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血红雪白 > 第54章

第54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细说明宫十六朝 光明古卷:流光劫 妖异人间之整容 大兴皇朝 因缘妙美人 莫可言说的爱 压六宫 恶魔的吻痕 七宝明月楼 我家的妖孽大人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中,这样写道:

该部队自历史以来参加战斗最多,战斗经验丰富,战斗作风勇猛,能攻,能

守,不怕牺牲,准备好,行军力强,能打硬拼仗,战斗力强,有朝气,雷厉风行

,但亦存在有些简单化,保守,对新的战术研究与掌握不够,因之进步较慢,该

部队为东北各野战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但存在高傲自满情绪。

7旅是红1军团2师老底子。1927年参加南昌暴动,1928年于三河南失

败后上井岗山,抗战后编入115师343旅685团,参加平型关战斗。“皖南事

变”后南下华中,扩编为新4军7旅。

1943年3月18日,日军65师团3000多人加7000多伪军,由淮阴

北犯。7旅19团4连,奉命在刘老庄掩护主力撤退。从拂晓战至黄昏,弹药打光了

,敌人上来了。“我们死也不投降!”全连82名勇士,端着打弯的刺刀,扑倒在血

染的土地上。

一支敢于刺刀见红的部队:打日本刺刀见红,打国民党刺刀见红。

能打硬仗,也打了许多硬仗,只是战绩不大。

三下江南主攻焦家岭,7旅连打七次冲锋。一般部队,三次冲不上去就怵了,松

了,软了,冲不动了。7旅的字典里没有“熊”字。大雪没膝,血飞肉溅,照样打,

生死不怕嗷嗷叫。结果,伤亡几百人,只打下一间独立家屋。

几天不打仗,“病号”一个个倒下了。听说打仗了,“扑愣愣”爬起来,都好了

行军路上,飞机轰炸扫射。打倒了,抬走。队伍不停不避,照样前进。就有这么

股劲头。

对敌人凶,对自己人也凶。

进戏园子横晃,不买票。去日本人住宅区,要“米西米西”,骂“八格牙路”。

宿营,把兄弟部队从热烘烘的屋子撵出去。战后和兄弟部队抢战利品,开枪打死打伤

人。打骂向导、民工、老百姓。搜俘虏腰包,枪毙俘虏。7旅样样出名。

在阿城,7旅教导队和东北局的人打篮球。7旅犯规不服判决,打球变打人。高

岗上去劝架,也吃了两拳。高岗说:我是你们副政委。兵们说:就打你这个鸡巴副政

委!打骂东北局副书记、民主联军副政委,这还了得?7旅把那几个兵绑上,送去请

罪。高岗说:连我都敢打,打仗肯定是好样的,快放了。

一支和359旅不一样的,“两头冒尖”,“三凶主义”,同样需要打翻身仗的

部队。

10月20日10时,“林罗刘”给军委的电报中说:

此次大战,全局关键在于是否能截断新立屯,彰武之敌的退路。

9月中旬,6纵(欠17师)从吉林进至长春南,作攻击长春状,掩护主力南下

,廖耀湘兵团出辽西,6纵也出辽西,协同5纵与敌周旋。9月24日,廖耀湘兵团

猛攻黑山,6纵隐蔽地进至彰武、新立屯。然后调头南下,强行军向台安急进,准备

堵截廖耀湘南逃营口。

6纵司令兼16师师长李作鹏,率前指随46团前卫营跟进。夜色蒙蒙,繁星满

天。嚓嚓的脚步声中,是呼哧呼哧的喘息。俗话说“二八月乱穿衣”,行军腊月天也

恨不能乱穿衣。走起来穿单衣也嫌热,停下来穿大衣裹条被子也打哆嗦。马更骑不住

,寒气逼人,个把里路两条腿就麻了,赶紧下来。走出一身汗再骑上去,那滋味儿更

难受。

一天两夜250里,26日凌晨抵达北宁线。过铁路时,与姚家窝棚敌人遭遇。

46团向前猛扑,全歼新6军14师前卫营,抢占姚家窝棚,并攻下厉家窝棚车站。

正打着,“林罗刘”来电:继续前进,不要与敌纠缠。

李作鹏回电:敌情严重,不能继续前进,待查明情况后再告。

有的老人说,枪一响,就听出是敌人主力部队,李作鹏就判断情况可能有变,决

定停止前进。

一个精明的判断和重要的决定。

黑土地上的名将,没一个是只会执行命令的。

战斗打响,师骑兵侦察连就撒出去了。天刚亮,捞回条大鱼,一个换了便衣的少

将参议。那参议说,廖耀湘已经改变南出营口计划,决定东退沈阳了。

一个极为重要的情况,宣告了一个难逢的战机和严峻的时刻。

厉家窝棚车站、半拉门、姜屯一线,是敌退沈阳必经之地,守住这里,就能切断

敌人退路,但是仓促占领阵地,在攻锦主力赶到之前,这里将要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

设在於家窝棚的前指,距前线2里远。美式重炮发出的炮弹,从头上掠过,爆炸

的气浪将黑黄的窗纸撕扯成条条片片,呜呜作响。屋顶的蜘网、烟灰和泥土,像流沙

样泻落。

性情暴烈,很注重军人仪表的李作鹏,站在炕沿下,一件黄呢大衣快要从肩头滑

下去了:向总部报告,准备战斗!

有的老人说李作鹏当时“毫未犹豫”。有的老人说他“很冷静、果断”。有的说

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有的说“也看不出什么表情”。

战争中,主动和优势的得失,经常取决于瞬间的决断。将军的功业,就在这瞬间

的决断中成就,或者毁弃。

新开岭和新站,韩先楚和梁兴初咬钢嚼铁一声“打”,当然和此刻有所不同。但

在透视和把握战争的能力上,在最需要,也最能显示一个将军的才华、决心和魄力的

时候,他们都表现了不愧为黑土地名将的名将。

有的老人说:16师这块好钢,这下子算是用到刀刃上了。

好钢能不能用到刀刃上,“用”字是大有讲究的。

辽西战役,李作鹏功不可没。

如今一提到“李作鹏”这个名字,30岁以上的中国人,眼前就会出现一副墨镜

,并能在两面镜片上幻化出林彪和“黄吴叶李邱”一串并不陌生的形象来。于是,那

双藏在镜片后面不知是什么样儿的眼睛,就愈发深不可测,那目光就永远狠毒而又险

恶,充满阴谋味道了。

“东总”有名的“大烧锅”,在山东就戴副墨镜。他的眼睛有毛病,怕光。据说

是抗战时被日军毒气弹熏的。

李作鹏的与众不同之处,不在于当时在中国都少见的那副墨镜(银幕上的国民党

特务,十有八九是要戴上一副的),而在于他的出身和经历。梁兴初等人是班排连营

团,从战斗部队出生入死一路打上来的。李作鹏则是从机要员、参谋、科长、参谋处

长,当上纵队副司令的。

据说,林彪和罗荣桓挺器重他。

打海南岛时,船队在海上,风突然停了,帆船走不动,半路上要回来。当时是军

长的李作鹏立即报告兵团,兵团还未回话,他这边决心已经定了:用桨划也得给我划

过去!

有的老人说,营以上单位才有电台,连以下联系不上,怎么回来?这个人精明强

干,火气来得快,脑子转得快,叫你怕也叫你服,叫真格的不含糊。

有的老人说,他当参谋处长是有贡献的,跟林彪学到不少东西。

有的老人说,16师在东北换了四任师旅长,比较之下,资历并不深的李作鹏能

辖住这样个两头冒尖的师,那是得见点真功夫的。

老人都说:功是功,过是过,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应该一是一,二是二。

把一个人生命旅途中的“一”和“二”单独提取出来,历史的变迁,有时简直叫

人目瞪口呆!

不过,中国人好象已经见怪不怪了。

雪白血红 第十二篇 第三十三章 (3)

----------------------------------------------

打乱仗

辽沈战役中的最后决战,林彪的打法是拦住先头,截断后尾,夹击中间。

10纵拦住先头,6纵截断后尾,东返主力向中间一冲,廖耀湘兵团乱套了。1

0月26日拂晓,围歼战打响。

1纵、2纵、3纵(附17师)、10纵及炮纵主力,由黑山正面自西向东突击

。7纵、8纵、9纵,由大虎山以南向北突击。5纵、6纵跨北宁线,由二道镜子、

饶阳河以东向西突击。各纵给各师再大概分定攻击方向,各师再向下区分一下,命令

一律是“搜索攻击前进”。

不知道敌人准确位置,反正就在这一圈内。

各路陆续打响,林彪将指挥权这时下放到各纵和师: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打,哪

里枪声密集就往哪里打,直打到听不到枪声为止。

敌我交叉,我我交叉,突击与反突击,包围与突围与反包围,50多万大军纠缠

扭打。

潮水样的队伍,向着枪炮声扑打。扑灭一处枪炮声,留下一片血火,裹卷着烟尘

再向另一处枪炮声扑去。一个山包,一个村庄,上午你手,下午我手。枪管赤热,刺

刀滴血,枪炮声分不出个数,天地间的一切都被战争的喧啸充塞了。入夜,照明弹一

颗颗挂上天空,信号弹、炮弹和各种子弹的弹道,象千万条火蛇在地平线上狂舞。爆

炸的火光,燃烧的房屋,衬着空中惨白的照明弹,照耀如同白昼。

百年大树在烈火中焚逝,千古无闻的小村庄在血战中载入史册。

堵截廖耀湘兵团的战斗,首先在魏家窝棚打响。

目 录
新书推荐: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