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尽头:二十一(1 / 1)
两天后的音乐会我带着两个孩子穿着正装去了,这是蕾哈娜第一次参加音乐会。我们的位置在很前面,我一开始还担心蕾哈娜听着听着就会觉得无聊闹起来就不好了。不过好早她一直很安静。舞台上有一家白色的钢琴,在妈妈穿着大红色的礼服出现在台上和指挥家和小提琴首席握手的时候蕾哈娜高兴的指着妈妈大喊外婆。在安静的音乐厅里显得格外的突兀,一时间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这里。
我慌忙捂住了蕾哈娜的嘴巴,“蕾哈娜不是说好了不准大声说话的嘛!”
妈妈她听到了蕾哈娜的声音,笑眯眯朝我们挥了挥手。岁月好像从来没有在妈妈脸上留下印记,她看上去依旧完美。
妈妈现在的丈夫是指挥家,他有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年了。小儿子留在维也纳念音乐学院,大儿子一个在中学当教师。都是纯种的日耳曼人,完美的家庭完美的血统。人永远都不会有满足的一天,我也出生在音乐世家,我也有令人羡慕的家庭。只不过是血统的问题使得我现在在一家小照相馆打工糊口。我看着台上挥舞着指挥棒几乎在用生命诠释音乐的男人,那个就是妈妈现在的丈夫。有着一头金色头发的男人。
所有人的演奏都非常完美让人完全沉浸在了音乐带给我们的氛围中。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就像一只手揪着我们的心带着我们一起飞翔,感受同样的激情澎湃。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感觉,我的手居然在不自觉的跟在波动,好像手里有一把大提琴那般。
一场音乐会结束,掌声久久不息。
“妈妈你怎么哭啦?”蕾哈娜的小手指点了点我湿润的脸颊。
我一摸,果然是。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了,我心中只有念头。我想要再次演奏,我想要和他们站在一起站在舞台上。我的人生原本就应该那样。我突然想起来爸爸当年问我的一个问题。
他说,“奥黛尔,你学音乐到底是为了以后想站在舞台上还是因为受到我和你妈妈的影响?你到底爱它吗?”
或许在以前我没办法回答,但现在我可以清清楚楚很明确的告诉爸爸。“我想站在舞台上,是的我爱它。”
所有的表演者都起身谢幕,观众都走光了。可我还留在原地,直到妈妈走到了我身边把泪流满面的我搂进了怀里。
“妈妈我想继续学音乐。我不甘心就这样过一辈子。我的手不可以就这样荒废掉。”
“坚强些,在你的孩子面前你不可以哭。”妈妈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奥黛尔,你跟我回维也纳吧,在那里你可以继续实现你的理想。”
****
一个月后,我带着两个孩子去到了维也纳。妈妈的丈夫贝瓦尔德先生利用关系替我在维也纳音乐学院争取到一个入学考试的名额,虽然教授一度对我的评价很低,但我最终还是进入了学院。以特招生的身份。贝瓦尔德先生小儿子约书亚和我同龄,和我在一同一个学校。蕾哈娜和塞米尔和我一起住在离学校很近的宿舍里面,妈妈像是要补偿我在地狱挣扎的六年似的,对我无微不至。不仅让约书亚照顾我,还经常抽空帮我带孩子。这正好也让我专心练琴把六年份全部补进去。大儿子约拿和小儿子约书亚对我们一家三口的来到表示很欢迎,约书亚很喜欢蕾哈娜,还笑着说如果不是妈妈病逝的早不然还想要个妹妹好好宝贝。约拿也时常会教塞米尔功课,他说塞米尔很聪明,不用多久就可以把落下的课程全部补上了。
每周末我都会带着两个孩子回家住两天,贝瓦尔德先生有空的时候甚至还会去接蕾哈娜和塞米尔放学,路过蛋糕店的时候会买两个小蛋糕讨好他们,骗两个孩子叫他一声外公。来到维也纳之后我觉得我的人生才算是步入了正轨。
我把一家人拍的合照给佩妮寄了过去。佩妮也有回信,她已经从医学院毕业了,现在正在医院当护士。我依旧拜托佩妮在广场上贴照片,哪怕有一点机会都可以。
日子就这样平淡的过去了三年。第一年快结束的时候再约拿的帮助下塞米尔念完了小学的课程,第二年的时候通过了中学的入学考试,正式变成了中学生,慢慢的赶上了同龄人。也许正想约拿说的那样,他很聪明。遗传了他爸爸妈妈所有的优点,勇敢、英俊、勤奋。只是我时常在想如果另一个还活着的话是不是也同样的聪明。第三年蕾哈娜也已经升上幼儿园大班,还有一年就也要念小学了。也许是她一直跟着约书亚屁股后面跑,以至于当我问蕾哈娜想学什么乐器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就说要学长笛。约书亚笑的的一脸的开心,抱起蕾哈娜转圈圈在她脸上狠狠的亲了一口直呼他后继有人了。
约拿在第三年和一个美丽的乌克兰姑娘结婚后搬离了家里。约书亚也和女朋友已经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了,妈妈有些担心已经二十五岁的我为什么还是不准备找人生的另一半。每次谈论到这个话题我总是会笑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每一个和我接触的男人我都会下意识的和另外两个人比较,有没有斯米特对米蒂的痴情,有没有凯文的口是心非。啊,那个叫詹克斯的男人长得有点像马费。
就这样我也迎来了毕业季,我在校期间也有被选入乐团参加公演,表现可圈可点。所以在很多人还在为毕业后去哪个乐团苦恼的时候我已经被提前内定了。说到这个也要感谢约书亚和贝瓦尔德先生,先生和乐团创建者是朋友,贝瓦尔德先生曾经向他推荐我。在听过了我的演奏之后才内定。一半靠实力,一半靠关系。
约书亚和我同一个乐团,多亏了他在前期的帮助才让我很好的融入了团队中。约书亚没事就会添油加醋的把我曲折的经历说给大家听,导致不少人会跑来感谢我,说是因为我的故事鼓励了他们。约书亚开玩笑说应该出一本书说不定会激励更多人。我只是把他的话当成笑料听过就算的时候,这个故事却越传越远。在我进入乐团没多久就迎来了第一场公演的前几天来了一个记者说是要采访我。
为了不耽误我们的练习,她愣是等了一下午。在得到指挥摩森先生的同意后才进行的采访,这也算是为乐团提高知名度。记者她已经知道了我的故事,只是为了确认一下。在取得我同意后第二天的报纸就刊登了关于我的故事。
我是不知道报纸的销量如何,但从乐团门票的销售度可以看出我似乎成为了焦点?第一刊的成功让记者再一次的来到乐团表示想做一系列的报道,在问到我有没有什么要求比如说金钱上的补偿的时候我摇了摇头。
“我只有一个请求,请帮我找几个人。如果没有他们,也没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