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伏羲女娲(9)(1 / 1)
“那咱们怎么在这里发现了?”
“这我哪能知道,还需要研究来证实,说不定那时候文化的传播比实际考古研究得出的要快得多。”
启超看着伏羲女娲手中拿着的东西道:“我记得世界上特别神秘的组织‘共济会’的标志也是方矩和圆规组成的象征符号,难道这两位神人也是这个组织的?”
“你又开始玩神秘了!”孟宪明道。
“难道你忘记了,共济会成员自称为该隐的后人,通晓天地自然以及宇宙的奥秘。《创世记》里有关于共济会最早的记载。”
这段《创世记》里的记载大概意思是说洪水消退之后,神因诺亚的虔诚而喜悦,并且决定不再毁灭人类。然而人类并没有忘记对神之领域(自然科学)的探索,在复兴之后,大多数人类仍旧十分愚昧,只有石工仍旧掌握着自然科学和几何学的秘密,根据这些知识他们知晓了人只不过是神的“不完善的复制品”。石工们发现如果通过自身努力,就可以克服人类自身的精神和肉体上的缺陷,从而回归神的领域。诺亚的不孝之子中有一个叫古实,古实有一个儿子叫宁录,他是传说中最强大的猎人,宁录是巴比伦的国王。当时石工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巴比伦,开始建造一座通天塔,也就是传说中的巴别塔。宇宙的伟大建筑者这一次采用了一种幽默的手法进行惩罚:搅乱了他们的语言,于是他们荒废了造塔的工程而散布到世界各地……从此他们不再将伟大的学问透露出去,而是秘密结社,采用口令暗号和秘密的握手方式表示身份——同时区分在团体中的级别和工作中的职务。这些“自由石工”在耶路撒冷建造了所罗门王的神殿。他们在古希腊被称为丢尼修建筑团,在中世纪为基督教徒建造教堂和各种大型石造建筑。石工们严守组织秘密,在建筑工地旁开设的集会所进行聚会,交流知识,他们信奉宇宙的伟大建筑者,通晓宇宙天文、人体解剖学、几何学等浩瀚知识,他们互相称为“兄弟”,奉行兄弟友爱、同舟共济。而这里所讲的就是共济会。伏尔泰、孟德斯鸠、歌德、海顿、萨德侯爵、莫扎特、腓特烈大帝、华盛顿、富兰克林、马克?吐温、柯南道尔、加里波第……无数共济会会员的名字如同星光一般闪耀在西方近代史的夜幕之中,而如今甚至有人更大胆地推测说美利坚合众国的实际统治者是共济会,而非总统。而在共济会里据说还有一个非常神秘的组织被称为“光明会”。
“你当时给我说了共济会,可是你没告诉我共济会是美帝国主义的幕后黑手啊,这事情我为什么不知道?”
“我当时害怕你一下子接受不了,会骂我。”
“我是那样的人吗?一切新事物都是我要接触的!快点讲讲。”
“你看到过美国发行的1美元钞票图案没?”
“嗯!我见过,这跟美元有联系吗?”
“也许你当时没注意,但是我确实是在网上专门看了一下。”启超说。
“1美元由一座未完工的金字塔、一只‘全知之眼’和两条拉丁标语组成。这座金字塔共十三层,代表美国建国伊始的十三个州。金字塔黑暗的一面朝向西方,暗示了当时蛮荒未被探索过的北美西部。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埃及文明是人类古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此图表明美国不仅是英格兰新教精神的天然之子,而且也与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一脉相承。未完工的金字塔,象征着合众国会继续无止境地上升,强盛不衰。金字塔上方独立的‘帽子’中,包含一个全视之眼,象征了美国的建设还没有完成,但在上帝的帮助下,目标一定会达到,最底层上有‘MDCCLXXVI’的字样,是罗马数字的1776,代表美国人民于该年一举脱离了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两条拉丁标语,下面的一句是:
‘NovusOrdoSeclorum’,翻译成英语是‘ANewOrderoftheAges’,再翻成中文是‘世界新秩序’。这是共济会的用语之一,这句拉丁文是在1782年才被发现和共济会有关的。代表的是新纪元的秩序,即美国脱离英国独立之后的新秩序,或者说是那个‘影子政府’所要建立的新世界秩序。
“我还要告诉你,曾经在中国有个共济会的分支,叫洪门!他们以爱国为己任,保护中华文化的传承。”
“行了,别给我灌输这些神秘思想了!我很正派的,你小子正在腐蚀我!”孟宪明道。
“但是你说,这伏羲女娲图里的问题要如何看呢?”
“其实伏羲女娲图一直以来都很神秘,尤其是在人类发现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30年后。有一天,一个西方人面对着这张图突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这张图上蛇尾的交缠,不正是双螺旋线的结构方式,不正是生物的基本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吗?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吗?近2000年前的人们为什么会想到用这种双螺旋线来表示人类繁衍呢?难道,中国人在远古时代,就凭直觉洞悉了生命的起源方式?或者是一种来自天宇的神谕,让中国人洞察了天机?”
启超盯着那图再看了一眼:“还真的是挺像那么回事的。咱们中国的专家们为什么就没向这方面联系呢,你看外国专家多有想象力,人家在跟我们祖先玩思想,玩神秘。”
“‘共济会’确实很神秘,有太多不为人知的东西,很多世界大事似乎都有他们的影子。但是那确实和伏羲女娲图没联系。”
“启超,宪明,你们跑哪去了?”外面传来了吴卫国的喊声。
“我们在这儿呢,导师!”孟宪明回答了一声,然后接着说,“走吧,老爷子忙完了,咱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