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54章 花好月圆(1 / 1)
程太师的死讯传出,这朝中又有人兴风作浪,把前不久的谣言搬了出来,说得热火朝天,变本加厉。说什么当今皇上是郢国人是当年作为郢国质子留驻昊国的天下第一公子祁苑公子与苏妃的孩子。还信誓旦旦地摆出根据,苏妃在入宫之前便是祁苑公子的夫人,入宫后又在七月后产下一龙子,就是当今圣上。
多么冠冕堂皇的说辞,朝中上下又是一番沸沸扬扬。此次不同,不会再有如程太师一样的的奸臣来阻止舆论,加之当今母仪天下的太后也亲口承认,当年苏妃在进宫前便已有身孕,先皇受她的妖言蒙骗,才会以为苏妃是早产。
皇上亲耕后回宫,文武百官在皇宫门口迎驾,高呼万岁!
上官梓颀下了帝辇,一身明晃晃的皇袍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看着眼前跪倒的文武百官,声势浩大不让人产生当今皇帝已是大权已逝的念头。谁又看得出这其中的所有一切都在变质,表面存在的繁华已在经化为了虚无。
如今眼前的文武百官迎驾,再浩大也不过是一种礼仪罢了。多少奸佞臣子在下面偷着嘲笑,看这个冒牌的皇帝还能威风多久。
上官梓颀负手而立,扫了一眼群臣,并未见到那些眼熟的面孔,心下失落的来又有些认为理所当然,这个弱肉强食,趋炎附势的朝堂再容不下少数的理智者。
一句平身!群臣皆起,恍如风气波涌的水面。
群臣为首的丞相罗焕忠上前几步作揖,不带好意地笑得诡异,“臣恭迎皇上回宫!”
上官梓颀斜睨了他一眼,在群臣面前当然不会有失礼节,语气中带着讽刺道,“朕不在朝中的这些日,罗丞相是日夜操劳为社稷出谋划策,回头朕定要好好赏你!”
“皇上过奖了,臣实在愚钝,只能为这朝廷进店绵薄之力罢了,不配蒙受皇恩。”罗焕忠作揖道。
“罗丞相虚心了,若不是你,朕又怎会安然回来?”上官梓颀讥诮道。
罗焕忠心下一震,没想到上官梓颀竟然知道了那些刺客是他派出去的,咬牙切齿恨到骨子里,但嘴上还是说,“皇上龙体无碍乃万民之福。”
上官梓颀听后瞟他一眼,脚步往前一迈,扬长而去,身后的宋景浩也急忙跟上。
罗焕忠看着那个傲气凛然的背影,一副狰狞的面孔毫不掩饰地展示在群臣面前。
一个心腹上前,鄙夷地看着那道黄色背影,狞笑道,“大人,他嚣张不了多久。”
罗焕忠瞥了一眼身旁的人,勾唇一笑。
御书房前,一个手持净鞭的人来来回回地踱来踱去,时不时踮起脚尖眺望着皇宫。看见那边走来一位身着皇袍的美貌少年时,心里噔地欢喜起来,立马迎上前去。
“皇上,这几日奴才想死你了啊!”这种声音当然是大太监李传生的。
上官梓颀正眼不看他一下便从他身边走过,李传生不折不挠,继续迎上去,在一边笑得殷勤。
上官梓颀刚刚坐下,便随手拿起御案上的一本奏折,打开浏览了一下。上面没有批阅,若是以前,他若有别的要事在身,白风瑗都会将奏折批好,最后只由他了了审阅一下便好。出去几天,奏折竟然没有一本是批过的。
“传生。”上官梓颀唤道。
李传生笑得脸上能挤出蜜糖,恭恭敬敬地作揖,“皇上,奴才在。”
上官梓颀右手微微举着打开的奏折,看着李传生道,“朕去别苑这几日,白大人没来御书房?”
李传生还是那副挤得出油的笑脸,“皇上,白大人说了,这奏折参的都不是什么紧急的事,所以就等您回来再批。”
缓缓放下手中的奏折,视线移到御案前的某处,他知道的,这一天迟早会来。
不知过了多久,李传生在耳边禀报道,“皇上,白大人求见。”
上官梓颀微微阖目,眉宇间是说不出的苦涩,“传她进来。”
不到半响,传来白风瑗问安的声音,“臣参见皇上。”
上官梓颀临窗负手而立,背对着前来觐见的人,看不真切脸上的表情。
“姑姑此次来见朕所为何事?”问得不缓不慢。
此时一身华丽锦服的白风瑗抬眸看着窗前傲然挺立的皇帝,心有不忍又不得不说,“臣近日颇觉劳累,身心俱乏,以此状态留在朝中必是会耽误国事的,所以臣想恳请皇上,让臣……”后面的辞官还乡还未说出,就被打断了。
“既然姑姑觉得累,那朕就批姑姑半个月的假,半个月后,姑姑养好身子了便回来继续为朝廷效力。”上官梓颀最后缓缓道,“这是皇命。”
白风瑗愣住,转而化作那脸上的一丝苦笑,“半个月?皇上就那么有信心,半个月后你还能让我回来?”
“有,朕保证半个月后姑姑一定会回到朕的身边。”上官梓颀语气坚定,不带任何不确定。
白风瑗轻笑,也罢,就当做是赌一把,赌他到底有没有资格坐拥这大昊江山。
“好,半个月后,若是皇上下旨,臣便立即回来,绝不迟疑!”白风瑗道。
回过身,上官梓颀勾唇一笑,“那就这么说定了。”
萧蓝若回京后,先是去了凌兰的府上。
凌兰是三日前被冠以受贿的罪名被关入天牢的,被捕前凌兰早已猜到会有这么一天,所以将年迈的娘亲和年幼的妹妹转移到了京城某个不起眼的客栈,并支付了几个月的银子。
去了那家客栈,母女两还不知道凌兰入狱的事,萧蓝若也未提起,被问起时,只是说凌兰近日政务繁多不好与她们见面,随后聊了一些家常后,留下一些用品和碎银便离开了。
童少晋在凌兰入狱前几天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以他不愿求助于人的性格,怕是伤好了就不愿留在凌府。
萧蓝若出门身边就有人跟着,都是上官梓颀派的,四大护卫之二都在她身边。不说,暗中保护的还有千里之外的覃慕尘派的追影。
刘余鑫看着萧蓝若身后形影不离的两个佩剑男子,一看就知道是武功高强的人,而且看他们整齐的装束,来头还不小。如意算盘又打了起来,“师父,你看两个高手在咱府上每日闷着多可惜,不如这样,你叫他们教我武功,这样既省了你的心又能好好利用眼前,您说好不好?”
萧蓝若回头看了看身后两个护卫,敲了敲刘余鑫的脑袋,“你别想了,他们连我的话都不听。”
萧蓝若这话说得是真切,虽然两个护卫都是保护萧蓝若的,可是,萧蓝若不止说了三遍,让他们回去保护上官梓颀,不要跟着他,但两个护卫完全不听她的。恐怕这世上能让这两个人听话的也只有上官梓颀了吧。
刘余鑫偷偷看了后面的护卫,被冷冷的眼神瞪了回来,便不再提要他们教武功一事。
中书府本来在这偌大的皇宫中就不太起眼,如今朝廷人心不定,奸臣掌朝说一不二,还有谁会活得不耐烦要去抓狗尾巴。于是乎,这中书府如今看来是一片凄凉。
毕风堂避开了眼线,偷偷地地把萧蓝若拉到一边墙根下说,我说萧大人,这世道不同了,现在朝中上下谁敢不听罗丞相的,谁又敢在背后说平缭王的不是,娶了大将军的孙女,又有罗丞相撑着腰板,如今他一手遮天权倾天下,皇位什么的人家是铁定要坐的。明理之人都得低着头活着,不然蹲的就是天牢。咱头和尚书令白大人他们以前多为皇上着想,皇上看得起,每日就往御书房里跑,现在看看,朝廷变了天后,他俩那还像以前那般,有些话不好说就闭嘴不说,不该管的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安逸的日子不久这么换过来的么。还有我家老头前日还给平缭王年送了一樽上好的血珊瑚观音,东西都得送,就算是摆摆心意,到人家登上那九五之坐,忘了旧情也不会亏待咱们。我说你也学聪明点,赶快……
“哎,萧大人,我还没说完呢……”
未等毕风堂说完,萧蓝若便走了。她说过,会一直陪着他,亦会做到。任何苟且偷生,趋炎附势之事她绝不会做。
这朝廷确实变天了,乱臣贼子祸乱朝纲,谣言四散,官员若是继续维护上官梓颀,搞不好都会成为通敌叛国人人得而诛之的卖国贼。再是明理之人未保自身安逸也只能忍气吞声。
萧蓝若心下想了许久,若是能找出证据证明上官梓颀是先皇亲生的话,谣言就自然会烟消云散,中立的官员便不会处于两难的尴尬之中,说不好,维护上官梓颀的人还是很多的。
能知晓二十年前的事的人萧蓝若想不到别人,便只有看着上官梓颀长大亦母亦臣的白风瑗。
在白府的中堂等了一个时辰白风瑗才从聂府回来,对萧蓝若提的问题,她只摇了摇头。
二十年前,白风瑗还未入仕为官,遇上上官梓颀也是在他两岁的时候,所以对他的母后苏妃之事也不了解。而如今,太后信誓旦旦地说上官梓颀并非先皇亲生,再说,一些老臣们并不否认当年苏妃进宫七个月便产下一子的说法,因此朝中官员便认为这就是真的。
残阳斜照,妖红如血,世间万物被这血色映得冷艳。秋日的黄昏总带着苍凉,萧瑟之中让人莫名产生悲悯之情。
从白府出来,萧蓝若便觉得心中有千斤重。难道就没有办法了么?现下还能找谁?
“蓝若。”身后传来一个好听的声音。
转身,入眼便是一位端庄优雅,国色天香的女子,眼前的貌美女子自然就是白风瑗之女莫诗萱。
“有一个地方,可能会有你想要的答案。”莫诗萱说。
“什么地方?”
莫诗萱靠近萧蓝若,在她的耳边小声道,“建在皇宫外的泰和殿。”
泰和殿?是那个郢国质子曾经住过的地方!二十四年前,郢昊两国为争天下霸主之位而展开了一场大战,郢国大败后承若每年向昊国进贡白银珠宝,绫罗绸缎。除此之外郢国还要有一位在郢国地位颇高的人作为质子留驻昊国,而当年郢国来的质子祁苑公子就住在皇宫外的泰和殿。
莫诗萱随后又说,“虽然那个地方很久未有人住,但我听说先皇在世时经常去,而且每次进去都会让随从在外候着。”
萧蓝若思忖片刻,说,“那好,我去泰和殿一趟,看有什么线索。”
“我跟你一起去。”莫诗萱抓住萧蓝若的袖子道。
“好。”萧蓝若点了点开头。
泰和殿就在皇宫外不远处,红墙绿瓦,雕栏玉砌,瑶台琼室倒也与皇宫的宫殿有八九分的相似。这原本是用于接待外国使者的,所以取名泰和殿,最后便成了郢国质子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