不太清晰。
杨欣发现自己的思维转得飞快,很快就找到了关键所在:“主任,你怎么肯定那东西是真的?我是说,你作过鉴定吗?”
主任来了个表示“问得好”的微笑:“哈姆迪对我展示过那东西有多硬,他用一把铁锤和一根磨尖的水泥钢钉使劲往黄金片上钉,一点儿痕迹也没留下。当时我的助手刚好戴着一枚钻戒,我试了一下,还是一点儿痕迹也没留下。那东西至少和钻石一样硬。”
疑问解除了。人类不可能把黄金或黄金色的合金加工到这种硬度,黄金片属于上轮文明确凿无疑。
那么,黄金片包含着什么秘密,值得美国人如此大费周章呢?杨欣低头重新注视着手中的照片,这一次,她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刚才会场上发言的那种状态,像是有什么力量在头脑之中燃烧着一样,思维转得飞快。“主任,你肯定对黄金片作过后续研究?有没有天文学方面的研究?我猜测,这东西是星图。”杨欣思索了一会儿,抬头问道。
主任赞许地点点头:“是的,这东西的确就是星图,我们找到了对应的星星,算出了星图的年代,分别是21.8万年前和23.1万年前。”
“这就是告诉我们,上轮文明起于21.8万年前,他们在23.1万年前埋下星图。一万三千年,比人类的文明史长不了多少。”
“是的,我们的专家组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但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不出什么了,我们一度认为这就是星图黄金片的全部信息,但后来我们得知星图黄金片到了美国后并没有送到博物馆,而是送到了国防部。显然,他们分析出了什么东西。于是我们又组织专家进行研究,还是毫无头绪。毕竟我们只有两张照片。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我就想到了举行这个会议。本来我是没抱什么希望的,但你让我看到了希望。小杨啊,我相信你必定能解读出更多的信息来!”说到这里主任竟有些激动了,期翼之色溢于言表。
杨欣倒没怎么紧张,因为她已经有了更深一层的答案。
杨欣又低头去看了手中的照片,她似乎直接看到了那十二个简单的点透射出的二十二万年的沧桑。“这才是真正的文明遗物啊!这是上轮文明特意留给后世文明的东西。”
主任神色一凛,思索片刻,问道:“那么,上轮文明为什么要给下轮文明留下文明遗物呢?”
杨欣抬起头来:“我们先考虑另一个问题,人类有过这样的想法吗?时间胶囊不算,那是留给人类自己的东西。”
主任眼睛一亮:“是啊,人类的时间胶囊都是留给人类后人的,而不是留给下一轮文明的。这是因为……”主任迷惑了一会儿,突然间睁圆了眼睛,“这是因为我们不能确知会有下轮文明啊!不只是我们,整个人类都没往这方面想。”
杨欣微微一笑:“换句话说,上轮文明在埋下星图时,已经确知了下轮文明的存在。”
主任呆了一呆:“上轮文明怎么会确知我们的存在?”
杨欣静静地注视着主任的眼睛,平静地说:“因为,他们已经预知到了自己的毁灭。”
主任又呆住了,好一会儿眼中才浮起如梦初醒般的迷离神色,“小杨啊,你这么几句话,把困扰了我三个多月的疑问全都解除了。但我还有个疑问:上轮文明预知到了自己的毁灭,但怎么就能确定会有下一轮文明呢?呵呵,我这问题有点儿钻牛角尖了,留块星图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大事,不需要以确知下一轮文明的必然出现为先决条件。”
杨欣摇摇头:“这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就是如你所说,上轮文明仅仅是在做一项纪念工程,他们并不确定会有下一轮文明。另一种可能,上轮文明知道他们面临的毁灭只是针对他们的文明本身,而不是地球的整个生命界。而他们毁灭后,地球生命再次进化出文明,只是时间问题。”
“后一种可能意味着什么?”主任急切地问,他虽然不可能知道杨欣的思想,但也隐隐感到还有更惊人的内容。
杨欣直视着主任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如果后一种可能成立,那么他们必定会给我们留下更多的东西。”
主任思索了一会儿,然后兴奋了:“你说,他们会给我们留下什么?会不会有科学技术?”
“不知道,留什么都有可能。”
“那我们去哪里寻找他们留下的东西呢?”主任一问出这个问题,热情立即消退了,“这恐怕不好找吧。地球这么大,而我们一点儿线索也没有。”
杨欣显然不这么认为:“已经出土的文明遗物表明,把金属封进岩层,可以万世长存。所以,上轮文明留下的另外的遗物,必定也在岩层中。”
主任又兴奋起来:“有道理。但是这个范围仍然太大了。”
“海底的岩层不利于挖掘,可以排除。地震带的岩层不稳定,也可以排除。”
“这样一来范围就缩小了很多,但仍然太大,还能再缩小范围吗?”
杨欣皱着眉思索了好一会儿,最终摇摇头说:“不能了,我想不出新的线索了。”
主任的兴奋又消退了,开始思考探测地质稳定带岩层的可行性。这个想法才起步,主任就皱起的眉头,然后脸色越来越凝重:“这行不通啊,这工程量太吓人了,已经超出国家力量的范围了。”
杨欣一听主任已经在考虑国家力量了,不由吓了一跳。她当然明白这工程量已经大到不可能实施,于是急忙说:“主任,你别太当真,我所说的只是一种可能性。我们连这种可能性都还没证实呢,考虑探测挖掘还太早了。”
主任摇摇头郑重地说:“不,现在就考虑挖掘绝不嫌早,越早越好。有困难可以想办法克服,没线索可以去找线索。刚见到星图黄金片时,我就觉得这东西极不寻常,研究这东西可能会给我们的科技带来突破,于是回国组建了这个非常规科技发展研究所。你看,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东西的确有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科学技术,这已经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突破了。我的直觉告诉我:百分之百还存在你所说的更多的文明遗物。当然,要让国家立项,需要实证。所以,接下来你的任务就是证实你的猜想。哦,”主任对杨欣笑了笑,“我代表国家征召你加入我们的研究所,这你大概没法拒绝,因为你刚刚知道了这么多国家机密。呵呵,希望你不要觉得我太霸道。”
杨欣惶恐不已地摇摇头:“怎么会呢?能为国家效力,是我的荣幸。”
主任微笑着点点头,目光落到了杨欣手中的照片了,面色又凝重了:“见到你之前,我只把这东西跟科技联想到一块儿,现在,经过你这么一番分析,我觉得,这是一件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我们要倾尽全力。”
杨欣感觉到了重任再肩,于是目光也回到了照片上,又竭力地思索起来。这块星图还有什么秘密?
“小杨,你有没有什么事需要回去处理一下。”
杨欣分出一点心神略微想了想,没有什么事非回去不可,于是头也不抬地答道:“没有。”这东西只是一块星图吗?
“那好,你现在就跟我走吧。”主任说完,回身去收拾东西。
突然间杨欣脑海中灵光一闪,大叫道:“主任,等一等。”
主任诧异地回过头来,杨欣急切地问:“主任,这儿有电脑吗?”
主任立即拨通助手的电话,一会儿,电脑就送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