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泪落何声 > (二)没错,这就是最真实的军队生活

(二)没错,这就是最真实的军队生活(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群穿三国之客蜀 郑卫争雄纪 召唤使命 龙岗风云 覆灭 志愿军战俘手记 蒙兀帝国 代号722 重生之嫡母难为 不如一世沉欢

日子逐渐走上正轨,其实也是枯燥乏味悄悄走进生活,这种死板丝毫不逊于上班、打工一族所抱怨的那种宿舍、食堂、公司(工厂)三点一线的工作方式,真是名副其实地可以称作为生活在套子里的人。

早听别人说过新兵怎样“尊敬”老兵,初来咋到,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刚到的那几天总是高度谨慎小心,生怕生活琐屑中流露出的坏习惯被领导发现。碰见营长和教导员时,我总是立即以自己最标准的姿势跑步过去,敬礼并问好,旁边的官兵投来的那种嘲笑与不屑却让我浑身不适,如坐针毡,这种感觉使我在以后的日子中总是尽量躲着正路走。饭桌上我也毕恭毕敬地显示出我从来没有过的礼数,可后来发现那带给我的只有别人“新兵蛋子”的嘲讽,而不是想象中的好感。

正式上班后,各种工作纷至沓来,无论是分内的还是分外的,领导都是那么理直气壮。

连长姓迟,名始,个子矮而精干,看似瘦弱的外表掩饰不住他强硬的个性。随着时间流逝,我并没有发现他的能力过人之处,也没有什么超世之才,或许只是当连长的年数熬够了。

⒈受教育:一天他把我叫了过去,“江排长,把我上个月的政治笔记补一下。”他说话时的镇静让我觉得那就是我欠下的作业。心里虽说有些不悦,但还是装作欣然接受。交还给他的时候,他接过去,发现了首页中的三个错别字,脸上顿时变得阴云密布:“想什么呢?……干工作大的方面谁都能干好,关键是细节……”我的气一下上来了,心里感到憋了一肚子委屈,但还是没说什么。

⒉出早操:由于对程序的生疏在训练中总是频频出错,我感受到迟的目光正像午后的阳光一样炙热,不用多说一个字,他那代表责备与鄙视的眼神足以杀死猫。

“你是在指挥吗?什么玩意儿!”

我的脸刹那间火辣辣的,恨不得挖个地洞转进去。

⒊课外活动:指导员姓全,名佳世,也是个矮瘦黝黑的人,他跟迟在篮球场上的后场组合堪称“绝代双煞”。迟是那种防球不防人的主,看谁带球就缠谁。他那种强硬的作风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对方多强壮,技术多精湛,他硬是在那片区域对你死缠烂打,有种誓把你球抢断的气势,甚至不惜犯规;好几次对方后卫无论身体还是技术都绝对占上风的情况下把迟晃到,但迟似乎并不服输,爬起后较劲地冲上去连抓带挠,最后终于将球“抢”下。

“哦—,好球!”

“漂亮,抢得好!”

周围传来一片喧哗与叫好,可没等他们喊完,只听迟“唉”的一声,球出界了,是个离谱的三不沾,纵使篮下站着好几个无人防守的队友。

再一次进攻时,我方好不容易抢下后场篮板,“唉,球给我!”全一边喊一边跑,没等其他球员跑过半场,球已打板而出…

我连其实并不乏高手和领袖,但这后场双煞显然是击垮我们斗志的催化剂。

⒋挨指导员训:这几天连降大雨,今早起来雨停了,不知道是出操还是跑步,犹豫片刻跑出去后,可能是时间过了,我远远望见全在那里圆睁两眼:“江鹏,我看你是无药可救了!整天干什么吃的!”他咆哮着吼道,声音响彻云天,如同赶路雷霆,那种脸色已经将我击溃,“每天都想些什么,不长眼色!”在我低头不语时,他仍然喋喋不休,好几次我都想顶出去,但话到了嗓子眼又咽了回去,我知道我的手背上已经青筋暴突。

饭后,全把我叫了过去,就像呼唤一个下人一样的语气“早上想什么呢?每天都干什么吃了,大学本科生就这点素质,这点休养…别让别人看不起你…”全的话深深刺入我的神经,再一次挑战我忍耐的限度,但理智告诉我,必须忍!

这时迟也回来了,扔给我一本条令本,“拿回去好好看看,好好参照参照…”

⒌偶感:是啊,装腔作势,一本正经谁不会呀!平时一贯教育别人怎么样怎么样,首先扪心自问,你自己做好了吗?是的,在教育别人,责备别人时,每个人似乎都成了哲学家,理论家,然说起来跟做起来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寺院里的得道高僧,他们每天背负着爱和仁义的十字架,念叨着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可真是这样的吗,有几个人能问心无愧地说,他做到了,少林寺现在不也几乎都成了一个赚钱机构。高僧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俗人。

然生活毕竟还得去面对,每天映入眼帘的那片小天地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让人绝望。每天活在方圆不到200米的土地上,似乎在这之外的硕大的世界从此再与我无干,想去看看外面的天空都成了一种奢望。

悲哀啊!

亲人的牵挂,女友的思念常常让我独自一人躲在树林里欲哭无泪,这就是生活。有时我真想诅咒这个职业,是当初这个选择让我此刻举目无亲,抬头无望。难道世人所称颂的伟大就所谓这些吗?

⒍无条件服从:摆在面前的是一条望不到头的石子路。

“从这挖一条沟,一直挖到那头”迟看都不看我一眼,丢下一句话。

这条石子路格外的硬,镐头砸下去后,弹起来很高,震得手腕隐隐作疼。不一会儿,每个人的手心里已长起血泡,回头一看却只挖了不到一米。镐头碰撞石头溅起的火花将我先前筑起的信心长城彻底击垮。于是我厚着脸皮:“连长,你看是不是想想别的办法……?”话还没说完,迟的愤怒如山洪爆发:“让你干点活哪有这么多话呀?这点苦都吃不了,当什么兵?”我想起了教导员平常说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尤其是特别能忍耐。是啊,迟的批评映证了我离真正的军人确实有一定差距。

⒎顽强的战士:七月的雨说下就下。营地被淹了。

风雨中,我看见一个小兵,十六七岁的样子,脸还显得有些稚嫩,他肩扛着一个体积跟他身体差不多大小的沙袋,举步维艰地在泥水里走着。

“快点,快点,磨磨唧唧,干什么呢?”一个声音高叫着,是全。小兵咬了咬牙关,加快了脚步,可不到几步就跌倒了。大伙都在忙着抗洪,没人顾得上他。他膝盖破皮了,流血了,血水染红了裤子,但还是爬起来继续前行。

“快点快点,都像你这样,水都淹到床上了”全又催促起来。

小战士没有吱声,雨水和血水交织出的顽强映射出对全的不屑与嘲讽,似乎有一个声音从心底发出“我,是一个男人。”

全双手背后,站立门口,扯着嗓子指挥着奋战风雨中的“三军将士”,其冷静沉着犹如毛主席当年指挥三大战役时的运筹帷幄。

目 录
新书推荐: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