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酱香宗师 > 不负众望

不负众望(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非常年代 食日 江山志 峥嵘岁月 三国大外交 辛亥舰队(皇家舰队) 铁甲家族 禅让:中国历史上的一种权力游戏 贺兰山下 拼命到底

不负众望

作为国家最高领导高度重视的重要科研项目之一,“茅台酒易地试验”时时刻刻牵动着中央的心。缘于此,茅台酒易地试验被称为中国酒业的“壹号工程”。因为它不仅仅是为了酿出美酒,更重要的是为了酿造一个能够让更多人品尝到“茅台”好酒。1981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到实验基地视察,他详细调研了实验过程之后指示:茅台酒易地生产大有希望,研究工作要继续下去,争取到1985年鉴定。

新的一个周期开始了,为了落实方毅副总理的指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张支云决定亲自带队去茅台制曲。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民间庆祝活动很隆重。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但是,端午节那天,张支云放弃了节日的所有活动,他没有在家里过节,亲自去了茅台,指导工人制曲。

整个制曲过程他都严格把关,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细致。当年所需的酒曲全部在茅台制作出来。

重阳节一到,清蒸下沙的时候到了,张支云以从来没有过的认真劲投入到新的一轮试验中。经润粮→配料→上甑蒸粮→下甑泼水→摊凉→洒酒尾→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醅。继而混蒸糙沙――采用总投料量的另一半,经润粮→配料(加入一次清蒸下沙后的醅料)→上甑蒸粮蒸酒(这次蒸出的酒不作正品,泼回酒窖重新发酵)→下甑泼水→摊凉→洒酒尾→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醅。混蒸糙沙上甑蒸酒后第一次取酒,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混蒸糙沙后的醅料→上甑蒸酒为第三次蒸煮,第三次蒸煮后的醅料为熟糟,熟糟经摊凉→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醅→上甑蒸酒六个轮次循环过程中有六次蒸煮、六次封窖发酵,共九次蒸煮。

每一次取酒的时候,张支云都要细细品尝。纯正的味道芳香浓郁、酱香突出,柔和绵甜、回味悠长,闻之沁人心脾,入口荡气回肠,饮后余香绵绵。满意的结果让张支云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七个轮次取的酒,窖底香型、酱香型和醇甜型都是茅香型的特殊风格。张支云心里甜甜的,他觉得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

成品酒勾兑的时候,张支云要求更加严格,库里的每一坛酒他都要亲自进行品尝,找出不同样的比例进行组合。组合以后进行大盘大勾,然后入库封存。

在张支云和酿酒师傅们严谨的试验过程中,试验厂还与四川大学生物系、国家科委广州测试中心,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等具有权威性的科研单位或高等院校进行了紧密的合作。这些权威单位对茅台酒的酿造勾兑工艺和发酵原理及其环境条件等问题,从微生物种类及其动态和生态学特点的角度,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

9个周期、63轮试验,3000多次分析,试制酒终于成功了!

张支云和实验厂的全体职工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等待着国家科委的鉴定。

1985年10月20日,贵州省科委根据国家科委综合局10月4日批准组织鉴定的函件及10月15日的电话通知,开始组织对“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进行鉴定。

参加这一次“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鉴定的成员有: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化学学部委员严东生(函评),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方心芳(函评),轻工业部食品局工程师、全国白酒界的泰斗、全国评酒委员考评组负责人周恒刚,全国评酒委员考评组成员曹述舜,著名酿造专家熊子书,时为贵州茅台酒厂工程师、全国评酒委员、现任茅台集团董事长、总工程师的季克良,以及现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副会长沈怡方,全国评酒委员刘洪晃,现任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贾翘彦等28位领导、专家。

这次鉴定有两个基本的鉴定内容:一是委托国内权威机构用仪器设备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均达到合同书要求”的结论;二是由周恒刚老先生领衔、成员包括5位全国评酒委员、3位省评酒委员和中国白酒界泰斗、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教授熊子书先生等进行感官定性评定,对试制酒进行了严格的品评鉴定。

鉴定期间,鉴定委员会还将试制酒与市售茅台酒做了大量的科学对比。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检出了200外峰,鉴定了74个化合物,采用中子活化分析出15个微量元素,测定了制曲制酒过程的微生物动向,对12种常见菌、10种常见酵母进行鉴定和部分生理实验及小型试验,证明两种酒的香味成分种类和微量元素种类相吻合。

经过严密、科学的鉴定之后,鉴定会最终得出一致意见:试制酒在理化指标、卫生指标、新酒入库合格率、粮耗等方面都达到了要求。色清、微黄透明、酱香突出优雅、酒体较醇厚、入口酱香明显、后味较长、空杯留香优雅较持久,“基本具有茅台酒风格”,“质量接近市售茅台酒水平”。鉴定委员会给予了平均分93.2的高分。最终结论是:“《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完成了合同要求”。

鉴定结束之后,中科院副院长、研究员严东生、中科院学部委员、研究员、著名白酒专家方心芳都发了贺辞,祝贺茅台酒易地试验获得成功。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根据鉴定会的结论,贵州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行文“同意鉴定意见”。至此“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圆满成功。

此时此刻,这位在酿酒行业滚打了几十年的铮铮铁汉如释重负,忍不住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新酒面市,浅绿色的瓷子瓶包装,包装上印着“茅台试制酒”字样。

获悉试验成功后,方毅副总理品尝了“茅台试制酒”。当他品尝了酱香突出,柔和绵甜、回味悠长的佳酿美酒之后赞口不绝:“不错,是好酒!”并挥毫书写了“祝贺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鉴定成功——酒中珍品”的题词,以寄予赞赏和鼓励。

“茅台试制酒”问世了,但这个和茅台酒同样质量、同样高品位的美酒却还没有名字。1986年,根据贵州省政府“应更多创立名优品牌”的意见和方毅副总理“酒中珍品”的题词,实验基地将“茅台试制酒”正式命名为“珍酒”,贵州省科委决定成立贵州省珍酒厂。1986年6月11日,贵州省经委省经企字(1986)271号批复,同意成立贵州省珍酒厂。

贵州省名牌企业——贵州省珍酒厂正式成立。

珍酒问世之后,以她的不凡身世、得天独厚的地位和身价,以及堪称白酒酱香经典的质量,被评为第五届国家优质白酒(1986年,获“贵州省名酒银樽奖”。1988年,获“轻工业部出口优秀产品金奖”,同年,在全国第五届评酒会上获“国家优质酒”称号及银质奖。1992年,获“美国洛杉矶国际酒类展评交流会金杯奖”。曾荣获中国酒文化名酒称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金奖, 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世界名优特产品国际金奖,太平洋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等荣誉称号)。

珍酒问世之后,每年都向中南海特供,作为国宴、接待和赠送外国贵宾的特殊用酒,受到国家领导人、外国来宾的高度评价。

珍酒问世之后,名闻遐迩,市场供不应求。珍酒的生产、定额供应以及销售方案都由上级主管部门统管,与国酒茅台一样,几乎不用设立销售部门。

珍酒问世之后,因为其品质和茅台酒相差很小,就是行内的人也很难辨别出来。一次,一位有名气的白酒专家到张支云家作客,吃饭期间,张支云给宾主二人每人倒了一杯酒。饮酒期间,他请这位专家辨别此酒为何酒。那位专家品了一会儿,笑着说道:“老朋友,你也太小瞧人啦!你以为我连茅台酒都品不出来吗?”

张支云哈哈大笑,对那位专家说道:“老伙计呀老伙计,这一次你真的错了!这不是茅台酒,是地地道道的珍酒。”

珍酒问世之后,因为其味道和茅台酒一样,品质和茅台酒几乎没有多大差别,一些见利忘义之人便将珍酒装在茅台酒的瓶子里,当做茅台酒在市场上销售,获取高额利润。遵义市工商局在查到一家商店卖假茅台的时候,工作人员试喝了一点之后,觉得此酒清香醇和,口感特好,觉得好象就是茅台酒。

因为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分不清是真茅台还是假茅台,特请张支云去帮助鉴别。张支云将酒瓶打开,闻了闻之后,便告诉工商局的同志:“这酒的确不是茅台酒,是珍酒。珍酒与茅台酒的品质非常相近,但总是有那么一点点差距。这种差距很小,不是专业人士是辨别不出来的。”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