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当项羽遇到刘邦 > 第三章 献策·语言的艺术(6)

第三章 献策·语言的艺术(6)(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叠加定理 忘川十月秋夜际 东方压倒西方[东方不败同人] [海贼王]少年,想成为海贼王吗? 陌上药香 惑世女皇 [综名著]走遍欧洲拆CP 陆娇谢云瑾 花想容 总裁踹下床:爹地重口味

我们再来说说项羽。项羽给人的印象多是不听劝告,特别是不听谋士范增的话,让这个七旬老人很伤心。不过项羽听也好不听也罢,他们二人之间始终都没有产生过什么太大的冲突,也没掀起什么大的波澜,最多就是项羽不听,范增恨铁不成钢地嘟囔几句。最典型的就是鸿门宴。

范增见刘邦有坐大的意思,建议项羽除掉隐患,“急击勿失”。按照范增的想法,鸿门宴就是刘邦的坟墓。而项羽却被季父项伯迷惑,不打算对刘邦下手。那么,鸿门宴对项羽来说,实则就是给刘邦一个亲近领导的机会。

鸿门宴有阴谋,但并不是人们想的那样杀机四伏,项庄舞剑应该是个偶然的小插曲,项羽的本意并非要取刘邦的性命,而是要取刘邦的心,让刘邦顺从自己,和其他诸侯一样,紧密团结在自己周围,不要有什么其他想法。这招其实现在领导也经常用,为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领导设宴款待,席间嘘寒问暖,下属一般都会情绪激动,心底热流涌动,会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干,和领导保持高度一致。

但项羽无疑把问题想简单了,把刘邦想简单了,也想纯洁了。现在的刘邦,心里并不认为项羽是自己的领导,他并不认为自己比项羽差,相反,还有那么一点点觉得自己比项羽强,因为他是打入秦国都城的第一人。刘邦之所以还对项羽唯唯诺诺,只是迫于项羽的淫威而已,也就是说刘邦心里对项羽并不服气。在这种情况下,光凭一顿饭,项羽就想将刘邦收于自己麾下就有难度了。

席间,范增曾“数目项王”,一个劲儿给项羽使眼色,并“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拿玉佩暗示项羽,让他尽快“玉决”,项羽像是突然变成了瞎子,对此视而不见。范增无奈,这才自作主张,招项庄来舞剑。

项羽再耿直,或者说再傻,他也不会不知道范增是什么意思,但是项羽显然没有听范增话的意思。不听归不听,二人并未产生冲突。后来刘邦借口如厕逃跑,委托张良进献礼物,范增将献给项羽的玉斗搁在地上,挥剑辟为两段,大声嚷嚷道:“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你小子真是个没眼力的货,跟你合伙我算倒了八辈子霉了,你看着吧,将来天下一定是人家刘邦的,我们都得做人家的俘虏。

范增对项羽如此大不敬,而且是当着张良等外人的面,项羽是很没面子的。虽说范增是亚父,就是亲爹,这样让项羽下不来台也不行啊。结果项羽并未表现出不高兴,或者也有,但史书未记载,最起码不会是发怒或是大怒。可见项羽还是有一定的涵养的。

但有一个人的意见,项羽不但没听进去,后来还反应激烈,导致情绪失控,这就是项羽入咸阳后韩生的一个建议。项羽火烧咸阳后准备东归,韩生建议:“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关中这地方好,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可以在这建都。但项羽打算回老家,不想在这建都,便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还是衣锦还乡好,光宗耀祖,街坊邻居亲戚朋友都跟着沾光。韩生见项羽不听,来了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楚国人就像是猴子穿衣戴帽,再怎么像人它也不是真人。韩生言外之意骂项羽是畜生,项羽一气之下将其烹煮。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