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1 / 1)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正文)正文,敬请欣赏!
转眼间,新年平安地度过了,对于大虞绝大部分的百姓来说,过得与往年略好些,但对于少数人来说,则是两个极端。殢殩獍晓
福州百姓虽然才换了父母官没多久,却敲锣打鼓地庆祝,即便没有太多的米面但再穷苦的人家也都吃上了白面饺子。别的不说,刘知府给每个贫困之家都发了十斤白面,十斤北边的粳米,连肥得流油的五花三层也一家两斤。这令福州百姓们对未来的新生活更是充满了信心。
而终于在年前都搬到京城的王爷们来说,这个年过得有些悲催。往日门前的车水马龙不见了不说,新宅也不似老家那么气派,即便在京城,那已经是上好的宅院了。
仆人不可能全部带来,在当地买了些奴婢,用着也不顺手,且花钱也不敢再大手大脚的了。无它,女皇刮油的功力人人都听得耳朵磨出了茧子,生怕被惦记上。
偏偏想装犊子都不成,女皇居然要走亲戚,正月十五前,各大宗氏一定要走个遍,就令这些长辈万分头疼了。谁家过年不张灯结彩的?可他们就不敢太过张扬,纷纷把目光投向宗正皇甫宣。
皇甫宣头疼不?一样。但他不亏潜伏了那么久,巧妙地在阿紫面前提了一嘴,结果阿紫拜年的第一家落到了宁家。
他这是记恨着宁老三呢,虽说当初之事跟人家无关,但这股火憋得正没地方撒去。虽然老五被拨到逍遥王手下做事,老二在海军大都督鲜于贲手下做事,令各家羡慕得眼都直红,但住惯了的老窝被端了,这郁闷怎么能那么容易地散?
宁家接到大年初二女皇陛下过府拜年的信时,已经是腊月二十九了。宁家主母,最小的那位大长公主接完圣旨,脸都白了……气的。
才得了信,说宗正皇甫宣被请入宫中商议拜年之事,这头一家便落到自己的头上……不是他做损会是谁?可圣旨已下,总不能说陛下您先去别个家,最后再来我们家吧?
于是这个年,宁家留在京中的几房都没过消停了。谁让没分家呢?占了半条街的宁府中住着五房兄弟呢。光奴仆们就一千上下,再加上各房大大小小的主子们,足有一千两百来口子,连忙了三天,这才算透口气。
按宁家主母自己的打算,怎么着,三位大长公主的家也是排在最后面的才对。毕竟别家都是远道而来,为视亲近,安抚之意也应该先去他们几家才是,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
大年初一,宗妇诰命们已经入宫朝见过阿紫,折腾了一上午,初二一大早,阿紫的銮驾就到了宁府门外。
天没亮就起身开始准备的宁家几房,跟下饺子似的匆匆奔到大门前,待人全了才打开朱漆大门,跪了一地。
阿紫只带了云喻上门,将自家的男人们都留在宫中消停地过年,恨得云喻银牙暗咬但也说不出什么。他的身世,就算没正式入宗庙,这几家也都心明镜的,倒也没毛病。
他就是气阿紫只折腾自己一个。不过想想,除了昕儿羲儿还真没什么合适的人选,也就只能罢了。
宁家虽人多倒也不显慌乱,可见宁家这位主母,到底是皇家出品,规矩什么的管得还是到位的。
阿紫含笑免礼平身后,便在主母的陪同下,换了宁家的暖轿进了二门。
云喻在前面应对着宁家的男人们,阿紫则在后院操练着宁家的女眷,兴致勃勃地拉着娘子军们顶着寒风转上了园子。恰巧走着走着又飘起了雪,大长公主宁家主母怕冻着阿紫,连忙借由请阿紫去后园的暖阁歇歇脚。
其实是夫人小姐们走不动了。虽说是自家的院子,但谁也不会没事儿就各处走上一圈不是?宁府占了半条街,里面各房又分出自己的院落,加上小一辈们又都长起来了,说是大,但其实已经有些挤了,未成年的孙小姐们都有小姐妹挤在一处院子住的情况了,只等嫁出去的姐姐们腾出院子时才能分到单独的院子。
这七拐八绕的,早有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受不了了。这还不算那些没资格陪圣驾的姨娘们呢,宁家的娘子军们就造了四十来口,加上跟着的贴身丫环,管事婆子什么的,阿紫身后拖拉着百十来位。
阿紫其实也走得无趣了,绕来绕去,都是院子,便没了心情。
来到暖阁,发现这倒是个好地儿。外面是一片梅林,正是寒梅怒放的时候,隐约露出暖阁的一角,加上曲折的石板甬路,总算有了些意境。
阿紫深吸了口气,冷香入胸,缓缓逼出浊气,扭头看向大长公主:“这梅不错,不如在林中煮酒吟诗,朕也欣赏一下宁家女儿的柔情与多才。”
跟在后面,未出嫁的孙小姐们个个精神一振,累成这样,总算是有了露脸的机会了。
于是有暖阁不去,架起了遮雪棚,虽然四周有无数碳盆,但还是把一向娇柔的小姐们冻出了红酥手。不弹琴抚笛时尚能有手炉取暖,表演才艺时还如何使得?擅字画的更是,砚台下面都垫上汤婆子,不然没等写完画完,墨汁都得冻上。
好在阿紫大方地赏了不少女儿家的小东西,虽不值什么钱,但皇家出品还是有质量保证的,就算是珊瑚珠链也个个红红滚圆的,多少抚平了小姐们易碎的心。
总算是进了暖阁,大大小小们算是吁了口气,女皇陛下的体力还真是好,竟不见半点儿倦意。
等到吃罢午饭,阿紫又召见了宁家的孙少爷们后,鸾驾才回皇宫,留下身心俱疲的宁家老少。
正月十二的时候,阿紫就将这几家走遍了,还真是挑出几个不错的苗子来。其实之前也有准备的,不过是特这机会又再次观察一下,勾去几个预备人选,正月十五,各家都接到旨意,将这些小辈们召入宫中为昕儿贺生辰。
当然了,这群孩子年纪最大的不过十岁,最小的也就五六岁,加上小刀凤铭闾丘日,凑上一大桌,倒也热闹,让昕儿从头笑到尾。
原本忐忑的各家,这回将心放下了,原来是女皇陛下为公主挑选玩伴呢。其实阿紫已经将目光锁定了几个,作为各家日后的接班人。有才但太有个性的,阿紫会另行安排。
对老一辈的打压,对小一辈的提携,反倒令他们放下心了。女皇陛下喜欢年轻人,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也不能说年纪大的就一率不用了。看大理寺卿,礼部尚书,做得稳稳的,而且大年初一任命的吏部尚书虽是柳寄安,但也不是太年轻的,倒没说像割韭菜一茬切。
在有人欢喜有人忧之中,迎来了凤帝二年。
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太子羲儿周岁了。
因昕儿生日时已经热闹过一回,羲儿抓周反而显得有些低调了。
只有自家人围在方毯旁边,羲儿被风野抱了出来,穿得跟元宝一样的喜庆,头上还扣着个金色的瓜皮小帽。
阿紫含笑起身迎上,接过儿子,“今天可是你的大日子,喜欢什么抓什么,知道吗?”
羲儿也不知是听懂没,直直地看着阿紫。他不像昕儿圆滚滚的,但很结实,眉形最似阿紫,眉峰明显。
阿紫将他放到方毯中间,“去吧,让娘看看你喜欢什么。”
羲儿还是只盯着阿紫,阿紫见了依旧蹲着,“儿子,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抓什么东西,听懂了吗?给娘看看,乖啊~”
羲儿这才低头看着,似好奇又似在挑选。
等了一会儿,还没动作,风野就有些急了,蹲到毯边:“儿子,看,这是宝剑,喜欢不?”他拿起一把小木剑比划着,这是羲儿常玩的那个,是他亲手削制的。
不想羲儿只是扭头看了一眼便不再看了。
“你让儿子自己挑。”阿紫上前将他拉起来。
大家见羲儿坐那儿没有选的意思,便不再关注,三两凑在一起聊了起来。
不一会儿,羲儿却啊啊地叫了起来,大家回头一看,他竟将一块生姜抓在手中并咬了一口。大概是辣了,双眼红着朝阿紫叫着。
阿紫连忙走过去,羲儿却举着那块生姜往阿紫怀里扎,“给,娘。”
阿紫连忙抱起他,“乖,你自己吃吧。”却见他的另一只小手里提着个小小的木桶,里面还有一块生姜。这是阿紫特意放上的一统江山,没想到羲儿竟真的抓了这个。
云喻呵呵笑了,“这小子野心不小啊~”
拓拔翰哼了一声:“那是,没看是谁生的。”
阿紫则心疼地给儿子喂了好几勺糖水,“还辣不?”
媚儿抱着儿子也来凑热闹,那小子却挣扎着下了地,爬上那方毯一把掀起小木剑,哦哦地乱挥了起来……
魔君风自在这种场合自然在场,“哟,这小子不错,能比他爹出息。”
风雷听得脸上一热,却又听魔君说:“舍得的话,把这小子丢给我玩几年吧。”
风雷意外地瞪大了眼,“真的?……谢谢老主子。”当时便跪了下去。
风自在眯了眯眼:“别高兴,跟着我可得吃苦。”
媚儿心思转得多快呀,看昕儿就知道,能让魔君亲自调教,那可是烧高香都求不来的好事儿。当时就上前拎起儿子:“您老瞧得上他,是他的造化。”然后直接丢到风自在的怀中。
风自在也不客气,双手在风扬的小身子上一阵捏,“也算不错了。”听得媚儿跟风雷对视一眼,喜色显而易见。
风扬却以为老魔君在跟自己玩,笑得咯咯的,哈喇子唰地流了出来……
对于太子抓周抓了什么,任谁打听竟也打听不到。一来宫女太监们没有在场的,二来观礼的人个个将嘴闭得紧紧的,反倒引起个别人士的关注。
各种忙碌中,五月十五终于到了,第二届女子恩科,吸引了近千名各地女子前来应试,令阿紫深觉妇女解放的脚步越来越快了。
此番竞争的激烈令主考官们都暗惊,就连治国论都时有惊人之语。这……还用得上我们男人吗?
殿试过后,阿紫令人将前三甲及二甲十名进士的答卷都使人誊写了张贴出来,以示公正。这一招令有心能加第二届科举的书生们受了很大的刺激。
且这次还评出六项专业的前十名,第一名也跟三甲一样坐了马车游街。即便榜上没名的,阿紫也没放任她们各回各家,而是在女子学院开设了培训班,针对各地所需要的女官做专业培训,有心想出来做事的,都可以报名。
于是令狐栖她们就忙上了,连婉儿也被阿紫派出去做秘书培训了。毕竟女官们的文书还是由女子来担任更方便些。
六月初一,阿紫带着儿女,四位王夫,同太上皇一行出京,向越国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