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1)
----------------------------------------------------------
书快书快,看书最快!书快电子书论坛:http://www.shukuai.com
----------------------------------------------------------
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的育儿经:和儿子一起成长(节选) 作者:杨文
序一 他们,是我的第一任老师(1)
他们,是我的第一任老师■ 夏杨
欣闻关于妈妈教子心得的书稿即将整理付梓,心里感慨良多。
父母给予我生命并塑造了我的性格。处在家庭教育的接受方,提及“教子”,大概总是一件稍觉尴尬,甚至难以启齿的隐私。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不谙世事到律己待人,太多的稚嫩童真让我们回首一笑,太多的年少痴狂让我们追悔惋叹,而这一切,都被父母看在眼里,装在心上,他们是我的第一任老师,也是身教言传的人生表率。
我们家有三只“老鼠”。也许人的性格真的与此有关,从记事起,我们就是不安分的一家。现在想想,大概也能算与众不同了。
那时父母都是大学教师,爸爸教历史,妈妈教英语。记忆里,爸爸主编了很多很多书,发表了很多很多文章,当时到全国各地去开会总要带着尚未读小学的我,我就睁着两个当时还算明亮的小眼睛,到处转悠;我闻着新书里散发出来的墨香味,骑在爸爸的脖子上,他写,我也写,编我自己的小人书。妈妈下班回来做饭,一边给我讲故事,一边让我自己探索身边的新鲜玩意儿,即使我用两只脏手把一堆西红柿抓得稀烂也毫不吝惜……
六岁那年,妈妈有了一个去英国留学的机会,一年过后,带回来八大箱子的英语书。从那以后,妈妈就开始放英语儿歌给我听,给我讲英语故事,看英语的小画书,也许一个孩子的语感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起来。
后来妈妈告诉我,就是那时,我让她萌生了钻研幼儿英语教学法的兴趣,而这兴趣又让她成为珠海特区当时最优秀的幼儿英语教师,独创和编写了后来填补国内空白、独树一帜的全息全感幼儿英语教学法和教材,又创办了山东英才教育集团的第一所学校。但妈妈始终自豪地说,能够让我说一口还算纯正的英语,是她最骄傲的事——这个事实比起我乏善可陈的历史成绩,一直是妈妈在家里征服爸爸的有力论据支持。
我的家庭环境是宽松的,这宽松中充满了父母包容的爱。
我记得爸爸妈妈从珠海回山东创业时那笔当时可观的工资已没剩下多少,却带回来几大包我一度痴迷、价格不菲的拼装模型;记得在我期末考试的前一天爸爸妈妈还带我去郊游,学认地里的庄稼;记得我把老师布置的罚抄英语单词的任务痛痛快快交给妈妈去完成,而自己煞有介事地研究《资本论》时的开心;记得我曾经由于体型偏胖而自卑时他们不露痕迹而处心积虑创设的环境,让我找回自信……慢慢地我逐渐明白,这貌似宽松的环境,其实是一种最大程度的关怀,让我能够自由地体会天的辽阔,海的宽广,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宽松当然不是放纵,在我偶尔显露出人格的缺陷时他们也毫不姑息,耳提面命地跟我谈心,让我懂得做人最重要的品质是诚信,让我懂得应该让自己的内心充满爱,充满阳光。
父母的朋友们有时开玩笑,说我是一个“玩”大的孩子,却比很多同龄人更热爱学习,真有点儿匪夷所思。
其实我深深地明白,比起身边很多同学在父母的管教和应试压力下悬梁刺股、枕戈待旦的痛苦,我对于学习和生活的热爱,恰恰来源于家里自由快乐、积极开明的情感启蒙。每当小小的我为家里做些贡献,感到付出和给予的幸福;每当参与进大人的交谈中,为他们“出谋划策”……一个孩子就远离了扮演“被教育者”的压抑和恐慌。有时,我为自己不曾发觉他们以前貌似无心却充满教育意图的“计谋”,所以中了“埋伏”而深感无颜;更多的时候,我想,我是幸运的。
父母对我的观念和尺度,也随着我的成长有所改变。很多次我暗自惊异,他们仿佛总是知道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便是现在,我也无法想象出,还有什么方式比我的父母对我的方式让我感觉更好。
高中毕业以后,我有幸在英国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就读生物类自然科学,整日沉浸在与科学巨匠的交流探讨中,思考着“人为什么会有意识”这些屡次让我的朋友们莫名惊诧、深表同情的问题。妈妈起初不舍得我离开家里,但她对自己说,只要对我的前途有利,她应该给我无私的爱,看着我慢慢走出他们的视野。后来我才知道,从机场回家的路上,车子开了六个小时,妈妈的泪流了六个小时……
序一 他们,是我的第一任老师(2)
学习生命科学是我个人的愿望,音乐、电影、哲学、文学、计算机编程、中医、军事、金融和企业管理是我的兴趣。出国、生活、学习、工作,站在人生难以割舍的十字路口,面对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难题,我的每一个疑虑却总是在想到爸爸妈妈为了家庭、为了事业所做的一次次舍弃和选择时就迎刃而解,内心豁然开朗。父母一直没有给我拟定假想的未来,也许他们有理由认为,他们的儿子已经能够为自己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现在,妈妈在负责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工作特别辛苦,让远在万里之外的我十分牵挂。其实,我深深地感到,当她走进绿树成荫的校园时,感到的不只是欣慰,不只是成就,更多的是这所有着上佳口碑和光明前途的万人民办高校里,每一个学生身上意味着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想我是幸福的,我有诚信善良、勤恳务实的父母,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们的儿子做出了的表率;我想英才学院的学子们是幸福的,他们有这样精心创设的环境,这样开明进步的教育理念,就像是我千千万万个兄弟姐妹,在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爸爸妈妈从事教育事业二十余载,身为他们的儿子,也身为他们所教育的千千万万个学生之一,我深知自己的成长倾注了父母的心血。我希望自己不会让爸爸妈妈失望,做一个人格健全、积极善良的人,让他们有一天能够真正为我而骄傲。
我也真心地希望,这本书能为更多弟弟妹妹们的父母打开一扇窗户,为更多的家庭送去一缕春风,一束阳光。
我想,爸爸妈妈的所谓“教子”,也许早已不是针对错误的纠正,或对于知识的灌输,而是每时每刻,包含在他们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间对于人生态度的阐释和品行习惯的培养。
原来,当一个孩子真正回想父母为自己做过的一切,才会懂得转眼之间的充实和漫长,才会在忽然的一瞬里发觉一切都是如此难能可贵,润物无声。
谨缀数语,言犹未尽。
2007年春 于剑河之畔
(注:全书的图片说明均由夏杨撰写)
“学习”是个大概念(1)
夏杨考入剑桥后,朋友问我和夏杨的爸爸:“夏杨为什么学习成绩那么好?” 他爸爸说:“不管”,我说:“不学”。朋友以为我们在开玩笑,其实,我们说的是事实。
夏杨确实是一个擅长在玩中学习的孩子,他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都得益于他在“玩”中所度过的“质量时间”。
夏杨的高中班主任陈老师,说“夏杨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从来不在书山题海里苦学,很会抓重点,善于总结,而且能够举一反三。而且他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都很强,是个综合素质很好的学生。”
在中学读书期间,夏杨就曾多次在全国的中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奖。并在第五届全国中学生英语夏令营演讲赛和辩论赛中,获得两个一等奖金牌。
2002年,在山东省实验中学读高三的夏杨去了英国的一所中学,用半年的时间通过了A-Level考试,以四个A的成绩,同时被剑桥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巴斯大学、布里斯托大学、诺丁汉大学和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六所报考的学校同时录取。最终,夏杨选择了蜚声全球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主攻生物专业。三一学院是剑桥最大和最富有的学院,现任院长是英国皇家科学院主席Martin Rees。在这所迄今先后培养了三十二位诺贝尔奖得主,培育过牛顿、培根、拜伦、罗素、麦克斯韦、JJ汤普森、霍奇金、赫胥黎等名人的剑桥大学最具实力的学院里,夏杨成为当年被录取的来自世界各地二百余名精英学子中的中国学生。
很多人问:“夏杨是不是先天就很聪明?”说真的,我也没给他测过什么智商,只是觉得他从小是个很有灵性的孩子。我觉得,任何一个孩子先天的因素已经是不可改变、不能干预的了,父母所能干预和改变的就是丰富他后天的环境。况且人有八种不同的智能,具备哪一种发展的可能性,都会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并为此获得了包括普林斯顿等著名大学的十八个荣誉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