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当项羽遇到刘邦 > 第二章 路子·成材的密码(7)

第二章 路子·成材的密码(7)(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叠加定理 忘川十月秋夜际 东方压倒西方[东方不败同人] [海贼王]少年,想成为海贼王吗? 陌上药香 惑世女皇 [综名著]走遍欧洲拆CP 陆娇谢云瑾 花想容 总裁踹下床:爹地重口味

这个圈子尽管不起眼,却有个十分霸气的名字:势力。势力不是单打独斗,不是特立独行,更不是我行我素。它是由一个核心人物凝聚起来的、有众多人参与加入的、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有事大家办的一个利益集团。当然,那时刘邦的圈子还很小,还没有达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程度,但也已是初见端倪,因为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一直是按照这个惯性行走的。也许那时的刘邦根本不会意识到,他这种与生俱来的豪情和适应生活的无奈之举,会转变成日后人们争相投奔的引力,也会成为他日后傲视群雄的资本。

上帝是公平的,给了你这个就不会给你那个。正是因为刘邦没有坐吃山空、挑挑拣拣的资本,他才会积极调动自己身上的每一个细胞,将它们变成生存下去,或者说活得更好的一种能量。这种能量积少成多,慢慢汇聚起来,终究会形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成为他与霸气十足的西楚霸王项羽一决高下的信心和勇气。

不管项羽多么有个性,其实他还是走了一条传统的路子,而且这条路子走得并不成功,他除了个性张扬之外,并没有真正沉下心来去做好哪件事。更遗憾的是,他叛逆的个性其实也没能得到彻底的发挥,因为他的思想始终还是囿于传统。他的叛逆,只是在传统基础上的一种叛逆,并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相比之下,刘邦走的则是一条野路子,他彻底抛开传统,快意人生,彰显性情。他的视野更开阔,他的思维也更具内涵。

个性突出的人,朋友一般会很少,因为别人很难接触他,也很难了解他。不过这样的人一旦有朋友,那一定会是两肋插刀的铁哥们儿。项羽的性格就是这样,你必须对他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接受他,而一旦接受,或者说有发现他赏识他的人,就会对他倍加青睐。遗憾的是,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刘邦则更加大众化,他对谁都一视同仁(除了对儒生,这个我们以后会讲到),和谁都可能成为好朋友,和谁也都走得很近,这些和他接触的人自然也容易被其感染,人们会欣赏他的随性、坦诚、豪爽,进而将其引为知己。

刘邦在做泗水亭长的时候,一次送劳工去骊山服役,路上劳工跑了很多。这是刘邦的失职,是要被追究责任的,搞不好脑袋还得搬家,但刘邦不上火,想得开,干脆把其他人的绳索全解了,说:“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意思是你们都逃命去吧,我也找个地方玩消失了。结果“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好多人都不愿走,最后和刘邦一起落草,这个押送官的亲和力可见一斑。

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为人处事路数,也决定了二人在社会中形成不同的圈子。刘邦的圈子会越来越大,项羽的圈子会越来越小,在楚汉对峙之中,许多最初跟随项羽的人都转而投靠了刘邦,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不光是古代,就是现代,项羽那样的人也照样吃不开。我们周边这样的人随处可见,不灵活,不懂得迁就和妥协,一味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最后领导不赏识,下属不买账,朋友也不多。刘邦这类人现在就更多了,这种人很吃得开,他们为人机敏,处事圆滑,和谁都嘻嘻哈哈的,让你没有距离感。他们还经常把人们聚在一起吃个饭,或是搞些别的娱乐活动,以进一步强化这种感觉。这种人在官场或职场中混,一般都会很快获得升迁。

目 录
新书推荐: 李二狗和地主家的女人们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