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万金好去莫回头(1 / 1)
次日,洛阳城里人流最多的地方就挂出了萧后和南未央的悬赏告示,并附上了二人的画像。
“即日起全力捉拿前朝逆贼萧瑾、南未央,凡有线索者,一经查实即赏百金;凡有捉住逆贼者,无论死活,拿单人逆贼,赏一万金,双人一并捉拿,赏三万金。”
告示前的人早就围得水泄不通,虽然很多人只是想一睹前朝皇后和公主的样貌罢了,但也不乏一些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看客。在众多看热闹的人之中,有一位同样对着告示好奇的小青年,此人正是当年被乔仕嘉救助的小辰。
小辰知道乔仕嘉是前朝驸马,所娶之人正是南未央,一看这告示,他连忙前往乔府。
见到小辰,乔仕嘉很惊讶,“小辰,你怎么来了?你家老爷不会生气?”
“乔哥,别提了,您给我介绍的那户人家,已经在乱世中家破人亡,我们这些下人,只能各自保命了。”
仕嘉看他一身打扮显得很清贫,“那你,现在以何为生?”
“哎,又回老本行了。”小辰无奈地说。原来他又过起了乞讨为生的日子。
仕嘉拍拍他的肩,“世道纷乱,多多保重。”
“乔哥,我今天前来是有事相告。”小辰小声说。
“哦?”
“新朝廷在万金悬赏通缉嫂子。”
“你是说,未央?”仕嘉没有小辰想象中惊讶,他早已想到这一天会来到,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嗯。乔哥,看起来新朝廷对前朝遗室下手毒辣,我们是不是要给嫂子报个信?”小辰分析道。
“可是,可是我也不知道她在哪儿。”仕嘉着急地说。
“要不我去找找?”
仕嘉冷静下来,略加思索,“不,我们按兵不动。”他顿了顿,“其实,早在洛阳失守之时,我已派府中下人暗中在洛阳城内及周边地区寻找过她,那时她应该没有走远,可是下人们回来都没有结果,现在一定早就走远了。古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想,在这样万金悬赏下,未央的下落很快就会有人查到。”
“这好办,我有好几个一起乞讨的兄弟,分布在几条最热闹的大街小巷,我让他们帮忙一起打探便是。”
仕嘉点点头。
“乔哥,那我就不多留了。您要有事,就去大兴街迎客酒楼附近找我,我现在在那一带。”
“保重,有消息及时沟通,乔某不远送了。”仕嘉说着将小辰送到了乔府大门口。
“乔哥你快回吧。”
看着小辰远去的背影,仕嘉不禁仰头问天,“未央,你到底在哪里?”
果然古话是有道理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悬赏告示一经贴出,这件事变成了洛阳城内人人皆知的大事,不出十日,便有善谋之士查出二人目前身在西域。这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传到了小辰耳中。小辰一得知消息,便连夜赶往乔府。
仕嘉先是惊喜,随即转为担忧,“西域茫茫万里,比在洛阳城内找寻,难上了千倍万倍。未央在西域无亲无戚,不知现在到底过着怎样的日子...”
“欸,乔哥,也不能说无亲无戚啊,大隋朝早些年不是前前后后送出去多位和亲公主吗?”
乔仕嘉眼前一亮,“对,萧后金枝玉叶,不可能过流浪生活,这样说来,很有可能是去某位和亲公主那里避难了。”
“乔哥,那你想想,最有可能的是哪位和亲公主?”小辰毕竟是宫外之人,对这些事不甚了解。
仕嘉皱起了眉头,“其实我对朝政了解的也不多。不过,我以前倒是听你嫂子说过,她母后身边有位识大体的宫女,曾效仿王昭君,自请和亲突厥,当时我也对她很是钦佩。”
“突厥?”小辰陷入了沉思。
“小辰,你怎么了?”仕嘉问道。
“乔哥,不如让我前去突厥找寻嫂子。”小辰请命。
仕嘉心想,若他此去真能找到未央,倒也好了,便道:“嗯,如果你能见到她,让她千万不要回来。告诉她,我和夕儿都很好。”说着他从腰带上解下一块白色的福字玉,“这个就当作信物,交与她。”
仕嘉将白玉伸手递上,可是小辰却眼光呆滞,并不接过。
“小辰?”仕嘉试探性地喊了一声,见他仍无动作,便又提高声量道:“小辰?”
小辰似乎刚刚缓过神来,眼神一个抖动,“哦,哦,乔哥,你说什么?”
“我刚刚说的你记住了吗?”仕嘉怀疑地问。
“呃,记住,记住了。”小辰结结巴巴道。
“小辰,你到底怎么了?”仕嘉愈发觉得小辰有事相瞒,“你有什么事就告诉乔哥,能帮上的乔哥一定帮你。”
小辰脸色显得有些尴尬,仕嘉并不催促,只道:“你若不想说,我不会追问。”
小辰不说话,只默默伸手从胸口衣襟掏出一块鹅黄绢帕递给仕嘉。仕嘉将绢帕平铺与桌上,绢帕中央清晰可见一只狼脸,左侧还有竖排文字若干,文字没有横竖笔画,全由大小圆圈与弯钩曲线构成,读书万卷的仕嘉一眼便认出这正是《万国书》中所描绘的突厥文字!
仕嘉大惊,“小辰,你是突厥人?”
“乔哥,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困惑的事。养父母说,当年我的襁褓中只有这一件信物。所以,我也很想亲自去一趟突厥,至少可以查清楚这绢帕上到底写了什么字。”
“嗯,确实。小辰,此行你说不定可以找到你的根。这字我只知道是突厥文,可是具体什么字我就不知道了。不如我去城中帮你找先生看看这是什么字,然后你再去突厥,找起来也有个线索,如何?”
“乔哥,这我早就想过了。可是洛阳城里精通突厥文的先生仅一人,而他要价昂贵,我...”
“不妨事,我知道,城中只有文老先生精通突厥文。文老先生曾经教我念过书,只是过去这么多年,不知他是否还记得我。明日我们一同上门拜访文老,如何?”
“嗯!”小辰满眼的欣喜与感激。
文老先生见到绢帕上的一行突厥文后,并不解释,只问仕嘉:“这块绢帕从何而来?”
仕嘉答道:“回先生话,这是这位小辰兄弟的。”他说着向文老指了指身边的小辰,小辰忙急切地点点头。
文老仔细打量小辰,随即又皱眉抿嘴,一副不知从何说起的样子。
一旁的小辰很是心急,“老先生,这帕子上到底说的是什么?是不是我的名字?你快告诉我啊!”
文老依旧沉默不语,半晌,他开口道:“敢问小兄弟贵姓?”
“我是孤儿,无名无姓,养父母收养我后给了起了现在的名字。”小辰如实相告。
“难怪...”文老自言自语道。
二人见文老这幅模样,四目相视,感觉小辰的身世不简单,小辰愈发焦急,“老先生,到底怎么了,你倒是说呀!”
“哎,有些事,还是不要知道的为好。这帕子,你还是烧了吧。”文老一脸无奈道。
小辰听得此言,一把抢回帕子,“你这老头真是奇怪,不说就不说,为何要毁人物件。”便气呼呼地转身离去。
仕嘉也觉得奇怪,忙为小辰的无礼给文老赔不是,“先生莫怪,他没读过什么书,先生不要在意。”
“呵呵,这位小兄弟的身世,还是不要再多追究了。”文老捋着花白的胡须,意味深长地说道。
仕嘉好奇,“先生,他到底是何来历?”
文老不说话,只提笔蘸墨,一笔一划地写下四个字:杀身之祸。
仕嘉大惊,“这,这...”
“所以,也请乔公子转告那位小兄弟吧。”文老淡淡地说道。
说起来,人的内心都是矫情和犯贱的。文老越是这样说,小辰越是要查清。
“哼,我倒也看看这怪老头说的是什么样的‘杀身之祸’!”次日,他便不顾仕嘉的劝说,启程突厥。当然,也没有忘记仕嘉给他的福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