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1)
“这是因为,”乐广回答他说,“从来没有谁会梦见自己驾着驷马大车钻进老鼠洞里,也没有人会梦见自己一边捣齑一边把铁杵啃吃掉。懂吗?这就是没有日间所想,便没有夜里所梦的缘故。”
卫蚧听得疑疑惑惑,成天苦心思索,饭也不想吃,觉也不想睡,就生了一场大病。乐广听说了,很喜欢这个小孩的钻研精神,便亲自驾车到他家里,把问题透彻地解释给他听。
卫蚧明白以后,病才逐渐好起来。
教子智慧:
每个初生儿都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和疑问,但往往在成长中,却因为父母一个不得当的不置一顾给抹杀了。殊不知,这正是培养孩广学习态度的关键、我们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好学习、爱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只有这样,孩子长大了才能自立面对现实,而不是整天在父母的看护下走进社会。
面对砸烂玩具的儿子
卢梭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教育家。他善于运用教育法则去教育培养孩子,启迪孩子的童心。他的儿子聪明伶俐,卢梭夫妇非常喜爱他。
第129节: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129)
一天,夫妇俩带着儿子上街,在一个商店里,儿子被玩具柜里的小积木、小车等玩具吸引住了。
“爸爸,给我买辆小马车吧!”儿子拉着卢梭的手说。
“买玩具可以,但必须答应爸爸的条件。”卢梭说。
儿子眨了眨他那双小眼睛,心想只要爸爸给他买玩具,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
“爸爸,我答应你的条件。”他高兴地说道。
“买玩具是用手开发智力,如果你不爱惜玩具,故意将玩具摔坏或丢失,我就不会再给你买玩具了。”卢梭严肃地说道。
“爸爸,你放心吧,我决不会那样做的。”儿子高兴地说。
“真的能够办到吗?”卢梭认真地说。
“有妈妈作证。”儿子回答说。
“好!”
卢梭伸出手指和儿子拉了勾。于是高高兴兴地给儿子买了小积木、小马车等许多玩具。天天玩着这些小积木、小马车模型,6岁的儿子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可时间一长,他便对这些玩具失去了兴趣,于是把这些玩具都砸烂了。
一天,卢梭从书房里出来看到那些被砸烂的玩具,心里难过极了。他当时没有批评儿子,只是想:“儿子这样不爱惜东西是不行的。我一定要帮他改正这个毛病。”
没过多久,儿子又吵着要卢梭的夫人为他买玩具。卢梭夫人没有同意。儿子便坐在地上大声哭叫,卢梭夫人动了恻隐之心,便来向卢梭提出再给儿子买玩具。
“买几件玩具是件小事,可是纵容了儿子有意损坏东西,养成了不爱惜东西的习惯可是件大事。”卢梭对夫人解释说。
卢梭夫人点了点头,认为卢梭说得有理。于是夫妇俩都不再理会儿子的要求。儿子尝到了父亲的厉害,从此再也不敢随意损坏东西了。
卢梭从这件事情中得到了重大的启示:孩子有意摔坏了玩具,就不给他新玩具玩;孩子打碎了房间门窗的玻璃,不给他安装新玻璃,就让他受冻;要是孩子有意撕破了衣服,不给他换新衣服,就让他穿破的等等。
第130节: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130)
教子智慧:
对于喜欢破坏东西的孩子一定不要纵容,要使他们在自己的过失所造成的后果中得到教训,受到启发,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珍惜所有,才会懂得爱惜。
牙刷为什么总在漱口杯外面
在洗手间里,妈妈看见儿子布朗的牙刷被扔在漱口杯外面。
妈妈非常生气,把布朗叫到身边,不满地说:“布朗,你的坏习惯怎么老是改不了。看,又把牙刷放在外面了。我不是对你说过牙刷用后要放到杯子里吗?”
布朗正在想问题,听见妈妈的话心不在焉地回答:“知道了。”
妈妈见儿子反应平平,知道刚才说的话并未引起他的重视,于是冲他喊道:“听着,布朗,你必须把牙刷放进漱口杯里!”
布朗极不情愿地走进了洗手间,放好了牙刷,转身就走。
“记好了,以后再也不要忘了。”妈妈再次强调。
“知道了。”
第二天,布朗在刷完牙后,将牙刷认真地放到杯子里了,但这并没有引起母亲的重视。到了第三天,牙刷又被扔到杯子外面。
“喂,布朗,怎么搞的,你又忘了把牙刷放回去?”妈妈生气地说道。
“我以为你忘记了。”布朗说道。
“怎么这么说呢?”母亲疑惑地望着儿子。
“因为昨天我把牙刷放在杯子里了,而你却什么也没有说!”
教子智慧:
当孩子养成了不良习惯时,要及时为他指出来,告诉他正确的做法。之后,要反复观察和监督孩子是否改正。在孩子改正后,要及时予以肯定。
知识:自立成才的基点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高尔基也曾说:“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知识,是孩子自立成才的有力杠杆,有了它,孩子才能撬起自己美好的人生。有技巧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一步一步从兴趣发展到乐趣,增长更多智慧和才能,是父母的重要课题。
第131节: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131)
磁铁里的小精灵
约翰今年8岁了,一次,他独自一人在院子里玩耍。他喜欢玩“开火车”的游戏,就是把一些木块连成一串,充作车厢,他在前面拉着“车厢”冒充火车头。他做这个游戏做得很认真,不光要像火车那样发出“呜呜”和“哐啷哐啷”的声音,还要负责在到站时报站名,招呼想像中的“旅客”上下车。
这天约翰突然想到要增加几节车厢,使这个“火车头”能带领更长的火车。可是带钩子的小方木块都用完了,怎么办呢?约翰想到了刚刚买回来的磁铁块,用绳子拴在最后面,刚刚合适。
他拴好一块磁铁,又拿来另一块。可是,好像突然着了魔一般,那块磁铁怎么也不肯乖乖地跟在第一块的后面。他一把它放到后面,就有一股力量将他的手弹开。约翰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可是那两块磁铁怎么也不肯吸在一起。
约翰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两块磁铁,好一会儿,他忽然大叫起来:“爸爸,爸爸,快来看呀,这两块磁铁里住着两个小精灵!它们不愿意在一起。它们闹别扭了,谁也不理谁。”
父亲忍住笑说:“傻儿子,这可不是什么精灵,这是磁力的一个重要原理,磁铁分为正极和负极,而且‘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你手上这两块磁铁都是正极,当然会因为相斥而弹开啦。”
“真的吗?”约翰怀疑地说。
“不信?你拿那一块磁铁过来,对,就是缺了角的那块。这块磁铁是负极的,你再试试看,它们会吸到一起的。”
“真的!”约翰觉得有趣极了,他的问题立即成串地出来了,“正极和负极是什么东西?磁铁为什么要分成正极和负极?为什么正极和负极就要吸在一起呢?”
父亲趁机教了他很多地质学上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都是与游戏紧密结合的,所以约翰学习起来毫不费劲。
教子智慧:
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是一种很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对激发孩子的兴趣、求知欲大有好处。会玩,不仅是启迪孩于智力的前奏,而且也可以看出孩子的天赋和潜能。
第132节: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132)
孩子在游戏中能学到多少知识、发挥出什么样的能力,是怎么想像都不过分的。游戏是所有孩子的天性,满足孩子的游戏需求也应成为家长的本能,在游戏中,孩子的各种潜藏的才能会一一被激发出来。
教育与生命一起开始
对物种起源研究精深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对教育的见解也颇具独到之处。
有一天,一位高贵的少妇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找达尔文,希望能向他咨询一些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
“啊,多漂亮的孩子啊!几岁了?”看到这么漂亮可爱的孩子,还没等少妇开口,达尔文就高兴地首先向少妇问道。
“刚好两岁半。”少妇诚恳地对达尔文说,“当父母的总是希望孩子成才的。您是个科学家,我今天特意登门求教:对孩子的教育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呢?”
“唉,夫人,很可惜,你已经晚了两年半了。”达尔文惋惜地告诉她,“孩子自出生之日起,就会通过嘴、舌头及其他感官来探知外界事物。”
教子智慧: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太小,教育他们应从适当的年龄开始。事实上,生命本身就赋予了孩子们求知的渴望教育学家一直提倡对儿童应尽早地进行教育,这是因为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训练大脑现代教育学已经证明,胎教对孩子成长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家长教育孩子应该越早越好,不管是选择学音乐或者学其他知识,这些都不重要,关键在于:不论学什么知识,都要尽量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