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魂飞魄散(1 / 1)
我见他表情从容淡然,没有一丝起伏,启了双唇想要说什么,我怕他又要说故事,忙打断他接着说:“不过你放心,我既然插手此事便不会丢下不管,我定帮你寻到她为止,你也不用再日日往我府里跑。”
他刚想要接话,我怕他是不放心,又补充道:“近百年都你都等了,也不在乎这一时三刻对不对?”
扶苏没再有想要说话的样子,只是取下一直悬在腰间那只银环双手递到我跟前。
我认得那是霜迟的东西,接过来狐疑地问:“这是何意?”
扶苏向我长作一揖,这才开了口:“劳九殿下挂心了,扶苏今日是来道别的。此物……此物是霜迟的,若他朝九殿下真能见到霜迟,请将此银环交与她,就说……就说扶苏此生负她来生定会偿还。”
我一直以为如果有一天扶苏不再出现在我面前同我讲那些烦人的话,我一定会开一坛子好酒好好庆祝,喝它个三天三夜也不为过,此刻听他说道别,我却丝毫没有愉悦的感觉,相反觉得心空空的,像失落了什么。且听他的语气,是不打算再见霜迟了,先前不理会他,他倒天天来,现下我揽上身了,他却要走了。我虽不知他为何要离开,只想着怎么也应该让他和霜迟见上一面,那些误会他们一错过就是一生,他们其实可以有很美好的结局。哪怕霜迟已经不认识他了,甚至变作了一丛花草也好,变作了什么都好,哪怕只是让他看上一眼也是好的。
见他转身要走,我忙拦住他问:“你……你不见她了?”
扶苏不答,却忽然笑了,笑得很轻,几乎不能察觉,仿佛他与霜迟初见时的模样。我恍惚看见有一些白色光蕴从他身体里飘散出来,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我怎么就没发现?有很重的东西卡在喉咙,我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倒是焕衡替我开了口:“他就要魂飞魄散了。”
佛祖说我生得一双慧眼,我竟然连扶苏就要魂飞魄散也一直未曾察觉。他在人间流离浪荡近百年,直到现在才魂飞魄散已是奇迹,所以我早忘记了魂魄若不及时归地府入轮回,那么最终的结局都逃不过魂飞魄散的。我大约已经知道他一直没有魂飞魄散是因为他的执念太过强大,强大到能让他维持住魂魄不散,所以与他相处的月余我几乎忘记了他是一缕魂魄这件事。然而再强大的执念也有强撸之末时,彼时便是他魂飞魄散之时,届时回、天、乏、术。
我向来对凡人少有慈悲之心。漫天神佛都管不着的事何须我来操心。何况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数,不会错了因也不会错了果,我若贸然插手对他们来说也未必就是好事,从来是天理循环,果报不爽。
可是在须臾镜中界,扶苏和霜迟的感知我都能感同身受,我多少次想要改变些什么,有些事情看着它发生,却改变不了,我第一次感觉到纵然我有超凡的本事,在天道面前仍然无能为力,仍然和一个凡人没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一个一无所知的凡人能够逍遥自在。
如今扶苏就要魂飞魄散了,我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在我面前消失,却什么也做不了,即使将来有一天我找到了霜迟,扶苏也永远不可能会知道了。
不,不对,要保下扶苏的魂魄并不是没有办法,而且这法子也不难,在场的都能做到,只要……只要我分一点点灵气给他,只要一点点……对一点点而已……
我正胡思乱想着忽然焕衡抓住我的手喝破虚空:“你疯了!”
我才发现我的手指离扶苏的眉心不到一指的距离,焕衡铁青着脸正牢牢的抓住我的手。我才晓得我不单单是这么想想,我还准备这么做。
焕衡气急败坏的说:“长依,往常你遇到这样的事也不过一笑置之,今日怎地这般糊涂,今日纵然让你保下了扶苏终究不是正途。”
不错,我也晓得这不是正途。魂魄的正途只有两个,要么入轮回,要么魂飞魄散,即便用旁的方法保下了扶苏的魂魄,他终究逃是不过魂飞魄散的命途,于他没有实际意义,于我也是有害无益,我知道焕衡是为我好,可是哪怕能保住他一天也好,哪怕能保住他见上霜迟一面也好啊!我也愿意这么做,他只有这么一个心愿而已啊!
我望着焕衡不说话,他深沉的眸子里尽是怒气,我知道我这么做有违天道,他生气是应该的,可是我还是想这么做,我们就这样僵持了许久,最后他叹了口气妥协的放开我的手。
我正想道谢,他却一挥手将扶苏收进了广袖。我又惊又怒,他只是淡淡的说:“你放心将他交予我,我送他上轮回台,将来的事将来再做打算。”说罢携了瑨文转身离开。走到门口时,月色人影顿住身形,并未回头只是微微侧身,语调也不似从前温润,低沉且缓慢地说:“长依,今日之事,希望将来你莫要后悔才好。”
我想道声谢,却有什么卡在喉咙,让我一个字也说不出,看着那月色身影渐渐消失在视野我才颓然坐倒在地。
从须臾镜中界回来后,我一直纠结在扶苏和霜迟的故事里无法自拔。我几乎动用了我所能动用的全部力量亦无法窥得霜迟的踪迹,这让我更加沮丧。我一直以为有些事,只要我愿意就一定能做到,端看我上心与否。然而就好像扶苏说的那样,霜迟似乎就这样消失在三界之中。我却有种信念,霜迟必然还在三界之内,我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自信,又或许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焕衡带走扶苏后也一直没再来过凤栖山,想是还在为那日的事生气。只是遣了瑨文来说,扶苏已托生在一户姓高的大户人家,虽不比前朝是个皇子,到底衣食无忧,我也安心不少。
流觞看我近来一直寡欢,常常拿着那只银铃镯子出神,便时常想着法子逗我开心,无奈我却没那个心思,只能白白辜负了她的一番用心。最后流觞对我说:“殿下,佛家不是讲究一个缘字么?佛渡有缘,若是无缘强求亦是枉然,殿下既已尽力了也不该如此执着,此刻寻不到许是机缘未够,若是机缘到了,殿下就是想避而不见那也难得很啦!”
我万万没想到流觞这个三清妙境的仙婢竟然能说出这般包含禅机的话来。细细想来宁我无比汗颜。我的确是太过执着了,一直沉溺在扶苏与霜迟的纠葛之中,早已无法身处局外以清净法眼看清事局。我曾经对扶苏说过放下自在,也并不完全是敷衍他,怎么到自己却看不通透了呢?
经流觞这般提点才觉得是该当随缘的时候了,世间事从来是万般皆随缘,半点不由人。
想通透了这一节忽然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这么长时间以来第一次将凤栖山的青山绿水看进了眼,日光底下几株金桂正开得金光灿灿,掰手一算正是中元时节。
中元节是三清妙境的叫法,在欲界又叫做盂兰节。说是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便用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这日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莲遵佛旨意,于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其母,其母亲终得食物。
不过三清妙境的中元节倒是有趣得多,佛家讲究的是普度,三清妙境则更看重孝道。除了祭祀祖先,还会放河灯祈福,在凡界中元节乃三大灯节之一,热闹非凡。
想起流觞说过醉芙楼的桂花酿是一绝,也一直只是听说,未曾得一见,趁着今日正好又是中元节,喝一回桂花酿,放一回花灯,也算是人间美事。流觞见我兴致大好,也忙不迭的收拾打点,欢天喜地的跟着我去了。
到得山下已是华灯初上,醉芙楼灯火辉煌早已人满为患,店小二正在桌席间忙碌的穿梭着,流觞抱着两壶桂花酿望着金漆的招牌小声嘀咕说为什么不腾云,若是早来片刻也不至于连个坐的地方也没有。
我朝她一摆手示意她跟我往河边去,一边同她说:“成日都腾云,做神仙还有个什么乐趣?咱们今日既是来人间市集,喝一壶桂花酿,放一盏花灯,过一回中元节,不若就做一日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