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十年一梦:一个期货操盘手的自白 > 第25章

第25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 微软团队成功秘诀 百万富翁速成指南 结果第一 赤川次郎之小偷系列 毒君谋妻 十二岁的噩梦 月沉圆沙 佳医似佳人 无尽相思风

显然,这种情况并不符合现实,不可能大多数人的驾驶技术都会高于一般水平。他们无意识中习惯于相信自己在技能、智慧、等方面优于一般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无意识中习惯于相信自己在技能、智慧、远见、品德和领导才能等方面优于一般人。

投机者的许多行为和人的过度自负密切相关。例如,在上涨或下跌趋势中,投机者往往因为市场价格看起来已经很高或者很低了,自作聪明地逆向买入或卖出。在明显的市场趋势面前,令人惊奇的是,如果一个投机者顺势交易,他往往会觉得自己没有格调,没有主见,不能证明自己有与众不同的聪明才智。万一顺势入市以后市场刚好出现调整,被套住,他更会感觉自己愚蠢,在别人眼中也丢尽面子。而一旦逆市操作成功,投资者的自我感觉会极好,会对自己的预测能力、胆量等给予极高的评价。

在期货交易中,逆势操作背后的另一个心理因素就是贪婪。

市场本身并没有发出客观的转势信号,也没有什么人要求他逆势操作,正是投机者的一种贪欲,使他利令智昏。

在2004 年到2005 年间,当国际铜价涨到每吨3000 美元以上,在几十年的历史高点附近徘徊时,许多人之所以放空,还不是因为有在后市的暴跌走势中大赚一笔的念头?

当自负和贪婪同时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尤其是出现在那些手中掌握巨额资金的大人物身上,悲剧就开始上演了。

2 .侥幸

心理学的预期理论认为,当投资失利,有所损失时,我们是风险的爱好者,在侥幸心理的作用下,我们往往宁愿选择赌下去,希望市场随后的走势对我们有利。结果,我们在亏损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最后变成不可收拾。而当有赢利时,我们却是风险的厌恶者,宁愿尽快把利润拿到手,而不愿继续持有手中的头寸去搏取更多的利润。

侥幸心理是投机市场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它却是对成功投机危害极大的敌人。大多数人在处理亏损交易时的态度,完全和预期理论描绘的情况一模一样,结果很可能出现这样的局面——赚小钱亏大钱。刚好和正确的交易原则相反。

入市之初,一旦出现小损失,投机者的普遍心理是不以为然,损失不大,间题不大。

而当损失逐步变大时,投机者的侥幸心理便油然而生,变成了风险的爱好者,继续赌博,希望市场趋势反转,出现对自己有利的局面。结果,情况往往越来越糟,亏损数量远远超出投机者的容忍范围,本来一次损失不大的交易最终酿成大祸。

其实,任何巨大损失的造成,除了突发性消息引起的个别意外情况,一般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个投机者在实际操作中,对市场的趋势、方向判断失误在所难免,谁也不可能对每一次行情的预测都准确。所以,一旦发现自己的操作和市场趋势相反,投机者绝对不能有侥幸心理,应该在第一时间立刻平仓。这是期货交易的一条基本原则― 止损原则。高明的投机者在顺势交易时,能放胆去赢,在判断错误时,又能果断地壮士断臂。

当然,这是一种专业投机者的交易心理,已经超越了预期理论所指的普通的市场心理。据说,在一次外汇投机中,因为市场的大幅跳空,索罗斯的基金一夜之间损失六七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将会面临多么重大的精神压力?但是,为了基金的本金安全和长远发展,他们依然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迅速平仓离场。

确实,高明的交易员和一般投机者的重大区别,并不完全是市场经验、知识的多少,交易者在实际操作时的心理因素非常关键。

3 .虚荣

造成这几次重大损失的主角,都有一个共同的性格、心理特点,也可能是人性普遍的弱点,即当错误变得非常严重,出现巨大损失时,决策者普遍因为受到虚荣心、自我保护的本能影响,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不愿让别人知道真实的亏损数目。所以,他们常常采用欺诈手段隐瞒真实情况。

早在1991 年,滨中泰男在LME 铜市场上就有伪造交易记录的行为;尼克·里森在保证金严重不足、处境危险时,也是通过隐瞒真实的交易情况,一次一次向总公司请求资金援助。

在这些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中,无论是公司的最高管理层还是市场监管部门,如果对投机者的人性弱点有更深刻的认识,采取的监管措施更加严格一些,许多悲剧本来可以避免,或者至少不会这么严重。

1993年,斯坦利·克罗先生在《 投资策略》一书中,曾经举了这么一个例子:

从1991 年至1993 年整个三年,在香港恒生指数从大约3000点到11000 点的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市场行情有着很明显、很显著的涨势,而且没有可行的、客观的原因去做空头交易。一大群投机者屈服于没有约束的想当然的想法和一种在市场上做空头的愿望,连续地尝试进行令人惊叹的牛市的空头部位交易。理由是:

( 1 )市场行情看似是高估的;

( 2 )市场行情的矫正到时间了;

( 3 )他们听到一个看跌的消息,认为价格将会下跌;

( 4 )纽约一家大投资公司大量买入是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原因,而这家公司的行为不久要变为空头,从而会使市场行情再次看跌。

历史真是惊人地相似!

2004~2005 年国内外铜的战略性抛空者的悲剧和上面克罗说的恒生指数的放空交易简直一模一样。

不少投资者总怕错过这轮百年一遇的大行情,一味地死做空。

随着市场价格越涨越高,投机者对于熊市的预期也不断地强化,有的甚至达到近乎偏执狂的程度。一年多下来,因为认定熊市要来了,不少中小投资者几乎是前赴后继地逢高沽空。在巨幅升水和长时间的剧烈振荡面前,国内投机者光在LME 市场上的损失就高达几十亿。有一位炒手,辛辛苦苦地在期货市场打拼多年,在这一波行情中,以前赚到的上亿元利润全部付之东流。惨烈程度实属罕见!

期铜价格疯狂的上涨,又一次让逆势操作者品尝了难以下咽的苦果。

二、 我的三次逆势操作经历

在我早期的期货交易中,也曾经因为逆势操作,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最早的一次发生在苏州红小豆市场。因为相信内幕消息,在9509 红小豆从3800 元到3000 元的暴跌行情中,我心存侥幸,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多头主力的市场操纵之上,不愿把多单及时砍仓。结果,那一笔交易,我不但把前一个多月的巨额利润全部赔光,而且,我的本金也几乎损失殆尽。这个案例在前面的章节已经作了介绍。

第二次逆势交易是在1997 年初,我在海南橡胶期货R708的交易中吃了大亏。

第三次,也是我的期货交易生涯中,最后一次因为逆势操作而损失惨重的交易,发生在1998 年10月底,交易的品种是郑州绿豆9811 合约。幸运的是,从那以后的6 年多时间里,我再也没有因为逆势交易而出现灾难性的亏损。

下面的内容,是我对1997年初的海南橡胶和1998 年l0月的郑州绿豆交易的一点反思。

从1995 年到1997 年初,国内各大期货交易所的许多品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接连出事。国内期货市场因此元气大伤,逐渐告别鼎盛时期的辉煌,开始走向沉寂。

1997年初,当时国内期货市场也就只有海南橡胶、郑州绿豆等几个品种在主力资金的关注下,交易还比较活跃,价格波动的幅度也比较大。我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海南橡胶上面。

橡胶期货对我来说,并不陌生。1995 年6 月,在我刚进入商品期货交易时,就曾经做过海南橡胶。记得我第一次操作橡胶是因为听了我大学同学的建议,她认为市场价格在暴跌以后会有反弹,让我做一把短线多头。我看到她胸有成竹,就在每吨14210元的价格买了100手。等了几天,橡胶市场并没有出现像样的反弹,我觉得这次交易没有什么前途,就平仓了。后来,看到市场价格大幅下挫,我非常庆幸自己及时退场的明智决策。

这次交易让我认识到,在期货投机中,可做可不做的交易,还是不要去碰为妙。投机者如果把精力集中在很有把握、非做不可的交易上面,交易的业绩可能会大幅提升。

1996 年初,新年刚过,海南橡胶的价格已经上涨到每吨17000元的高位。不过,这个闪亮的高点只持续了很短时间,从此,海南橡胶就逐渐步入漫长的熊途。到了1998 年,市场价格竟然跌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每吨6000 多元。

期货交易有时候确实令人奇怪,大多数人往往对市场可能来临的重大波动反应迟钝,视而不见。无论某个商品的价格上涨或者下跌到多么不合情理的地步,事后看来这个位置是多么的荒唐和离谱,但是,身处其中的投机者却往往当局者迷,很难摆脱当时的市场环境、气氛的巨大影响。面对一种历史性的市场价格,参与其中的投机者很难觉察到这有什么特别之处,认为一切依然很正常、合理。

与此相对应的是,因为贪图一点点蝇头小利,投机者往往对日内变化或者短期波动异常敏感,斤斤计较,每天沉溺于市场搏杀之中,忙忙碌碌,以为这是走向成功的捷径。

目 录
新书推荐: 怪谈降临:炮灰她靠狂烧冥币杀疯了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我的灵光往事 重生后,我把绿茶闺蜜按在地上摩擦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古韵逆途 荒野探险的那些事 宿命引 官场法医,从解剖尸体开始! 荆州,荆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