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75(1 / 1)
【一时,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这一句经文里面跟我们说了三桩事情:说了时间,说了法会里面主讲人,又告诉我们这个法会的处所。
“一时”这两个字非常非常之好,现在有一些人把佛经翻成白话文,我也看了几本。
他怎麽翻呢?
“有一个时候”。有一个时候不是一时,不晓得错到那里去了。这两个字不能翻,怎麽翻也翻不出来。
一时就是一时,不可以说有一个时候,那个味道不同,味道全变了。
“一”的味道浓,
“一”的味道真!
“一”是什麽?一心、一真。
“一心”就突破了无量的时空。现代科学家所讲的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乃至於无量度数的空间,一心全突破了,所有障碍都没有了。
“一时”是
“一心”的时候。我们念佛人念到一心不乱,那就是
“一时”。一心不乱所有时空都突破了,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记住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你同时都见到了,这叫
“一时”。
“有一个时候”,那不行,那差远了。时间突破了,空间也突破了,此界他方也同时存在。
实在讲这个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爱因斯坦讲过,他肯定人有能力知道过去世、知道未来世,但是用什麽方法,他不知道。
他在理论上发现这个时间是同时存在,同时存在叫
“一时”;换句话说,一时里面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那叫一时。
有过去、现在、未来,那怎麽能叫
“一时”?那就是说
“有一时”,有一时就是说有过去、现在、未来。跟诸位讲真话:没有三世,也没有十方。
我们今天讲东南西北、上下、四维,讲十方,也是随顺众生俗谛说的、方便说的,不是事实真相。
事实真相是没有十方、没有三世,这就是
“一时”。
“一时”是一处!无量无边的虚空法界是一处!後面会讲到。一时一处,这是一真法界。
所以这两个字,我们翻成白话,翻成易解,也就用
“一时”,但是里面注解可以注出来,
“三世十方同时存在”,叫
“一时”;这个注解就很好,没有把意思讲错。如果落实在事相上说什麽呢?
古德讲的两句话也讲得很好,
“法王启运,嘉会之时。”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大众聚集在一起听经,就是这个时候,这叫
“一时”,这个行。我们今天在
“居士林”这个道场,聚集在此地,我们来研学《华严经》,
“一时”!我们在此地聚会,这个说法可以讲。另外一个从感应道交上来讲也行,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决定不会有差误。
《楞严经》里面所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诸佛如来、菩萨、罗汉应化在这个世间,都是众生有感,他才来应。
应以什麽身说法,他就现什麽身分;他现这个身分,不是他自己想现什麽身分,自自然然的;应当说什麽法门,他就说什麽法门,应机说法,这个叫
“一时”。法会、感应都是从事上讲。给你讲没有十方、没有三世是从理上讲,是从性上讲,是从真谛上讲;从法会、从感应是从事上讲,从俗谛上讲。
一切经一开端,都有如是我闻、一时。
“一时”的意思要懂,然後才知道佛经里面讲的是什麽东西,我们才对於如来的说法产生信心,对佛的经典生起恭敬,恭敬才能得佛法真实的利益。
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佛”这个字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在这一个大会当中他是主讲的人,这一次是为我们讲《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宣讲。
下面是地址,在那里讲的呢?在
“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这是处所。这个处所有三个,
“摩竭提国”这是指一个地区。前面跟诸位同修报告过,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印度没有统一,跟我们中国周朝时候情况差不多,都是些小部落、小国家,所以印度国家就很多很多。
“摩竭提国”是指这个大地区来说。在
“摩竭提国”什麽地方呢?
“阿兰若法”,这是世尊修学讲道的一个场所。
“摩竭提”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
“无毒害”。从这个名义上来看,这个国家人非常善良,道德的水平很高,我们中国人讲的文化水平很高;知书达礼,人人都懂礼,人人都守法,人人都有智慧,心地都清凉自在,有爱心、有慈悲心,这是赞叹这个国家文化水平高。
唯有在这样高水平的文化地区,佛在这里讲经教学才能够有人接受。如果这个地区没有这麽高的文化水平,人都是作奸犯科,都是自私自利,那麽佛在这里讲经说法,谁能听得进去呢?
不相应,他不能接受,佛当然就不会在那个地区讲经说法。佛讲经说法的地方,所谓是
“首善之区”。佛出现在那里呢?出现在印度,印度许许多多国家一定选择最好的一个地区、最好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道德水平高,文化水平高,佛在这里讲经说法,很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所以这个国的名字里面含着有这一层深义在其中。
“阿兰若法”这是别举说法的道场。这一句话四个字里面有两个意思,一个是
“阿兰若”,
“阿兰若”是梵语,要翻成中国意思,就是很安静的这个处所。环境清净,修道容易。
在过去土地面积广大,人口稀少。在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我们能够想像得到,这个大地居住的人口不多,每一个人生活都非常清净安宁,人怕噪音、怕烦躁;住在这个地区,这个地区很寂静、很安静。
安静到什麽程度?牛叫的声音听不到。世尊修道的这个道场多半是住在郊外,不在市区。
市区太热闹了,修道就困难。为什麽?特别是初学的人烦恼习气还在,都市里面五欲六尘的诱惑很多,能叫自己的心定下来很困难很困难。
所以佛带着这些学生去修心养性,一定在山林、水边,一般人很少到这些地方去。
作者有话要说:芙蓉君今天生日,特以此番外恭贺,苏白H博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