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 / 1)
他高兴地大叫:“快来看啊,爸爸,礼拜堂的尖塔就在这里!”
从此,他懂得了望远镜的原理并亲手制作了他的第一架望远镜。
教子智慧:
孩子在实践或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能开阔眼界,同时也能增长知识,通过自己玩耍,孩子对接触到的事物,一定会有所认识,有所发现,有所感悟,作为家长,只管“由着性”地让他们去做,那种把孩子关在家里,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设制“框框”的做法是不应提倡的。
第137节: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137)
苹果里有一颗星星
孩子回到家里,向父母讲述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爸爸,你知道吗,苹果里有一颗星星!”
“是吗?”父亲轻描淡写地回答道,他想这不过是孩子的想像力,或者老师又讲了什么童话故事了。
“您是不是不相信?”孩子打开抽屉,拿出一把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个苹果,说道,“爸爸,我要让您看看。”
“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父亲说。
“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孩子边说边切苹果。
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孩子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
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拿到父亲面前:“爸爸你看,里头有颗星星吧。”
教子智慧:
孩子的想像力是五彩缤纷的,有时是很神奇的,让他们自由发挥想像,就能够拓展他们的思維,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进而培养孩子独特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十几岁的桑德斯经常为很多事情发愁。他常常为自己犯过的错误自怨自艾;交完考试卷以后,常常会半夜里睡不着,害怕没有考及格。他总是想那些做过的事,希望当初没有这样做;总是回想那些说过的话,后悔当初没有将话说得更好。
一天早上,全班到了科学实验室。老师保罗?布兰德威尔博士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边上。大家都坐了下来,望着那瓶牛奶,不知道它和这堂生理卫生课有什么关系。
过了一会,保罗?布兰德威尔博士突然站了起来,一巴掌把那牛奶瓶打碎在水槽里,同时大声叫道:“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然后他叫所有的人都到水槽旁边,好好地看看那瓶打翻的牛奶。
“好好地看一看,”他对大家说,“我希望大家能一辈子记住这一课,这瓶牛奶已经没有了,你们可以看到它都漏光了,无论你怎么着急,怎么抱怨,都没有办法再救回一滴。只要先用一点思想,先加以预防,那瓶牛奶就可以保住。可是现在已经太迟了,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只是把它忘掉,丢开这件事情,只注意下一件事。”
第138节: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138)
教子智慧:
过去的已经过去,不能重新开始,不能从头改写。为过去哀伤、为过去遗憾,除了劳心费神,分散精力,没有一点儿益处。
当孩子做错一件事时,不要一味地责备孩子,要引导孩子分析过去的错误,寻找原因,并从错误中得到教训,然后再把错误忘掉,重新奋起,积极地去做下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希望在未来!
如果没有医生
有一次,亨利和一群小伙伴在外面玩耍时,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猫骨折了。亨利抱着那个可怜的小家伙飞快地跑回了家。
“爸爸,爸爸,快帮帮我。”他一进门就冲着塞德兹大喊起来。
“什么事?怎么这么惊慌?”父亲奇怪地问儿子。
“这只小猫受伤了,快想想办法。”亨利焦急地说道。
父亲让他抱着小猫一起去找自己的一位朋友。他是一个出色的外科大夫,对于他来说,接好一只小猫的腿骨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后来,这只小猫得到了康复并成了他们家庭中的一员,亨利也由此而多了一个小伙伴。
由于这件事,亨利迷上了生理学和医学,并真正地热爱上了知识——这一人类最美好的东西。
“爸爸,医生太伟大了!”有一天,看着得到康复的那只小猫,亨利感叹道:“如果没有医生,这只小猫永远也不能再走路了。”
“是啊,如果没有医生,不仅猫不能得到恢复,我们人类也会有吃不完的苦头。”父亲说道。
“爸爸,我也想成为医生,这能行吗?”亨利看着爸爸,他的眼神似乎在期待着爸爸的肯定。
“为什么不能?只要你努力学习,并掌握必备的医学知识,你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父亲笑着对儿子说。
“真的吗?”亨利的眼睛中流露出兴奋的目光。
“当然是真的,爸爸什么时候骗过你。”
“那么,你教我吧。”亨利说道。
“这个我可做不到,因为我不是研究医学的人,不过我可以先教给你一些简单的有关医学的知识。”
第139节: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139)
“医学的知识?”
“是呀,掌握医学的知识是成为一名医生的第一步。”父亲把他带到了书房,并将自己收藏已久的一副骨骼标本拿给他看。
就这样,亨利慢慢对人体发生了兴趣,并开始学习生理学。
教子智慧:
孩子的兴趣和专注以至志向,多是由于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感触,而诱发的。因此,空泛的说教不一定能够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善于抓住时机,通过生活中的某个事例对孩子进行启发教育,循序渐进,往往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孟母教子
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后世称他为“亚圣”。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孟子幼年丧父。母亲带着他,艰苦度日。当初,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有块坟地,他经常看到埋葬死人的事,几乎天天都有人到那儿去上坟,烧纸,摆供品,孟子看什么学什么,便和小朋友一起,玩起了挖坟坑、抬棺材、埋死人一类的游戏。孟母看这样不行,于是将家般到一个新的地方去住。
他们住到了一个靠近集市的地方,那里都是些竞相牟利的商人,讨价还价做买卖,邻居家是整天杀猪宰羊的屠户,街口上卖假货的小贩满嘴谎言……孟子又对商人的那一套赚钱的办法有了兴趣,便学着商人的样子做起了经营买卖的游戏。孟母想这样下去不行,就又搬了家。
这一次,她的家靠近一所学堂。这次,看到的是读书人,听到的是读书声。孟子也开始学习礼仪,渐渐懂得礼貌并要求上进了。孟母觉得这是正经路子,就在这儿长住下去了。
以后,孟子进学堂读书了,孟母就教育他一定要好好学习。
有一次,还没到放学的时间,孟子就溜了回来。正在织布机前织布的孟母见到这种情形就停手问道:”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我在那坐不住,老想出去玩一会儿!”孟子放下书册,转身就要往外跑。
孟母—把拉住了他。她拿起剪刀,把已经织得很长的一匹布拦腰剪断了!孟子愣了,呆呆地看着母亲,觉得不可理解。
第140节: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140)
孟母叹了一口气,缓缓对儿子说:“我织的布,一下子从中间剪断,不就没用了吗?你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不就相当于我把这匹没有织完的布剪断吗?没上完课就回来,也是不能学成的,织布,读书都是一个道理!”望着散断下来的布丝,望着母亲慈祥的面容,孟子明白了。从此以后,孟子再也不逃学了,并且能够专心读书了。
教子智慧:
古人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父母要为孩子的成长、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同时父母在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孩子的引导教育。
小鱼怎么会死呢
1915年6月15日,韦勒出生于美国中北部美丽的密执安州阿博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在一所大学的医学系搞病理学研究,喜欢观赏、收集、喂养、解剖各种动植物,在他的书架上,可以看到许多医学和生物学方面的书籍杂志,他的朋友大多也是医学家和生物学家。这一切,一直影响着韦勒,使他从小就对医学和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美丽的密执安州就像一座巨大的博物馆,阿博镇风景秀丽,四周有树林,有河流,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随处跑动,成群的蝴蝶在花丛中嬉戏。韦勒和小伙伴们经常跑到草地上,时而扑住几只蝴蝶制成标本当做书签,时而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白云。有时候兴致来了,就会到河边去捉鱼。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韦勒与小伙伴们到河边玩耍,捉到了几条小鱼。韦勒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把鱼带回家,拿来一个鱼缸,将鱼小心翼翼地放到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