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第十四章(1 / 1)
第十四章
将父亲安顿好,风雷绕到驾驶座系上安全带,车子启动,掉头驶出医院的地下停车场。
车子开了一会儿,风盛看着越来越陌生的街道,终于还是开了口。
“现在去哪儿?”
“嗯?回家。”风雷偷空看了他一眼,慢慢放慢车速,静静等着红灯秒数一点点减少。
“这不是回家的路。”风盛叹口气说道,“你要是有心事,就不要开车,很危险。”
风雷看了看周围,沉默了一会儿,原地打轮向右并道,停在了路边。
心就像是沉寂千年却突然翻涌起的井水,心脏超负荷承受着,那种心悸变得不适却怀念。
终于,和他再次有了一点点联系。
“爸,我下车抽根烟。”风雷说完,拿上烟盒下了车。
单薄的风衣被擦身而过的汽车带动翻飞,风雷倚在车尾,从烟盒中抖出根烟,掏出打火机点上,第一口被冷风呛到,咳嗽了好一会儿,人才平静下来。
多久了?
哦,快两年了。
风雷眯起眼将烟放到唇间,快两年了,原来这么久没听过他的名字了。
起初是没想过要提,后来是不能提,到现在,已经不敢提了。
人还记得,深深的记得,但名字却怎么也不敢去想,一旦在脑海里模拟念出这两个字的状态,心痛窒息的感觉就会要了他的命。
不提就不提,大不了自己难受一辈子,可现在,看来难受的不只是自己。
风雷将烟掐了走到副驾驶的位置,敲敲车玻璃,风盛将玻璃按下,一阵风带着风雷的声音灌进来。
“爸,我还是不行。”
风盛扣在按钮上的食指抖了一下。
他看着自己的儿子,那双和自己八分像的眼睛里,隐含着一个儿子对父亲的祈求和祈问。
“我的印象里,你好像从没说过这两个字。”风盛缓缓地说道,话里的回忆仿佛带动起一些温暖的情绪。
风雷直起腰,扶在车沿的手平摊在冰凉的金属车面上。
“不行就算了。”风盛敲了敲车顶示意他,“这话在你会说话、有自己的小想法时我就准备好了,只是今天才用上。”
“上车。”
风雷听话上来,耳边呼呼的风声没了,突然安静,仿佛在预示着什么,心都跟着紧张起来。
果然——
“你妈妈的事,是我的错。”风盛看了眼他一下子紧绷的侧脸,低头专心的揉着自己的双腿,“当年,我把事业看得很重,因为吃过苦,所以总想着今后一定不要再过苦日子。那家酒店,是我和你妈妈结婚时唯一光彩的地方,后来她生病,实在是太难受了,就跟我说,反正也治不好了,就不浪费钱了。那家酒店,要是能留给你,让你也在那儿结婚该多好,之后我就想,一定要把那儿买下来,但我确实用了你妈妈的医疗费,那之后我也很后悔,只是什么都晚了。”
风雷一动不动地听着,风盛接着说,“我从没想过你会……那样……当时是因为你妈妈的心愿,可你当时的想法根本就结不了婚,我是气的,但这一气,病了,也就通了。”
“你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吧。”风盛突然叹道,“瘫在床上的那段时间,我梦到你妈妈,她哭着问我,她已经走了,你要是再出什么事,我怎么办?我拉着她说别哭,是我错了,而她只是一个劲地摇头,却再没说一个字。后来醒了我想了一天,想她是不是怪我,所以不跟我说话,想她为什么摇头,是不是我说错了什么,那天等你从门外进来,看到你一副病怏怏的样子,我突然就明白了,你妈妈是想告诉我,什么都没人重要,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风盛说到这儿,嘴角明显的抖了抖,看向风雷,眼中满是释然,“我想开了能多个儿子,但要是想不开,没了你妈之后我会再失去你,从商一辈子,这笔账,我算得很清楚。”
再次回到两人住过的公寓,房本摆在客厅的茶几上,临桦两个字端正的写在所有人那栏,让风雷感觉到自己至少拥有一件属于他的东西。
坐在铺了白单的沙发上,浮起的尘埃飘飘荡荡晃动到其他方向,悠悠地牵绊着风雷的思想。
真想他啊!
到了这里就更想了,不到两个月的生活却刻骨铭心,幸福美好完全无法用语言形容,但那感觉却深深镌刻在灵魂上,每当遇到一点相似的地方,感觉就会呼之欲出,可只温暖一瞬间,剩下的全是惨冷的悲痛。
该怎么办?
想要独自承担去接近他已经变成了悲剧。
呵!
想到这儿,风雷自己笑了。
还是面对吧,那些所谓的独自承担,都只是害怕面对对方的接口,结果不但不会解决问题,还会让矛盾变得激化,说明白或许对双方都好,至少是尊重的。
秋季夕阳,红而温暖。
风雷看着落地窗外的丹霞,完美的唇线微微勾着,暗暗发誓,一定要和临桦再看朝阳。
远在市郊的机场,一架大型客机呼啸着滑过天空,稳稳降落。
航站楼里各路人匆匆忙忙,于斯一身笔挺的西装笔挺的站在接机口,身上的消毒水味儿淡淡地萦绕着,整个人看起来清冷而干净。
航班降落,广播里礼貌的女声报出了久等的航班,没一会儿,出站口渐渐有人出来,于斯上前几步,看到一个一身黑衣的年轻男子大步走出来,身上带着比他更甚的冰冷。
“临桦!”于斯边大声叫他边扬手示意他。
临桦听到看过来,清瘦的俊颜露出一抹淡笑,几步走到他面前,淡淡地拥抱一下,一起向行李处走去。
“总算是回来了。”于斯拉着一个行李箱,跟着他的步伐,声音满是欣喜。
临桦无声一笑,眼神锋锐冰冷地看着前方,整个人如同染了深秋的寒风般凌厉落拓,就连声音都含着低低的冷。
“是啊,总算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