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圣旨余波(1 / 1)
“有人将越王造反时传言收到皇上的圣旨,秘密呈给太后,太后看见圣旨后,大发雷霆……那份圣旨虽不是皇上的手笔,可是圣旨的用料是宫中才有的一品玉轴祥云瑞鹤蚕丝绫锦缎,盖的玉玺也是如假包换的真玺印。这道圣旨只可能从宫中发出。明日我要回北边,所以今日我去中宫拜见皇上,却被禁军拦了下来,现在没有太后懿旨,任何人都不得私自面圣”
狄光嗣从小就是皇上的陪读,和皇帝感情亲密深厚,对皇上现在的境遇也是颇为心寒。
武攸暨听完后也闷闷连喝了三杯,少时,和皇上关系亲厚的除了光嗣,还有他,他们经常三人一起在崇文殿智斗太师,每每下来光嗣和他都会被狠狠责罚跪孔子牌位好几个时辰,皇上就会悄悄地给侍卫放水,提着酒溜进来,于是三人爬到高大的屋顶上对酒当歌,吟诗舞明月。
后来因为他姓武,皇上和他越来越疏远,到最后看他的眼神竟然含有敌意,想到这里,武攸暨也禁不住内心憋闷起来。面前二人各自执着酒壶自斟自饮起来。
三人各自不语,安静地闷喝了起来,气氛只有凝重没有尴尬。
作为历史的旁观者,旁观和身历其境的感觉,绝不可同日而语。很多事情,尽管秦宝熙已经知晓历史,可亲历过程,却让她感受到了历史的血性。
等狄光嗣和武攸暨从伤感中抽回清醒时,发现秦宝熙竟然已经醉趴在桌上,睡意正酣。
武攸暨无奈地摇了摇头“她真是在什么场合都能置身度外。”
狄光嗣放下酒杯,手指微颤地拢了拢秦宝熙垂盖住眉睫的碎发,想把她的脸清楚地印在骨子里。
“光嗣兄的第二件烦心事所指何事?”
狄光嗣笑的惨然,醉眼迷蒙地凝视着秦宝熙的眉眼道“我向一女子求婚,惨遭拒绝。”
武攸暨惊愕“光嗣兄已有心爱之人了?是何家姑娘如此不惜福?”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武攸暨惊耳骇目,手中的杯酒跌落在地上,清脆地碎裂声惊来门外的侍女。
武攸暨急忙整理了下神色吩咐道“给公主殿下拿一张蚕丝软衾来。”
“是。”
次日,武攸暨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床榻上。
双双继续绣着“凤凰于飞”。
见武攸暨醒来,上前端了一杯已沏的清茶递给武攸暨醒醒酒。
“光嗣兄呢?”
“光嗣一早就被狄府派来的马车接走了,光嗣走后,公主派人送来口信,她有事,先回宫中去了。”
回到绫绮宫后,秦宝熙找来灵儿问了一下她离开后宫里所发生的事情,灵儿虽然单纯,心思挺精,将宫中能打听到的事情尽数讲给公主听。
得知皇上的两个妃子已经秘密被酷吏来俊臣和周兴带走,才发现自己根本无力解决此事,自从在傅州亲眼看见成千上万白衣素裹投降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被残忍的屠杀屠城之后,秦宝熙仿佛一瞬间明白,她来的大唐是血腥真实的大唐,不是电视中那些小儿科的情节,是实实在在的的生死,一怒之下血流成河。
这让她更明白凡事不能再冲动,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于是回到绫绮宫并没有急着见武则天,而是冷静闭门先思索对策,李旦是个好人,她想救他不仅是因为自己是个假妹妹,而是不忍看着李旦被自己的生生母亲逼成这样,着实可怜,一个皇帝做到这个地步,的确生不如死。
秦宝熙苦思冥想了一日,没有想什么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倒是想清楚自己穿越至大唐来,步步惊心的每一步,大大咧咧地好几次差点枉送性命,若不是仗着武则天对公主的疼爱,十个秦宝熙都活不过来,想到这里秦宝熙禁不住有些后怕,这才正视自己名义上的母后武则天,她一跺脚,天下就会生灵涂炭的霸主。之前那么任性为之,为了救白佛,救无为,她无数次顶撞武则天,大脑一发热只顾感性苦求,却没发现越是这样越是害了白佛和无为。越是和他们走的近,他们越是危险……
入夜后,秦宝熙让夏荷将在武宁居准备好的百鸟朝凤刺绣带上,摆驾紫宸殿。
紫宸殿内,灯火通明,却异常安静,宫女们个个噤若寒蝉,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秦宝熙笑盈盈地迈入殿内,见武则天独自闭目,单手撑额侧卧于软榻之上,听见有脚步声来,眉间烦愁浓聚,冷冷地一声低喝震破了殿内寂静“哀家不是说了不准任何人进来打扰!”
“母后连太平也不想见了吗?”
听见是太平的声音,武则天稍有惊讶,近日因为彻查圣旨的事情,情绪大怒,下旨不需任何人打扰她,也就忽略了太平回宫的消息。
“太平,何时回宫的?”
“今晨刚回,听说母亲日理万机,无暇他顾,所以女儿就免人来通传了,夜里直接来探望母后。”
看见女儿回来,武则天烦躁的心情忽然大好了起来,和颜悦色问道“在武宁居玩的可好?”间接意思是和暨儿关系相处的可好?
秦宝熙娇羞一笑,一副小女儿姿态,一切尽在不言中。
武则天看见此时的太平,心下已知一切顺利,于是满意地握着太平的手拍,又问“可曾见到暨儿的原妻?听说她已病的不轻,此事是真是假?”
秦宝熙神思忽然转黯,唉声叹气道“女儿也没见到他的妻子,只是住在武宁居谣言流短蜚长的,多少知道一点,听说她的病是因为武大人告诉她母后赐婚的事情,一气之下怒极攻心而致,后来又听说我住进武宁居之后,更是愁闷之下吐了一口鲜血,病的形如枯槁,想来时日已不多了……想到这里,女儿竟觉得于心不安,似做了亏心事一般。”
武则天将秦宝熙搂入怀中安慰道“这是她福薄命薄,不怨你,母后只希望我的心肝儿能一世太平,幸福,为了你的太平,母后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给你寻个好夫家,只有这样待我百年后离去,你才能真的太平。”
“母后福泽延绵,定能洪福齐天,万寿无疆。”
“……哀家老了,很多事情已经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了,鬓角白发越来越多了,哀家知道,自己一生亏欠子女的太多……这个世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连哀家也无法独善其身,哀家只能尽力弥补……”
“母后,你是天底下最好的母后。”秦宝熙娇滴滴地趴在武则天的怀中。有些马屁先拍着才好办事,人大概都喜欢听甜言蜜语。
武则天果然听的喜笑颜开。
“对了,母后,在武宁居闲暇之余,女儿给母后绣了一副百鸟朝凤,作为提前为母后准备的寿礼,女儿亲手的心意,希望母后喜欢。”
“哦?太平竟然也会刺绣,哀家竟然今日才得知。”
秦宝熙笑嘻嘻地从夏荷手里接过刺绣展开,一副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的百鸟朝凤现于帛锦轴间。
“没想到太平的绣功竟如此精湛,太平何时会的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