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那就惶恐一辈子吧(1 / 1)
已经快酉时了,梁九功向大殿里张望了一眼。他身边还有皇太后、格日朗格格,太妃们及皇帝兄弟派来打听消息的奴才们,都侯在殿外等消息。
太医们最惨,都跪在外面呢。
大殿内,康熙闭目听着琳琅诵经的声音,心里宁静有一种祥和的感觉,身上惯有的疲累也好像随着诵经的声音逐渐消失不见,比睡一觉起来还要精神一些。
苏妈妈说的哈日珠拉是谁?什么神使,护佑科尔沁,是科尔沁的格格吗?真有这样的格格太皇太后还不早招进宫来,皇姆妈一病,苏妈妈这是乱了心神,她的口气琳琅和那草原格格关系匪浅,可是琳琅从小到大的事,巨细无遗朕全知道,除了,琳琅难道真的和科尔沁有关?太皇太后骗了皇阿玛?那么琳琅会是太皇太后的一步棋吗?
琳琅轻轻柔柔的声音令皇帝的头脑清明,复杂的思绪渐渐清晰,他专心听琳琅诵经,琳琅的声音很独特听着让人有一种沉迷的感觉,慰贴人心,也许他以后感到疲累的时候让琳琅给他颂一段经书,康熙收敛心思,诚心在心里跟着琳琅默念佛经,几乎是琳琅诵读一句,他跟着在心里诵读一句。
不管怎么权数心机,他真心希望太皇太后身体康健,他的亲人已经太少了,他不想再失去一个,何况没有了太皇太后,他心里没有底。
苏麻不时查看太皇太后的情况,几个时辰的诵经,太皇太后的脸色似乎真的好了许多,每隔一段时间苏麻摸着太皇太后身上的温度都在下降。
她就知道这样会有用的,她松了口气。
苏麻看了看天色,目光有意识的避过琳琅,她看着闭目口中念念有词的皇帝,皇帝是个孝顺的孩子,从小就看得出,皇帝已经跪了几个时辰,她心疼皇帝,轻声道:“皇上龙体为重,太皇太后醒来看到皇上在这儿,一定责怪奴婢”
皇帝睁开眼,“朕没事,只要皇姆妈身体好起来,要朕做什么都可以”
苏麻喇姑脸上表情更加柔和,“皇上孝顺,奴婢知道,皇上,太皇太后已经有了好转”
康熙一愣,满脸惊喜,他起身,结果跪得时间太长膝盖一软。
没有因为两人对话停下诵经的琳琅伸出一只手扶住他,他的身子重,就压在了琳琅身上,琳琅顺势接住,半扶半抱的扶起皇帝,自己又跪下,继续诵经。
康熙看着琳琅表情柔和,眼里的温柔直泄而出,他的腿没有小时侯记忆中跪久了的那种疼痛,实际上他觉得他的身体好极了,看着琳琅宁静专心诵经的样子,多看了好几眼,才上前检查祖母的病情。
把了脉,又仔细看祖母的面色,真的见好了,脉搏比之他来时群医束手的微弱,此时已经有力的多,“好,太好了”康熙高兴的轻声激动道。
苏麻一脸的如释重负,一脸的高兴。
康熙转头看琳琅,琳琅还是在诵经,他不是很信苏妈妈说的什么神神道道,子不语怪力乱神,不过刚才一直闭目,此时认真看琳琅,她的周身真像沐浴佛光一样有些宝相庄严,康熙看向从门外透进室内已经不甚明亮的光线,再看似笼着光晕的琳琅,心里一动,对琳琅的感觉又不一样,康熙笑道:“琳琅果然有福”
皇帝开口了,琳琅要谢恩。
苏麻慌了一下道:“皇帝不要打断卫氏诵经,为太皇太后祈福”
小皇帝心底始终还有些不以为意,祖母的病情好转大部分功劳还是朕这个九五之尊孝心动天,但他也不愿令祖母病情有个万一。
琳琅有眼色的继续低眉顺目,眼观鼻鼻观心的诵经。
苏麻道:“皇上来了一天,还有许多大事等着皇上处理,皇上还是先回去,也到了用晚膳的时间”
“朕不饿”他说完这句,蓦然想到他不再是可以一心事孝的阿哥,他现在是皇帝了,皇帝的脸色有些怅然,他起身,“朕去处理些奏折,晚点再来看皇姆妈,苏妈妈你也要注意身体,不要太过劳累,有什么叫奴才们去做”他一转头看到琳琅,眼里有不忍,琳琅的身子还没全好,她的身子弱,现在是替朕行孝。
苏麻屈膝,“劳皇上挂心,皇上不必担忧奴婢,皇上要着紧自己的身体,不要太过劳累”
康熙点头。
苏麻与琳琅一起起身行礼,“奴婢恭送皇上”
康熙心疼的看了琳琅一眼,离开太皇太后的寝宫。
出了大殿,一群人跪下请安:“皇上吉祥”
“都起磕吧”康熙背负双手看了一眼众人,心里有数都谁派人来了,“关太医”
“臣在”一个沉稳面白的中年人恭声答道。
“关爱卿进殿里守着吧,时时为太皇太后看诊,每半个时辰给朕送一次信,于礼和”
一个中年太监躬身道:“奴婢在”
“守着慈宁宫,太皇太后需要清静”
“嗻”
“回乾清宫,不要在慈宁宫喧哗”
梁九功听到皇帝的话,硬生生压低即将出口的尖声高唱改为低喝:“皇上起驾乾清宫”。
跟随皇帝的一大群人随着皇帝离开了慈宁宫。
康熙几乎是一出慈宁宫,脑子里就多了很多念头,太皇太后病重,不能理事了,“梁九功”
“奴婢在”
皇帝一个手势,除了梁九功,其余人都退的远远的,“太皇太后病重,都有什么人不安分?消息有没有外泄”
“回皇上的话,从昨儿就有不安分的奴才,不过都被抓住了,奴才和李德全都换上了新人,没有任何消息传出宫外”
皇帝不置可否,只是一时传不出去,他想了想道:“动作太大了,那些老人给朕敲打敲打,能用的放回去,不能用的圈起来,也要敲打好了,太皇太后会好的,朕要太皇太后醒来后觉得宫中一切如常”。
“嗻”
皇帝向前走,他身后一群人也远远的跟上。
皇帝走了几步对梁九功轻声道:
“梁九功,卫氏回乾清宫后就去颁恩旨吧”
“嗻”
康熙一边走,不禁想那些赏赐也不知卫氏喜不喜欢,有些薄了,再加些,康熙顿住步子,“张氏现在在做什么”
“今日张氏休憩,她偷溜出乾清宫,奴婢按皇上的意思,让人对她不加阻拦,她倒是大摇大摆的在皇宫四处乱走,于姑姑和奴才派去盯着她的人都没有被她发现,前儿一个时辰走到了漱芳斋,好像在那儿迷路了”
康熙眼中疑色一闪,迷路?“盯紧她,果然不守规矩,不安分,还是个没脑子的”没脑子也好,“赏卫氏的时候,也赏她些不能用的;看着,听着都丰厚些的,再放些消息出去”
“嗻”
夜里,康熙批完奏折,又读了会儿书,问梁九功:“什么时辰了”
“禀皇上,亥时刚过”
康熙起身,小幅度的活动了下身体,“去慈宁宫”。
康熙每半个时辰都要看一下关太医送来的诊断,太皇太后果然大好了,不但可以进食,热也已经退了。
康熙进入孝庄的寝宫,关太医随侍一旁,康熙细细问了关太医,又自己上前看了太皇太后的面色。
太皇太后一直没醒,喂食是苏妈妈伺候的,康熙同意关太医的诊断,太皇太后挺了过来,不会再有生命之忧,明日应该就会醒来。
康熙眼角偷偷瞄念经的琳琅,此时琳琅的声音有些哑,语调还是那么宁和,她的脸色更加苍白,康熙看着觉得琳琅已经摇摇欲坠了,心里一阵紧张,面上不动生色。
在因为太皇太后已无大碍后心情慰贴的苏麻看来,皇帝一眼都没看卫氏,这很好。
临走时,康熙道:“卫氏随朕回去,朕记卫氏一功,明日一早再来慈宁宫诵经”
苏麻本来想卫氏一直诵经到太皇太后醒来,但皇帝开了口,只能看着卫氏腿脚不利索的随皇上离开。
回乾清宫的一路,宫灯摇曳,月色朦胧,夜色深沉,康熙修长挺拔的身影走在琳琅的前面,他走得很稳,也很慢,起码在琳琅的神识中小皇帝这一次走的很慢,他没有回过一次头,琳琅被他允许走在他的身后,梁九功有眼色的退到了琳琅的身后。
琳琅扶着锦兰,几乎全身的重量压在锦兰的身上,她知道锦兰会武,然而锦兰丝毫察觉不到琳琅的不同,她只认为琳琅很娇弱,此时的琳琅,锦兰扶的小心翼翼,轻手轻脚。
明知目的地是乾清宫,然而琳琅有一种前路晦暗的感觉,突然她听到皇帝低沉的嗓音:“等你身体再好些,到朕的身边来,再过几年,噶达浑大了,让他做朕的伴读,你那么在意他,以后放下吧,朕来教他,他会有个好前程”
“谢皇上”
“其实朕不是要你的谢意,也不要你的感激,但朕也要你把谢意,把感激记在心里,哪怕十年二十年过去,你也不可以忘,甚至不能褪色分毫”
“奴婢尽心”
“你为什么尽心?卫氏,还是不要回答,朕许你有一日再回答朕”
“谢主隆恩”
“你不要令朕失望,朕没给过人这样的机会,以后也永远不会给任何人这样的机会,所以你不能,也不可令朕失望”
“奴婢惶恐”
“你心里明镜的吧”
“奴婢不知所想是否和皇上指的一样”
“狡猾”
“奴婢当不起”
“朕越和你相处越琢磨出些什么,可是又好像永远也琢磨不透”
“皇上,就像日子一日日的过,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
“卫氏,你是朕的人,是朕一个人的,朕准你琢磨的时间,结果务必令朕满意”
“奴婢尽心”
“不令朕满意,朕圈了噶达浑”
“奴婢惶恐”
“那就惶恐一辈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