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五十二、吉人天相(1 / 1)
四川一向是天府之国,资源丰富。
但宋统一后,川峡地区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强等霸占。
蜀中官吏,竞功尚利,不惜民惜,常赋外肆加征求,苛捐杂税,不知多少,小民贫困,日甚一日。再加上川峡天灾频仍,饿殍载道,民不聊生。
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在蜀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南)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宣称:“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旁户纷纷参加起义,很快攻克青城县。第二年,起义军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李顺为大蜀王,年号应运。此后起义军已发展到“数逾百万”并迅速波及其他地区。
宋太宗急令王继恩为西川招安使,统军攻打,一时,四川成为战乱之地。
这日的大蜀,来了一对平民打扮的夫妇进城。
因为在作战,关卡特别严,检查也尤为仔细。虽然是陌生面孔,但他们一口流利的四川话,守关的也就放他们进去了。
他们一入城,直奔郊外的小庙。
那是刘明珠母亲庞母落脚之地。虽然战火四袭,但因为小庙荒凉偏僻,倒也能幸免于难。
庞母在自己的房中诵经念佛,一心牵挂着自己女儿的平安。
这几年兵荒马乱的,只求佛祖保女儿明珠别被卷入才好啊。
“娘!”正在庞母专心之际,竟然响起熟悉的声音,庞母惊喜的回头——真的是自己的女儿明珠!身边还有一个男子,看上去气宇轩昂的,很是稳重可靠。
“哎呀,真的是你!” 庞母忙上前一把搂住女儿——这一晃,已经那么多年没见了。
自己日益苍老,而女儿则越发成熟漂亮。
这位——
庞母看向别上男子。
“那是我认的大哥,龚世倾。”明珠说。
龚世倾忙上前行礼。
原来是大哥啊。庞母一阵失望。
当初明珠为还债,被迫卖到万花楼,她虽然焦虑担心,但也没有办法。后来女儿随王爷进京,她是开心过一阵子,总算是离开万花楼了。刚开始明珠还倒一直托人送信,带些钱财或衣物,后来就没了音讯。这一晃就这么多年了。虽然她也曾想办法打听,但结果都说没有明珠这个人。庞母也知道一个平民女子,想待在富贵的王府,自然是要吃不少苦受不少委屈的,是否待下去,也要看她造化。
她有阵子,都不抱希望了。
现在,竟然看见明珠安然地站在自己面前,边上又有那么个看似可靠的人,还一阵欣慰,女儿终于有了着落,没想到,竟然只是大哥。
龚世倾知道她们母女那么多年没见,自然有很多话,当然就识相地退下,让她们母女话家常了。
他一个人静静在大殿前,望着香烟袅袅的小庙,思绪飞向一年前。
一年前,大辽传出德妃暴病而亡的消息,他震惊之极。
怎么可能?明珠竟然被当做奸细,被害,实在是……
他看着皇上将她风光大葬,并赐姓萧,追封为孝德皇后。人都没了,有再荣光的封号又如何?!
龚世倾伤心、失望万分。早知道如此,他绝对不会让她再度回宫,他绝对不会再放她离开!
然后,杨好找到了他。
他隐约知道当初是杨好在耶律将军处出卖她,真恨不得杀了她。可是,她哭着说这一切都是因为嫉妒,她就是见不得他对明珠好。他知道她的个性,可是,杨好再次出卖了他,她引来了辽兵,企图捉拿他,两人争执中,他和她一起跌落悬崖。
等他醒来,竟然已经在一辆疾驰的马车上,而马车已经离开了大辽,直奔太原。
更让他吃惊的是,马车里,竟然还有一个人。
正是明珠!
她竟然没死?!
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的。平民打扮的明珠笑望着他,这就是萧太后的过人之处。
萧太后安排的是假S的现象,为了让皇上死心,也为了让后宫安宁。
而太后也非常欣赏和怜惜明珠,她最终没有杀了她,太后知道龚世倾是明珠可以依靠的,于是让杨好引他出现,将两人一起送出大辽。
“萧太后真不愧是一代天后,其胸襟和气魄,帝王也少见。”龚世倾由衷感叹。
经过大辽这段经历,本来龚世倾打算从此再不放开她,要和她过平静的生活。可是,回到大宋,却传来蜀中被克,战火纷乱的消息,明珠惦念母亲,执意要回,龚世倾只好陪她一起回来。
另外,明珠似乎还想要找一个人。她就是为这个才坚持回这危险之地的。
龚世倾很怀疑,到底明珠还认识什么故人。
但当她说出那个名字,他吃了一惊。
杨家,杨招弟。那不是杨好以前的府邸嘛。
杨好父母意外过世后,府邸和财产全被其叔伯霸占,杨好自后已和他们没有往来了。
这杨招弟又是谁?
龚世倾好奇。
可明珠还是故弄玄虚,不明说。当两人赶去杨府时,不由大失所望。
昔日豪华的杨府现在已经一片废墟。是的,农民起义,把所有富豪地主全杀了,把他们的财产全部均分了,杨家是大户,所以也不免落得如此下场。
龚世倾望着一片废墟,暗自唏嘘——杨好十五岁,失去双亲,失去家财,失去原先的幸福和富贵,这是她这辈子最耿耿于怀的事。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有朝一日,赶走那些亲戚,夺回自己的家,重建家园。
你争我夺的家园、财产,转眼成为废墟,如果她看到现在的情景,不知道会做何感想呢。
“怎么办?”明珠紧张,“杨府上下一定遭遇不测了,那招弟呢,她还只是个孩子啊!”她焦急不已。
招弟?孩子?
龚世倾好奇地望着她。
哎!明珠也不瞒他了。那是在潘知府被害,杨好被抓时的事。
杨好最后在狱中,求见明珠,希望她帮她。
原来杨好有个才四、五岁的女儿,一直偷偷寄养在杨家。杨家大伯没有子女,一心想领养个女儿招弟,杨好正好设计把自己的女儿取名招弟,由他们领养。杨家见这女孩生的漂亮,名字也正对他们心意,就收留下来。后来,几年后真的生了儿子。
现在杨好自知自己获罪,无法再照顾女儿,就把这个秘密告诉了明珠,希望她帮忙照顾。
“这是谁的孩子?”明珠好奇,当时这么问。
“胡世容的。”杨好答,“所以我没有告诉龚世倾,就想拜托你,也希望你保密。”
明珠理解她,于是答应帮她照顾。
现在,杨好下落不明,蜀中兵荒马乱,所以,明珠回大宋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招弟。
原来如此。
没想到,杨好有这么大的秘密,竟然没告诉自己,龚世倾暗叹口气,她太好强倔强了,这是她的致命伤啊。
龚世倾点点头,“放心!我帮你一起找!就算尽全力,也一定要找到她!”龚世倾安慰她。
虽然人海茫茫,但毕竟吉人天相。
这还要从明珠的舅舅说起。
明珠的舅舅庞忠近两年参加了起义军,靠着他熟悉益州城内的关系和经验,竟然也混上了个不小的头目,而且因为革命军提倡抢地主富人的钱财均分,所以他也抢到和分到不少。
还算他有良心,也懂得去看望自己的妹妹,然后竟然遇到明珠。
“明珠啊!”庞忠看见自己的侄女竟然出落的如此美丽,实在惊讶,一看见就上前一把拉过细细打量,“舅舅多亏早年你的救助,否则早被追债的杀了,怎么可能有今天!”他兴奋地叫,并掏出块玉佩,“送给你!别说舅舅这么多年什么都没给你。”
望着舅舅能弃邪归正,还做上小头目,明珠也觉得欣慰。
她接过那玉佩,却楞住了——这个?!
白玉雕牡丹的玉佩,温润剔透无暇,虽然不大,但胜在精美。
这个不是自己送给招弟的吗?
那是自己离开四川随赵王爷回京前受好姐之托去看望招弟。
当时的招弟只有六、七岁,就和自己当年一样。
本来是作为杨家千金收养的,可杨家养到了自己的儿子,就把她当成了丫头。
她见到她,她正在柴房劈柴,小小年纪怎么做得了这些粗活,于是,她边劈边偷偷哭泣。
于是明珠走上前,送给她这玉佩。
那是王爷第一次送的礼物,她非常珍惜,一直珍藏。
但现在看见这小女孩,不自主地,她送给了她。
“给你!”她往她手里塞下玉佩,“记住!女孩子无论怎么样,都一定要意志很坚强!”
招弟停止哭泣望着她,“你是谁?”
“我叫明珠,是你母亲好姐的朋友,她要去很远的地方,暂时不能来看你,由我来看你的。”明珠说。
招弟懂事的点点头,小心地收好玉佩,“我会坚强的。”
明珠回忆往事,不会错的,这个就是她送给招弟的玉佩。
“这个,舅舅哪里得来?”她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