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 > 第4章

第4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公司的秘密 让生命拥有一切可能:活出自己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接纳孩子:奠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历史中的商业智慧:三国职场人生 最高的战争 吴淡如励志人生:了解人性的八堂课 态度决定一切:心态改变一生 人性阴阳学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你的名字将要用金字刻在他们那个学校的墙上,这一天会来到的。明天我就去学校,把这些话告诉他们。我还要给他们读读你最近写的几首诗。你将来会成为达农佐尔,成为维克多?雨果。他们根本不了解你!”

第13节: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13)

这些话极大地刺激了少年的自信,也就是从那天起,梦想在脑海中越发清晰了——他要成为伟大的作家。

此后,每当他在文学方面有所进步,妈妈都要称赞一番。妈妈还把他写的诗歌拿给邻居们看,把他写的有趣的故事念给大家听。在妈妈的激励下,孩子对实现梦想更加充满了信心。后来他果然写出了一部小说——《老人与海》,他就是海明威。

海明威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人的自信不是生来就有的,人们都畏惧黑暗,但是有母亲的时候,就有了向往……母亲帮助我树起了梦想,我开始相信自己……”

教子智慧:

自信心除了孩子进行自我激励外,也需要来自外界的赞赏和鼓励。

如果孩子的想法受到周围人的重视或褒奖,特别是受到自己尊重的人的重视,往往会激情满怀,做起事来也信心百倍。如果孩子”天真”的想法得到的是大人的耻笑、否定,或者是冷漠、不屑一顾,那么对孩子的心灵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

学会夸奖自己的孩子

日本著名的教育家铃木找到了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最佳教育方法后,每年能培养700个与莫扎特同龄水平的小神童。一下子,他在日本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一天,一位年轻的母亲千方百计地找到铃木,跟他说:“你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小提琴家,而我的孩子已经练了几年了,也没有长进,你若能把他教好,我就服了你。”

铃木跟着那位母亲到了她家,那孩子只有五六岁。

母亲让孩子把小提琴拿出来,演奏一段给铃木听。小男孩一看是铃木大师来了,心中发慌。吱吱呀呀拉了一遍,比青蛙叫好不到哪里去,还不如平常的水平。

母亲拉长了脸。

谁知铃木像发现新大陆似的,一把搂住孩子说:“你拉得太好了,太动听了,你再拉一段给我听听。”

孩子激动得脸都红了,接着又拉了一段,比第一段好一些。

母亲在一边看得目瞪口呆。

第14节: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14)

拉完了,铃木又是鼓掌又是表扬。到走的时候,孩子已完全沉浸在小提琴神童的感觉里了。母亲送铃木走的时候,说:“铃木先生,我真的不懂,你怎么能在孩子面前说假话呢?明明我儿子拉得那么难听,你还夸奖他?”

铃木回答道:“你要知道你孩子的心灵已经受伤了,我是在治他的心病。你有没有发现,我第一次夸奖他时,他的眼睛一亮,这说明孩子受到了震动,心灵开始转变了,感觉找到了。”

后来,铃木专门辅导这个孩子。不到两年,这个孩子就举办了独奏音乐会。

教子智慧:

不是聪明的孩子需要夸奖,而是夸奖能使孩子变聪明。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可以随机应变、创造时机、稍作夸张、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唤起孩子的自信心。

不愿意回家的孩子

吉姆是个生活刻板严谨的人,极有规律,无论发生什么事,作息时间从不改变。但这么一个讲究纪律的人,却有一个最调皮捣蛋的儿子彼特。

彼特是个精力旺盛的孩子,成天都在不停地动,不知疲倦地摔碎器皿,弄坏东西,惹事生非。他与他的父亲是两个极端,因此两父子之间的战争一天之中不知要发生多少次。

有一次,彼得把祖母刚送给他的万花筒拆开了,想看看里面究竟藏了些什么,这自然会招致他父亲的愤怒。不过拆东西可算是彼特最大的爱好了,凡是让他感到好奇的东西,都逃不过被拆的命运,当然他也逃不过挨揍的命运。可是无论父亲怎么打骂,他的这个毛病始终也改不了。

还有一次,彼特竟然把一块金表给拆开了,要知道这块表是彼特故去的爷爷留下来的遗物。他父亲一直十分珍惜,总是带在怀里,从不离身。不久前他说表出了点故障,必须拿去修理,哪知还没来得及修,就被他这个调皮的儿子给翻了出来。现在这表被大卸八块,零件散落了一地。吉姆立即暴跳如雷,一耳光将儿子煽得坐在地上,接着他上去就是一阵拳打脚踢。

第15节: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15)

站在一边的妻子实在看不下去了,上前去抓住他的胳膊,高声说:“请不要打了,你这样打孩子太过分了。”

他跺着脚说:“你还护着他!你看他把我的表弄成什么样子。”

“彼特是弄坏了表,但是你认为一块表比自己的儿子更重要吗?”

这时,彼特抽抽咽咽地说:“我没弄坏表……我……我只要拆开看看它哪儿出毛病了……”

妻子气愤地对说道:“不管彼特是修表还是拆表,你都不应该打他,恐怕又一个‘爱迪生’就这样被你给‘枪毙’了。”

他愣了一下,问道:“我不懂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算孩子拆坏了金表,他也只是想知道金表里到底有什么,这是一种好奇心,这是有求知欲和想像力的表现,也是一种创造。如果你是一个明智的父亲,就不应该打孩子,而应该解放孩子的双手,要给孩子提供从小就能够动手的机会。”

那天彼特抽抽咽咽地哭了很久。他一个人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已经不哭了,可是眼睛里却充满了9岁的孩子不该有的忧郁神情。

母亲走过去问道:“彼特,你还在生父亲的气吗?”

他看着母亲,鼓起勇气说:“没有,我只是不想再和他住在一起。我恨他!”

第二天,彼特突然失踪了。原来他是跟着一个马戏团跑了。当家人找到他的时候,他依然不肯回家,而且态度十分坚决。他说自己在家里总是不愉快。而跟马戏团在一起,却感到非常的自由,非常的快乐,他喜欢马戏团的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直到他母亲哭得昏死过去,彼特才不情愿地回家了,这件事对他父亲的震动非常大,他开始认真地对待儿子的天性,不再强求他非要与自己一样。这样一来,他发现自己和儿子都变得轻松愉快了。

教子智慧:

当孩子显露出某方面的特长时,父母应当加以引导和启发,而不应该用纪律的条框去规整它。孩子的天赋在孩提时如果得到赏识、开发和培养,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许多成功人士的人生经历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第16节: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16)

美国的儿童教育

一位叫王琴的留学生为姓科尔的一对美国夫妇带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那孩子老是把大拇指放在嘴里吮吸,王琴总是把孩子的手指拔出来。科尔夫人惊讶地说:“怎么了,他并没有妨碍你呀!不要阻止他,让他享受吧。”王琴很奇怪,说吮手指不卫生,你不怕孩子染上疾病?她说:“正因为这样,你应该多给孩子洗洗手。”为了说服王琴,科尔夫人还告诉她孩子吮手指的习惯一直持续到上小学,父母从来没有干涉过,直到孩子自己觉得不再是一种享受为止。

一次,王琴陪孩子看连环画,那孩子老是把书往嘴里塞,她又加以阻止,科尔夫人立刻说:“没关系,这书是用棉布做的,能洗,你就让他啃吧!”王琴仔细一看,果然,纸张是由厚厚的布做的,咬不破,撕不坏。科尔夫人说:“美国有的书一咬一抓还会散发出食物的香味,引起儿童更大的兴趣。为了提供孩子用嘴撕书的享受,有人正试验一种能吃下去的书,又香又甜,又有营养。你们中国人对孩子限制太多,不许这样,不许那样,这不利于个性的发展。我们美国的孩子从小就自由地发展,个性强,胆子大,敢冒险,这样才好。”

“我同意你的观点,但总应该让孩子对错误的事有所约束吧?比如撕书,这不是一个好习惯。”王琴肯定地说道。

“不”,科尔夫人连连摇头,“对1岁以内的孩子做这样的要求显然太高了。如果你能使他了解书是什么,那么你才能要求他不撕书,如果你没法让他理解这一点,却用强制的方法阻止他,这就是不明智了。我们既要让婴儿看书,又不怕他撕书,所以,就创造出了这种布做的书。”王琴听了,无言以对。

教子智慧:

孩童时期的孩子有他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家长应以赏识的态度处之,切不可把孩子当作成人看待,对他们的教育也不应该用成人的标准。应该给他们更多一些理解和宽容,更多一些自我体验和认知的空间。

第17节: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17)

世界上没有笨蛋

沃斯一直觉得生活很压抑。他父亲是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而他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学生,甚至要在家庭教师的帮助下才勉强读完学习课程。

目 录
新书推荐: 怪谈降临:炮灰她靠狂烧冥币杀疯了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我的灵光往事 重生后,我把绿茶闺蜜按在地上摩擦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古韵逆途 荒野探险的那些事 宿命引 官场法医,从解剖尸体开始! 荆州,荆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