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浮屠不三宿桑下(1 / 1)
天黑回到狼牙宫。未央看着身上的突厥装,脑子里满满的都是白天霍加那比阳光还要明媚的笑。她明白这种感觉意味着什么,这信号甜蜜而危险。
“不,不可以,我不能对不起仕嘉,更不能对不起夕儿。”未央对自己说。
“公主,我可以进来吗?”门外传来平儿的声音。
未央收回自己的思绪,“噢,进来吧。”平儿随即推门而入。
“平儿,以后不要叫我公主了,我早已不是了。”未央淡淡地说道。
平儿疑惑的眼神望着她,“那该叫什么呢?”
“叫我未央就行了,我现在只是个普通人。”
“可我..还是有些不习惯...”
“没关系,时间久了就好了。”未央笑着对她说道,“你与我一个故友长得倒有几分相似。”
“她也是突厥人吗?”平儿扑闪着大眼好奇地问。
“不,她是中原人,她从未到过洛阳以外的地方。”未央望着眼前这个丫头,她单纯,可爱,就像当年的初桃。
“平儿可以认识她吗?”
未央转头望向了窗外,“她已经,去了你父亲的那个世界。”
“啊对不起,平儿失言了。”平儿低下头来。
“不怪你,是我自己想多了。平儿,你多大了?”
“平儿十三岁进宫,如今已经二十了,再有三年,便到了出宫的年纪。”
“你小我几岁,以后我们就姐妹相称。”
“这样..好吗?”平儿仍旧感到不可思议。
“有什么不好,来,我们这就结义金兰。”未央说着拉平儿打开屋门,二人一同在皎洁的月光下跪下。
“我南未央。”
“我李平儿。”
“今日在明月见证下结为金兰姐妹。从此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此心天地可鉴。”
二人异口同声地说了这段誓词后互相搀扶起身。
未央欣慰地叫到:“妹妹!”
“姐姐!”平儿也欢快地回道。
“妹妹你不知道,我的那位故友,我也一直是以姐妹之心相待的,可是我们从未想到有一天我们会来不及告别就突然分开,这一别竟是永别。所以我与她从未结拜,也成了我这么多年来心中的一个结。今天,我终于解开了这个结。”说到初桃,未央不禁意间眼眶湿润。
“姐姐,姐姐。”平儿安慰道。
***
大兴宫内,乔颂嘉坐上龙椅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重修乔氏祖坟,又将乔述追封为先皇。可是,孟让的旧部对这个半路来的皇帝并不买账。说起来,孟让组织起兵反隋已近十年,这十年的辛苦,手下数十万兄弟跟着他出生入死,不可能轻易接受半途加入的乔颂嘉称帝。
而当时随驾三下扬州的唐肩,见孟让弑君事成,自知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便趁乱逃窜,从此流落扬州民间。
唐生莲在唐府听说扬州兵变之事,甚为焦急,一度派家仆去扬州寻夫,可是一连去了三个家仆,两个都无功而返,还有一个至今未归,很可能已经在扬州成了乱军的刀下亡魂了。
这次,生莲不顾家中人的阻拦,决意亲自南下寻夫。她收拾好简装行李,刚出门走过唐府前街,就听到身后有人在唤“莲儿——”,声音微弱却耳熟。她猛一回头,才发现唐肩衣衫褴褛,手持一根微粗的木枝作拐,发丝凌乱,满脸污垢,不时还散发出阵阵酸臭味,活脱脱一个老乞丐。
“大人——!”生莲难以抑制见到他的喜悦,不顾唐肩身上的脏臭,上前紧紧抱住了他。路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路上相拥而泣的两人,不思其解。
“莲儿,我回来了..”唐肩轻轻拍着生莲的肩膀,用虚弱的声音安慰道。
生莲听出了他的身体状况,连忙掏出本来准备的水。这三个月来,唐肩每日都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最后只能拉下脸来一路乞讨为生,此刻回到洛阳城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生莲,唐肩不知有多高兴了,即使在这之前,他已经两天没要到吃的了。
回到唐府,经过一番梳整,唐肩才稍稍缓过神来。通过与生莲的交谈,他才发现国家早已变天,乔颂嘉已经称帝。
唐肩心中大为不快,“这个兔崽子,居然给他得了便宜去!”
“大人,小声一些。现在的皇上手段可毒辣了,听说宫里的奴才稍有不从,便是掉脑袋的下场。”生莲警惕地说,“当年我劝大人将父子二人斩草除根,怪你太仁慈,硬说一命偿一命,只取乔述之命来偿即可。”
“我当时以为那乔二公子不过是个酒囊饭袋,没了乔老儿的指点他怎么可能有出息!何况他当时也已经一无所有了。谁知道他竟然...!哎!”唐肩不住地叹气懊恼。
“我在宫里这么多年,学到的最深的道理便是,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可却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生莲认真地说道。
“想我当年只是一届书生,只想凭自己所学,为朝廷贡献,为百姓造福。谁想到如今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大人怎么这么说,你忘了大公子怎么死的了吗?”生莲道。
这句话似乎激到了唐肩,他沉默了一会,坚定地说道,“不能让凶手逍遥法外!”
“大人,莲儿早已想好妙计,帮大人除去这个祸患。”生莲狠狠地说。
“哦?快快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