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老当益壮(1 / 1)
曲蕊那点小心思除了刘元凯可能知道、宋江川会在意外,没人关注。国家队目前的注意力都在马上要举行的世锦赛上。花样滑冰四个项目中有三个变化不小。女单由于文雯去年杀进了前十名而获得了2个参赛名额,其中一个自然是文雯自己的,另外一个则属于今年四大洲亚军安贞慧;男单唯一的名额换了人,没给去年第十四名的丁羽而是给了黄子希;至于冰舞,同样有更新换代的架势,即使老将WG归来,去比世锦赛的却是年轻组合LS。
相比之下,双人虽有争议,变化却最小——WH、FL、TY。
前2对是中国最好的2对组合,第三对TY在冬运会上刚刚上位成为中国三号。冰迷议论得最多的,也就是为什么没有把四大洲冠军HZ派上。不过,当大家把TY和HZ本赛季的名次盘点一番之后,争论的声音就小了很多:
TY:加拿大站季军、中国站亚军、全锦赛亚军,冬运会季军、四大洲亚军;
HZ:加拿大站第五、日本站亚军、全锦赛季军、冬运会第四、四大洲冠军、世青赛冠军。
大家终于发现,TY最厉害的地方,并不在艺术表现力,而是他们可怕的稳定性——本赛季目前为止,没有跌下过领奖台!
再回想一下TY的青年组时代:不错,他们青年组之时没有HZ那样耀眼,但还是稳定!除了最后一个赛季因为伤病退出了JGP和世青赛,TY的表现和名次都是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内,很少崩盘。
就像他们以前的绰号“瘸腿组”的隐藏含义一样,没错,TY是有技术上的缺陷,但他们也绝对不是废柴。
派这样三对组合去比世锦赛,大家都能理解。
也包括HZ的教练薛畅。
作为HZ的教练,他比任何人都明白HZ眼下的麻烦——何若晗的发育关,已经迫在眉睫——马上就是开春,春天是长个子的好季节,也许就这么几个月的功夫,她的身高就能往上冒那么一大截,那么,体重也会跟着蹭蹭往上蹿,然后,张凌峰就压力山大了。
论运动天赋,张凌峰并不算突出,他胜在各方面均衡,没有短板,所有的能力都是够用的,比起俞攀这样的瘸腿,是强;但从同时也就意味着,他没有什么余量来应付何若晗发育关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因此,相比QL或者YL,HZ在过发育关上有着先天的劣势:曲蕊的个子再高一个头,或者袁婧的体重再加个10斤,各自的男伴都能吃得消,至于TY,谭佳颐今年19岁,身高1.57m,而且已经两年多没变化了,这关算是过去了,夏宜姿的情况也差不多。
之前,何若晗由于体重屡次不达标,她自己的单人技术部分多次出现跳跃存周,现在,双人部分的捻转和抛跳也开始不稳定起来。世青赛之后,HZ之间的几次小摩擦,直接导火索都是吃东西。
以张凌峰的性格,如果不是因为何若晗的体重问题真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他绝不会出手干涉这种事情的。
在这样情况下,还是稍微悠着点儿,世锦赛不上也好……薛畅是这么想的。TY目前唯一的伤病是在发育关,李昂伤那么重的那次,也正是夏宜姿猛长个子的时候。
千万不要受伤啊,HZ!
今天的训练情况并不理想,才一个小时而已,张凌峰已经累得后背都汗湿了,何若晗也是一圈下来只顾喘气。同场训练的XL却仿佛才活动开,浑身冒着热气,干劲十足,夏宜姿还嫌热觉得自己今天穿厚了点儿。
这让薛畅难得也生了对宋家军的羡慕之情,即使XL目前根本不是HZ的对手。
虽然比赛之时HZ可以甩XL几条街,但论平常训练,以一个外行的眼光看来,XL可是比HZ流畅顺利许多的,HZ的好状态都留在了比赛,平常就是这样的磕磕绊绊。如果换成QL来,那对比更强烈,幸好训练中心一般没有外行,特别是外行的领导来。
而宋家军这边,宋江川的眉头一直是拧着的。
TY虽然要参加世锦赛了,但一向无需担心太多,一切按部就班来就好。只是宋家军的2对问题组合加2对重组组合,就不得不让人多费心了。只是照今天训练的情况来看,让人恼火的依然是让人恼火。
2对重组组合里,YL还好,只要等待袁婧基本夯实、表演开窍就好,急也急不来;XL的年纪可都不小了,这样下去,他们很有可能成为中国双人滑的第一对失望组。
又一次捻转失败后,宋江川再也按捺不住,大声喊道:“你在怕什么?!她都不怕,你一个大男人还怕!”
这个你,指的自然是陆斯。
从单人转项的选手,多少都会有一些不适应的,QL刚来,也是经历了大半年的磨合才习惯。这个不适应,多是女伴不适应,毕竟被高高举过头顶,被远远扔出去,都是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惧的。
男伴不适应则多是不自信,对自己的手上功夫心里没底,害怕摔了女伴。
另外还有两个人之间的配合默契问题。
作为一位资深双人教练,宋江川以为自己对这样的不适应已经见得够多了,毕竟李昂、曲蕊、刘元凯都是单人转项过来的,可面对陆斯的时候,才知道,还有害怕成这样的!比如刚才的捻转,准备姿态都做好了,迟迟下不了决心起抛,夏宜姿都点了冰,身体已经在往上运动,因为陆斯并没有发力往上抛,结果她就从低姿态,到站直在了冰面上,然后你看我,我看你,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低级失误,两个人都觉得很尴尬,宋江川很恼火。
要说力量,俞攀和姜智予的力量也未必比陆斯强很多,但他们好歹能达到标配,只是宋江川没想到,缺乏力量给XL带来的,不止是技术上的短板,还有心理上的不自信。
陆斯的问题跟曲蕊实质上是一回事,只不过一个表现在临场发挥上,一个表现在技术难度上——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未战先怯,那就永远也别想达到那个高度!
曲蕊是女孩,而且是被多次打击折腾到不自信,所以宋江川对她还是怜惜的;面对陆斯,他可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当着6位选手还有其他2位教练,陆斯被骂得满头包。
组队都快一年了啊!一碰到托举捻转还是这么颤颤巍巍磨磨唧唧的,你的搭档都不怕摔,你个大男人却怕摔!摔也不是你摔啊!
陆斯低着头,无地自容,但也无话可说。
他是该骂,夏宜姿都比他勇敢,在组队之前,他就担心自己上肢力量不够,怕会拖累夏宜姿,但是人家怎么说的:“你只是还想滑下去就好,我也是啊。”
只要还能滑就好,成绩嘛都已经无所谓了。
要成绩的话,她当时就答应吴敬延、宋江川的召唤,回去跟李昂重新组队不就结了。
只是,转项目之后才知道,双人……同样不是那么好练的。跳跃固然只要一种三周再加2A就够了,可他的3T不但折腾了一年才终于稳定下来,捻转、抛跳更是噩梦。
每次训练,都伴随着无尽的害怕、恐惧……陆斯并不怕自己摔,男单的跳跃都是摔出来的,他就怕摔了夏宜姿啊!
游戏失败了重来多少次都没事,人摔着了要恢复可没那么容易,他自己就曾摔断过腿。偏偏中国双人滑却有着“不能摔了女伴”的优良传统,不要说夏宜姿的前搭档李昂,就是绝望组的董晨曦和姜智予都做到了,他……没准哪一天就要破坏这个传统了。
每次训练都怀着如此忐忑不安的想法,就不要指望陆斯能够攻克技术难关了。
这一次抛跳3S又失败了,抛S跳那可是中国双人滑的基本抛跳啊,而且夏宜姿自己的3S单跳质量不错,换句话说,哪怕陆斯只会摆个POSS,她也能自己跳一个出去,可陆斯不但连个抛的架势都摆不好,还给夏宜姿帮了倒忙。
虽然这不能完全怪他,也与中式抛跳技术本身有关,可是宋江川已经彻底看不下去了。
只见他打开护栏上的小门,亲自下场给XL做示范。
不但是NJ,连HZ都停下了脚步,认真观摩宋江川的亲身示范。
女伴自然还是夏宜姿,宋江川告诉她:“我喊一二三,到三的时候,你就开始发力跳,明白了吗?”
然后就是两人手拉手压步绕场,调整位置成女前男后,宋江川双手托在她的胯骨上,开始进入抛跳前的准备,脚下三字步,滑行方向从向前转为向后,此时,宋江川喊了:“一!”
三字步,顾名思义,在冰上的痕迹类似于阿拉伯数字“3”,转过第二道弧线的时候,宋江川喊了“二”,到“三”,就是两人同时发力起抛。
相比HZ的抛4S,这个临时组合起抛前旋转蓄力的圈数少多了,抛出去的高度非常低空,就比夏宜姿自己的3S高那么点儿,看看宋江川早已变形臃肿的身材,也的确不能对他要求太高。
难堪的是,这样质量的抛跳,XL也不是次次都能跳出来,宋江川却一次就成功了。
所以,连HZ都是叹为观止,何若晗倒抽一口凉气,惊呼:“哇,宋头这把年纪了还不输给年轻人,那他年轻的时候得有多厉害!”
薛畅本也在鼓掌的,听了这话直摇头:“你没看明白,刚才这个跳,多半还是靠小夏自己,这是俄式技术的改良版,跟咱们用的有差别,要是换一个不会跳后内结环三周的,可能就要败了。”
张凌峰则闭上眼睛,将刚刚的抛3S与他们自己的抛S跳在脑海中做了一次回放对比。的确,不但是准备阶段旋转蓄力圈数变少,连两个人的站姿都不大相同,宋江川好像是“让”着夏宜姿一样,一直在努力迁就她的位置,最后出手瞬间……如果不看宋江川只看夏宜姿的话,一般的3S跳跃,也是这样的起跳姿态——借助3字步转体的惯性,右肩,右腿甩出,带动身体腾空,注意,这里转体的轴,是女伴自己的左半边身体以及左腿。
可HZ的抛S跳,却是女伴绕着男伴转,确切的说,是男伴托着女伴在转,转轴是男伴,如果没有男伴,女伴自己是没法跳的。
再想深一点,回忆一下他们见过的BS、CN、SG的抛3S跳……的确,与刚刚的抛跳更相似,与他们的抛跳差别更大一些。
虽然自己并不使用,但张凌峰知道这就是俄式抛跳……上上个赛季,他们只练了一个星期就被迫放弃的抛3F,基本也就是这样的。
当然,薛畅已经明说了,这是改良版的俄式技术,所以开头那两圈张凌峰看着还是很熟悉的,他们的抛S跳进入也是这样,只是旋转蓄力的圈数更多些罢了,至于BS这些外国选手,进入的时候不转圈或者只转半圈调整位置。
“想当年啊,我们都是原封不动照抄老毛子的技术,后来吴头就琢磨,就这么扔出去,我们怎么可能扔得过人家,他们男伴论块头比我们大一号,所以咱的女伴只好往小了选,但这也不是办法,不可能永远这么小个子吧?”
宁瑶插嘴:“我听说吴头是看扔铅球领悟到中式抛跳的精髓。”
薛畅摆摆手:“哪有这样容易哟!那都是记者编出来的,到我退役为止,用得还是这种改良版,一直到三大双这一代,你们现在用的这种抛跳技术才算成型。”
前面不知多少对选手成了试验品,但也因为有他们的探索,中国双人滑才有今天的技术优势。
所以薛畅感慨:“你们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啊。”
前辈们把路线图都出来了,你们照着走就是。
一直在脑海里做回放对比没吭声的张凌峰突然说话了:“如果,刚刚进入的时候换脚,左脚点冰,就是外点三,如果不换,右脚点冰,男伴……再,这样,这样,是不是就是抛后内点冰跳了?”
他比划了几个动作,很别扭,非常不好发力,HZ当时练抛3F就卡在这个上面,当时他们要集中精力攻克双四,后来又碰到短节目摇摆舞编排更改,就放弃了抛3F。
薛畅已经点头了:“没错,后内结环跳和和外点三起跳可以通用的,外点三临跳换个脚点个冰,和后内点冰跳差别一个是起跳点不点冰,另外一个就是旋转方向了。谭俞组和曲刘组就是用这样的法子抛内点三的。”
“用我们的中式抛跳恐怕不行吧?”
“是啊,你想想,你自己在逆时针转,怎么能把她顺时针抛出去呢?”薛畅说罢拍拍爱徒的肩膀:“别遗憾了,抛内点三抛勾手三对力量要求都很高,再说你们现在有抛四,也不输给他们。”
张凌峰点头称是。他忽然想起芝诺画圆的故事了,明白得越多,才知道自己掌握的其实很少。
由于中式抛跳技术的限制,HZ将来大概只有抛Lo跳和抛S跳可用,而TY和QL却不受此限。
加上何若晗的发育关……
成年组,果然不是青年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