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放逐吧(1 / 1)
耳边萦绕不断的诵经声令孝庄的意识渐渐集中,她的身体也似在祥和柔软的声音之中一点点有了力气,奇怪的是明明听着不间断的诵经声,她却觉得四周静的厉害。
她睁开眼,老了,年轻时看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现在眼睛看东西总是模模糊糊,不过这一点除了苏麻,没人知道,她只要想,没人能发现她不想别人发现的东西。
浑身酸软不适,她本以为这一回她要死了,没想到又醒了过来,其实死去倒也不错。
病倒了,大汗,福临,阿玛,额娘,本该最亲的人都不在身边,早早的失去了,想一想自己也不确定曾经是否拥有过,悲伤吗?心底藏的东西太多了,人成了个空壳。
闭上眼睛,好累啊,想做一个梦,很想很想,回到小时候,很早很早以前只要开心时笑,不高兴时发脾气的时候,缭绕的诵经声中,带着思维渐渐飘远,人好像半梦半醒。
她的身体好轻,她跑啊跑,四周的景物越来越清晰,她顿住脚步,有些不能置信,脚下是辽阔的草原,四野茫茫,都是最肥美的牧草,她抬头望天,天空好高,阳光刺目,白云朵朵。
听到马蹄声,火红的骏马向着自己奔来,是火儿,火儿越来越近,它放慢了速度,小跑着来到她的身边,大脑袋蹭过来,她的眼泪止不住的流出来,“火儿,火儿”她不断喃喃的念着火儿的名字,一边用手摸着火儿的脸。
伸出的手小小的,胖胖的,她把脸贴到火儿的脸上,火儿,你可知道我有多想念你,每次想起你的时候,都逼着自己停止。
泪水留了一脸,每擦一次,视线就更加模糊,朦胧的视线中,火儿温润的大眼睛似担心的望着她,她的火儿最聪明啊。
翻身骑上火儿,她对着火儿喊道:“火儿,我们回家,火儿带我回家”
火儿撒开四蹄奔跑开来,草原茫茫没有人烟,四周的景物快速退到身后,多久没有骑过马?多久没有这种策马扬鞭的感受?一个人在四野里骑马,前面始终是一片草原,时间久了她的心里开始没有底,她开始担忧,家在哪里?那些她想见上一面的人在哪里?不要再只有她一个人了。
看到远处骤然出现的袅袅的炊烟时,她不知已骑着火儿奔驰了多久,已经快要凉透的心骤然一跳,突然而来的强烈期望让她差点跌下马去。
当远处的蒙古包逐渐呈现在眼前的时候,她好像浑身的力气都没有了,心里涌上巨大的喜悦,不自觉的催促火儿再跑快些。
看到了,看到了记忆深处熟悉的、不熟悉的一张张脸孔,他们望着狂奔而来的她露出尊敬、喜悦的神情,口中叫着:“布木布泰格格回来啦!”
“我回来啦,我回来啦”她大喊着,合着泪水,她看到吴克善哥哥无奈的走到她停住的火儿前把她的小身体抱下来,“哥哥”她喊着,用尽所有的力气,吴克善笑着举起她转了一个圈,她哭的更凶。
“这是怎么了,我们草原上的小苍鹰居然哭鼻子啦”
她点着头,眼泪留的更凶,贪婪的看着吴克善,一下子推开他,她径直朝着王帐跑,她没想到原来连父王守卫的脸她也记得的,她横冲直撞的掀开王帐,站在帐子门口看到帐子里的父王和额捏,他们很年轻,他们对着她笑。
贪婪的看了一会儿,直到额捏朝她伸出双手,止住想要扑过去的身体,她直觉她的时间不多,她转身跑上那一条路,那一条从小到大一天跑几次,无比熟悉,无比渴望的路,路的尽头是那一顶全草原最漂亮的蒙古包,眼前出现了那顶蒙古包,她的心跳也加快了。
走到蒙古包的门口,她犹豫了一下,掀开帐帘,整个草原只有这一顶蒙古包里面最明亮,因为开的窗户最大,窗户会在风沙大的天气里被拉上一层白纱窗帘,小时候她只觉得这里很香很让她觉得舒服,后来学了个词用在这里最贴切,那就是雅致。
绕过屏风,她看到那一抹窈窕的身影倚在窗边,青丝如瀑布垂下,玉手执卷,小时候的她总是看得失了神,吵着长大了要和她一样,一模一样,因为她是她的妹妹,她有的,她都要有,长大了和她一样美丽,迷倒整个草原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长大了和她一样成为科尔沁的骄傲,被称为科尔沁的神女。
她是她的骄傲,她是她的向往,她是她憧憬,虽然她不喜欢她喜欢的那些汉人的诗书,虽然她吟诗时的样子很美丽,声音好听之极,可是如果不是她读,她只觉得汉人的诗书腻腻歪歪,酸溜溜。
“哈日珠拉,哈日珠拉”她轻轻的在她的身后叫着,像是怕吵到了她,又怕这个梦突然醒来。
她几乎是屏住呼吸,看到哈日珠拉转过身,背着光,她看不清她的脸,她突然急躁,跑了过去。
“哈日珠拉”她叫着,终于到了她面前,看清那张脸的时候,她却没有泪可以流出,只是傻傻的看着她。
哈日珠拉微微一笑,她想只有汉人的诗词能够形容她这个样子,她跟着傻笑,眼眶却是酸的,如果时光停在这时候,那该有多好。
哈日珠拉那白玉般的食指点到她的额头,她听到她清冷的声音道:“你这个小丫头啊”
她伸出双手去抓她的手,抓了个空,她下意识的扑过去抱住哈日珠拉,扑了个空,“哈日珠拉,姐姐”她不明白的叫着,呆傻的环顾四周,哈日珠拉消失了,接着蒙古包消失了,一切消失了,四周白茫茫一片。
“哈日珠拉,姐姐”孝庄猛地睁开眼,她眼中掩饰不住的焦急,转动的脑袋引起关注她苏麻的注意。
苏麻上前惊喜道:“格格”
孝庄的意识有些不清,她看到低眉顺眼诵经的琳琅,猛地起身,抓住琳琅的胳膊,找到琳琅的手握住,“哈日珠拉”孝庄喊完这一声,力气一泄,倒进苏麻的怀里。
苏麻喊道:“格格”孝庄没有回应,“关太医,快来看看格格怎么样了”
琳琅有些莫名奇妙,这两日她总能听到哈日珠拉这个名字,这个名字还总和她联系到一起,哈日珠拉到底是什么人,居然和太皇太后还扯上关系,太皇太后醒来说的话虽然是蒙古语,琳琅却听得懂,因为阿玛平日在家里说的是蒙古话,她学会的第一种语言也是蒙古话,哈日珠拉,姐姐?
~~~~~~~~~~~~~~~~~~~~~~~~~~~~~~~~~~~~~偶是昨日重现的分割线
琳琅昨夜在刚进乾清宫就被皇帝让跪安了,没想到前脚回屋,后脚梁九功就进来宣旨,这道恩旨在第二日一早传遍宫中,琳琅一家因琳琅救驾有功脱了贱籍,阿玛被提了尚膳正,此时琳琅自己也是正三品女官,统管乾清宫,皇帝也没说什么时候让琳琅上任,赐下了几托盘的赏赐,有金银,有首饰,有锦缎,琳琅让锦兰都收了起来。
第二日一早锦兰呈给了琳琅一份赏赐存档,琳琅在神识中看到了锦兰的一切所为,接过时微微一笑:“难得锦兰细心”。
第二日一早是锦兰叫的起,琳琅才起,她知道锦兰是皇帝的人,在皇宫里有时要减弱自己的存在感。
小皇帝一大早就去了上书房,琳琅没有见到皇帝,她快速,少少的用了早膳,实际她早引了些空间水入口充作早餐,有灵气,洗漱变得简单甚至是不必要,每日的灵气循环都会令肉身更加通透,纤尘不染,牙齿清洁而强健,说是铁齿钢牙也差不多了。
去慈宁宫的路上,扶着娇弱琳琅的锦兰提醒琳琅晚些要去求见皇上给皇帝谢恩,琳琅发现锦兰很有当私人秘书的潜质,不过至今琳琅也没有对锦兰或是任何人进行笼络,就像琳琅根本不懂任何俗世潜规则一样,难得的是锦兰一直对她尽心尽责,甚至有时琳琅能感受到锦兰的真心,锦兰会不自觉的把她当妹妹照顾,这是一个表面冷漠,内心柔软的姑娘。
琳琅在慈宁宫中跪着诵经多长时间,锦兰就在慈宁宫外,垂着头躬身站立等候多长时间,不能动,不能说话就像木头人一样。
此时被孝庄紧紧抓着手,被迫又靠近孝庄的琳琅有些走神的想到,在皇宫做奴婢还是个技术活,适者生存。
关太医仔细诊了脉,琳琅就着孝庄抓着她手的手输了一丝灵气到孝庄的体内,用神识观察,保证孝庄想死也死不了。
琳琅低着头,在心中对孝庄说道:“你还是活着吧,这样对我才好,你也是不想死的吧,可惜这次便宜你不知会不会有所回报”,古人都迷信,这一点琳琅通过这几日的观察也验证了,看看苏麻,看看小皇帝,尽管他尽力掩饰,又怎么瞒得过琳琅敏锐的神识,小皇帝已经为琳琅是有福的这一条在他的心里给琳琅加了分。
小皇帝自我又现实,他很看重身家背景,当然这个时代的人都这样,把出身联系到天命,神圣不可违逆,即使下层普通的平民也是高看身份贵重的人,轻视身份下贱的人,这和淳朴不淳朴、善良不善良无关,只是社会风气、社会制度、教育如此。
琳琅有福换句话琳琅受天眷顾这与小皇帝标榜的皇帝是真命天子授命于天,是九五之尊有异曲同工之妙,琳琅有这一无形资产只要用得好,在小皇帝的心中,分量就会越来越重,总有一天对皇帝来说将不亚于那些有真实背景的有用之人,还更加对皇帝没有威胁,只有好处。
人啊,本能的趋吉避害,不自觉的利益纠葛。
琳琅觉得总是突然增长知识是一件好事,她越来越看得透,她逐渐拂开纷杂的世俗面纱,跳出俗世。
理智在能力增长的同时越发的坚实,而感情,感情已经被琳琅放任,那是一种无奈的做法,因为她的感情面对她日渐强大的理智什么都不是,而没有感情又怎么享受生活,于是放逐吧,能享受多少就多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