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求证(1 / 1)
回到商行,叫来何钦,说:“去查一个人,苏华纺织董事方卓。”何钦说:“小姐想知道什么,先生曾吩咐查过一次。”
我说:“他有个儿子?”
他说:“是的,名方哲。方卓有过两任太太,却只得这么一个儿子,大太太是方哲的生母,二太太进门后,大太太失宠,抑郁而死。”
我又问:“他们父子关系如何?”
他说:“方哲幼年丧母,对生父可谓爱恨交加。方卓让他向左他定然向右,命他去国外学经济,他偏偏改学医学,回国后,方卓有意将生意转交于他,他日日流连酒肆买醉玩乐,放浪形骸不务正业是出了名的。”那就不会有错了,果然是他。
我问:“你说方卓与日本人有联系?”
他说:“是的,小姐想必也是知道的,工藤是驻苏的第一大日商,专事纺织贸易,技术管理诸多方面都是一流的。想要有所依附非工藤莫属,苏华纺织有此举,那是极明智的。”
连他这样持重稳妥的人,居然也流露出谄媚色,不禁厌恶,凛然道:“何秘书言下之意,苏华才是识时务者,沃丰也步其后尘找个靠山才对?”
他这才意识到失言,辩解道:“小姐,何钦并非此意!”
他有无此意,我自会查证,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来的,日本人怎会知道我有听京韵大鼓的喜好,等在那里意欲取我性命,我的日常安排,他所知最为详尽,本只是无意交谈,却扯出些蛛丝马迹。
方卓虽是商场对手,却彼此立场明确,多加防范,并不难对付,这些看似无害的好好先生,才更是隐藏着的杀人刀,不得不防。
这样看来,方哲放弃利益对立,护我周全,真是难能可贵,值得信任。那么,要取我性命的究竟是日本人还是方卓本人?方卓真得与日方有勾结?这些问题迫在眉睫,需要尽快求证。
冬日午后,太阳有微弱的暖意,隔过平面玻璃洒在杏色攒花台布上。这是个依水而建的咖啡馆,门前搭建了一座小巧木桥,是这木制水上建筑与陆地相连的唯一途径。
窗较低,视野开阔,桥的两边,甚至这建筑之下皆是轻浅的湖水,五色悠游的鱼儿身姿清晰可见,老板曾是加拿大留学生,经营思维十分独特,只做质,不做量,所以这里虽空间不大,却多是回头客,慕名而来的也颇多。
曾跟小姨来过一次,就喜欢上这里的与世无争,水静云悠。杯里浓香如脂般的咖啡散着热气,室内温暖如春,水中云朵天光投影,晃晃一泓,再低头,那咖啡杯中的亮亮闪闪,好似由眼睛自湖光中剪携而来,注入了杯里。
他穿着灰色呢制风衣走上桥头,木桥被他高大身形衬得更为小巧,看到这么个地方,他兴致似乎出奇昂扬,脚步轻快。拨开华灿灿珠络门帘,踏进来,轻一松手,大珠小珠哗啦啦嗦响,成了一曲既美又天成的短章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