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铸魂师】章十一(1 / 1)
释真如在一天的午后回到江影阁,沈临星从江氏兄弟那里听到这个消息时,惊喜得连商玫的剑课都顾不得上,忙不迭就奔到了江影阁大门。
“释大哥!”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沈临星忍不住高声叫道,“释大哥!这些天你去哪儿了?我还以为你生气了,再也不回来……”
释真如这几日在外不知遇到了什么,人清减了些不说,一双眼也不如初见时的那般清亮。他抿唇笑了笑,挥手打断沈临星的问话,回道:“我没事,只是忽然有事回了一趟寺里,顺道又在城边的那座旧院里逗留了几日。”
“旧院?”沈临星想了片刻,恍然道,“是风女侠带我们去的那间?”他猛地敲了下额角:“我真糊涂!我都差点忘了答应过会去看他们……释大哥,那些老人与小孩还过得好么?屋顶是不是还漏雨?住东屋的那位婆婆,她的腿疾可好了?”
释真如道:“屋顶我已请人修缮过,前些天刚下过雨,似乎已经不会再漏了。阮婆婆那边我也请了大夫开了药,现在已大有好转……我回寺的时候向师父提起过这件事,师父也答应了我,说每个月都会派人送衣物和日常用品去旧院,虽然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但起码可以让他们过得好一些罢。”
沈临星连连点头:“是极是极!释大哥的师父真是好人!那位风女侠呢?释大哥有没有看到她?”
释真如顿了顿,说道:“看是看到了……只是她不知悔改,重操旧业,被我捉到后送入了官府。”
“啊!”沈临星怔住,“释大哥你怎能……她可是女侠啊!她劫富济贫,为的不也是帮助那些穷苦的人么?”
释真如摇头:“旧院老小自有寺里的人照顾,她明知这一点却仍行偷盗之事,为的已非侠义而是一己之私。犯下过错的人,就应当受到惩罚。”
沈临星搔了搔脑袋,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释大哥怎么总是要抛给自己这种问题呢?好像每一个答案都又对又错,他既不能否认这一个,却也不能反驳那一个。
他想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问道:“那风女侠现在被押在哪里了?我能不能去看看她?”
沈临星生怕释真如会生气,问过就忙抿住嘴不说话了,连眼睛都不敢抬起来。释真如却暗暗叹了口气,说道:“这倒不必,我听说她已不在牢里了……不是被放,而是她撬开门锁逃了。”
沈临星心中又惊又喜,却忍住了不在面上表现出来。他又想问问释真如这几日还遇到了什么事情,起初又为什么不告而辞,话语尚且积在喉头还没说出,他看到释真如脸色一变,扭头竟就要离开。
“释大哥?”
沈临星小声问了一句,身后一阵风响,他回头望去,才发现华承影不知何时已立在了身后。
沈临星想起释真如素来与华承影不合,也难怪方才想走。其实他开始与释大哥一样都看不惯这个张狂的青衣少年,可这大半月与华承影接触下来,沈临星发觉这个家伙并不像看上去的那般令人厌恶——相反,他觉得这个少年身上有很多自己远远不如的地方:比如他一旦立下就难以改变的决心,比如他每次对剑时的那股子认真,自然还有他那一手出神入化的剑法。
可惜这些优点虽然沈临星没有,释真如却有大半:他与他一样认真,一样固执,一样坚持着自己的信念——相似的两个人不是挚友便是死敌,释真如注定与华承影做不成朋友,所以只好是对立的敌人。
`
正当夹在中间的沈临星不知所措时,华承影忽然开了口,倚剑笑道:“你怎么回来了?中原武林出征在即,莫非你是回来帮忙的?”
释真如看了他一眼:“我不会参与这场战争。我回来只是拿回自己的包袱,顺便向江阁主道别……”
“释大哥!”沈临星急道,“怎么你不去么?这可是武林百年一遇的大事啊!释大哥不是也很向往江湖?怎么这次反而……”
“沈小兄弟。”
沈临星正讶异于释真如对自己的称呼,一颗心还没放下,释真如便又道:“我是向往江湖,可我发现自己心中的江湖同你们的或许并不一样,所以我宁愿去追寻我自己的,而你们,也可以尽心去追寻你们的。”
他顿了顿,看向华承影:“我相信会有一柄不染血的剑,从前信,现在信,将来也会坚信着。即使我现在找不到,但我总有一天会找到。那个时候,我会证明给你看——侠与义都是存在的,不染血的剑,它也存在。”
华承影怔了一瞬,旋即又懒懒笑道:“你证明给我看有什么用?纵使我信了你,但整个江湖的人呢?他们会不会相信不用厮杀就能弘扬正义?释真如,我并不想嘲笑你的决心,但恕我直言,你的坚持,毫无意义。”
释真如没有理会华承影的嘲弄,只昂起头看着他的眼,然后定定说道:“不试试怎么知道。”
他说罢就径自离去,沈临星愣在原地,心中还纠结着释大哥方才忽然改变的称呼,久久不能释怀。华承影搡了搡他,他恍然清醒,回头问道:“承影,是我做错什么了吗?怎么我觉得,释大哥好像不愿认我这个义弟了……”
“不认就不认,又没什么要紧的。”华承影随口道,“我倒觉得他不在的这几天,你又学剑又比武,过得似乎比以前更自在。”
“你这是什么话!”沈临星忽的怒道,“我们既然结拜做了异姓兄弟,那当然就是要同生共死祸福同当的!我怎么可以抛下他一人自在?倒是释大哥……释大哥心里许多事,都不愿告诉我……”
沈临星歪着脑袋,突然又想起释真如说的一句话来:“江湖……江湖明明只有一个,他的和我的哪里会有不一样呢?他相信侠义,我也相信,怎么就不能一起闯荡江湖呢……”
华承影跟他解释不清楚,也懒得解释,摆了摆手就要离开。沈临星忙扯住他胳膊,提议不如由他去说服释真如与大家一同出征。
“干什么让我去?”华承影瞥他一眼,“我向来只擅长用剑说话。”
沈临星还要再劝,华承影又以下午还有比试为由拒绝了。沈临星无话可说,只好闷闷带了剑离开,往商玫授剑的地方去了。
***
沈临星不会知道,释真如月前回到寺后,又在那里经历过了怎样的故事。
他先是在佛堂里不食不喝跪了三日,颂遍了自己所能记住的所有经文,直到力乏晕厥,被曾经的师兄弟们抬回了房间。
然后他的师父,住持方丈前来探望,他睁眼醒来,看到师父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师父,我犯错了。”
“孰能无错。”住持方丈道,“何况你已还俗,不必再守这寺里的清规戒律。”
释真如摇头:“我守的不是戒律,而是自己的心。不能违背自己的心,这是我常常对自己说的话。可如今,师父,我竟然纵容自己违背了它……”
他垂眼把近几日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事无巨细,从遇到的人事到内心的彷徨……直到说起华承影逼他喝下血药的时候,他终于再也忍不住,掩面哭了出来。
住持方丈抚着他的头顶,看见他额前的刘海已能盖住额角,不由说道:“你已离寺那么多年,难道还没看开么?”
释真如放开手,红着眼道:“我是属于寺庙的人。如果不是为了寻找父亲,或许长伴青灯与古佛,这才是我的归宿。可父亲他这么多年都没有音信……师父,就让我回来罢,我不想再找下去了……外面的世界,不适合我。”
“什么是适合,什么又是不适合?真如,想想你的名字,你真的懂了这两字吗?”
——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什么是真之本相?什么又是你的心?
释真如以为自己知道,可如今直到遇上挫折才领悟,原来他从来都不知道。
他从未懂自己的心。
`
“不懂便不懂罢。我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释真如打开房门,对着此时正站在小院里的人说道:“华承影,我不会成为你这样的人。”
青衣少年持剑而立,脸上一丝笑意令人厌恶。他用剑指了指释真如的素色衣裳,说道:“释真如,你的世界,不是黑,便是白么?”
释真如问:“你什么意思?”
“双手沾染过鲜血的人,他就真的不能成为一个大侠么?杀过人的人,他就真的不能追寻侠与义了么?即使他杀死的是该死之人?”
“这世上没人该死。”释真如道,“纵使是作恶多端的人,他首先也是同我们一样的人,生死不应该由我们定夺。”
“可如果他要杀的人是你,而你也必须杀了他才能活下去,你到底是乖乖等着被杀,还是杀了他活下去?”
释真如看着华承影,不假思索道:“定当舍生而取义。”
华承影忽笑:“义?侠义,情义,正义……还真是个奇怪的东西。”
释真如也道:“我还以为你不信侠义。”
“我原来是不信,可这些天留在江影阁,看到了那些人,又经历了那些事……我不由变得好奇起来,好奇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让人如此着迷……”华承影抚着掌中剑,缓缓道,“它可以让稳重的人变得鲁莽,让聪明的人变得愚笨,却也可以让胆小的人变得勇敢,让毫无斗志的人重拾信心……”
他顿了顿,重新看向释真如的眼:“所以我决定跟去南疆,不是因为我相信了侠,而是我想看一看,那些所谓的英雄大侠们,他们是如何贯彻心中侠义的……我更想看一看,他们这样做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侠与义,它到底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释真如没有回话,华承影紧紧盯着他,忽然把自己的剑抛了过去。
释真如接住,听得他道:“你右手心有茧,又信剑,说明你过去也是练过剑的。我原来很想与你比剑,但现在更想与你在别的地方上比一场。”
华承影手中无剑,然而眼神坚定,仿佛在释真如身上看到了一柄绝世好剑,只可惜未经打磨,说是对手还言之尚早,可他非但不在意,反而很愿意亲手去将这一柄剑铸造。
于是他立在风里,微笑说道:“释真如,去南疆罢,我要和你在那里比一场——用我们心中的剑。如果你坚信自己能胜我,那就带上你的决心与长剑,在那里,打败我。”
夕阳西垂,余晖将世界染成血一般的颜色。素衣的少年与青衣的少年对立着,彼此相似,又截然相反。
良久良久,素衣少年将剑鞘刺在土里,昂首说道:“好。华承影,我应战。我一定会在那里打败你的——用我心中的剑!”
***
出征之日很快来临,江影阁作为召集的一方,阁主江远自然就成为了此次征战的统帅。他与中原武林的其余诸位掌门当家人商量多日,终于拟好了这一次的进攻路线,立誓不重创南疆武林绝不返回。
由于鄂州树海三面环山,出征路线被分为了北、中、东三条:中路平缓,因此也成为了这一次最主要的进攻路线与主力所在,江影阁、蓬山派、流霞派、暖剑阁等中原大派负责此路;北路多山且靠近长乐楼所在的西州,由郁木堂、长生门领人前往西鄂两州交界的彤镇,与长乐楼众人汇合后共同前往树海;东路地势介于两路之间,由青屿派主导,蓬山派与江影阁弟子除派往东路的人马外,其余的皆被分配在了这一路,受青屿派副掌门廖青统率。
除了这些有名气的门派之外,其他江湖小帮也一一有所调配。自誓师会结束时,参与此次南征的队伍共计三百五十八人,其□□有江湖门派二十七个,地域从北面龙首山一直涵盖到南面的琢光岭,从西面的镜子泊,一直到东面的东海迷岛。
江湖,风云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