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琐碎幸福(1 / 1)
从昭阳回来的第三天就下了一场大雨,这都快入冬了,下这么大的雨倒是不常见,这场雨过后,天就真的冷下来了,白天有太阳的时候还好,可是一到晚上就能明显感觉到冷,院子里都开始起霜了,家里现在都换了过冬的厚被子,因着云州靠南,树叶倒是还没落光,站在南山上,举目望去,小镇的房屋掩映在一片金黄色枝叶间,已经到处是一派深秋的景象了。
“南宫宁阁回京了吗?”这事情还没和渔阳提,他想先问问南宫静深的意思。
今天是修剪家里的果树和收拾菜园子,这些果树,每年这个时候都要修剪枝叶,确保可以平安过冬,桃树和梨树树干用稻草包,葡萄则需要剪枝,埋在土里。
屋后的小菜园,里面该拔的拔,该收的就收了,主要是葱和青萝卜,还有一些茄子头和小辣椒,西墙下的那一畦蒜头,茴香和香菜留着,这些东西能过冬。
“恩,我让他先回去了,现在还不是时候,他和渔阳的事情等过段时间再说吧。”他知道小槿想问什么,但时机未到,现在让渔阳知道了,也只是提早将她卷入这场纷争,这不会是小槿愿意看到的。
南宫静深带着三个孩子顺着院墙收葱和青萝卜,只是孩子们一会儿这,一会儿那的,没个正经干活的,他忙得团团转。好在这里也没剩下多少,平日里做菜都顺手拔得差不多了。
渔阳和明月在前面忙着把家里的厚衣服和棉被趁着今天天好,都找出来晒晒,秋天的衣服也要洗洗,准备收到柜子去了。为此,前后院的晾衣绳上都满满的。
“爹爹,静叔叔,咱家的老母鸡今天又下了三个鸡蛋。”南宫静深和容槿刚说会儿话,一个没留神,行止就一头扎进鸡窝里去了,拱在里面一通摸索,头上顶着两根稻草出来了,一手抓着一个鸡蛋,呲牙咧嘴那得意劲就甭提了。
“二哥,我也要看。”云止丢掉手里的一棵小葱,晃晃悠悠的也跑过去了。
“真是没个消停时候。”莫南槿见南宫静深已经过去了,摇头笑笑,低头继续修剪葡萄树。
“爹爹,静叔叔会走吗?”景止难得没和弟弟妹妹一起捣乱,乖巧地蹲在莫南槿脚边,肥胖的小手托着脸,大眼睛眨巴眨巴的。
“景止想要他走吗?”莫南槿把剪掉的葡萄藤放到另一边。
“静叔叔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就好了。”景止煞有其事的叹口气,重重地点点头以示肯定。
莫南槿被他人小鬼大的样子逗笑了,回头看南宫静深一手一只把行止和云止拎过来,他腾出一只手摸摸景止的头,轻描淡写道:“那就在一起吧。”
幼小的孩子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爹爹说出这句话,到底意味着要放弃什么,他所知道的就是自己最喜欢的爹爹还有静叔叔都会在身边。
“真的吗?爹爹,太好了。”景止开心的从地上跳起来,圆乎乎的大眼睛里都是小孩子不加任何掩饰的快乐。
“我要告诉静叔叔去。”在他的心里,只要爹爹答应的事情,就一定可以的,爹爹说永远在一起,那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
莫南槿还来不及开口提醒不要着急,就见景止扒拉着小短腿飞奔而去,脚下一个踉跄,还没摔到之前被南宫静深抬腿及时接住了。
大人们被吓了一跳,景止却抱着南宫静深的腿,仰着小脑袋,叽里咕噜的说开了。
南宫静深把怀里的另外两个放下来,弯下腰,扶住景止,行止身上沾了不少鸡毛,小鞋子上也踩了鸡粪,他正想带着去换身衣服呢,现在天冷了,也不敢孩子洗澡那么勤快了,就怕冻着了。听景止比比划划说了半天,南宫静深还是一头雾水。
“所以,爹爹说,静叔叔可以和我们永远在一起了。”景止总结性的说出这最关键的一句话,南宫静深怔了怔,突然觉得他每个字都听清楚了,就是不明白整句话的意思。
莫南槿负手而立,迎上南宫静深的复杂难言的目光,他说不上那是怎样一种眼神,惊喜?疲惫?感动?恍惚?重重叠叠,影影绰绰的,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觉得心里酸酸的,在这一刻,他觉得做出这个决定,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难。
“这是答应了吗?”南宫静深做最后的确认。
莫南槿回以淡淡一笑,六年了,既然无法放开,那无论如何,都应该给他一个结果。
这是个秋日暖阳的好天气,虽然百花凋落,但还有爬满矮墙的牵牛花,一大片一大片的,粉白,粉紫,开的正好。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第一次觉得可以站在你的身边。”南宫静深迎着阳光眯眯眼,说道。
*
菜地里种了很多白菜,萝卜和山药,那些事情是小莫和明庭在做。
中午渔阳神秘兮兮的说要给家里人做一道刚学会的大菜,莫南槿倒是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只是看着材料还挺足,土豆,山药,白菜,干豆角,茄子,干蘑菇,从屋檐下扯了一把红辣椒,还让明月到街上了称了两斤排骨。
两个人窝在厨房里又炒又煮,菜刀乒乒乓乓的作响,菜香很快传了出来,三个小的大概也饿了,鬼头鬼脑的跑过去看了好几次。
莫南槿把葡萄修剪好了,用土厚厚的培了一层,过个冬天应该是没问题的。
小莫和明庭又拉一车白菜回来,因着今年仓库的里东西多,就在后院的阴凉处刨了个两个坑,一个埋萝卜,一个挤白菜。
家里的男人们忙着卸车子,渔阳摘了围裙,拍打着衣袖,在厨房门口喊道:“相公啊,你们别忙活了,菜都好了,一会凉了就不好吃了,先洗手吃饭吧。”虽然已经知道了莫南槿和南宫静深的关系,但是渔阳叫了这么多年,一时还真改不了口,不过也没人真去计较这个。
“好了,活是永远干不完的,我们先吃饭,吃完饭再做。”莫南槿拍拍手,示意大家停下来。
几个人到堂屋的时候,饭桌上已经摆好了。
“夫人,这是什么?”小莫瞪着桌上占地最大的那只饭盆。
“我前几天不是到铺子里去送那幅炕屏吗?看着六婶子就是这么做的,我是打听好了才动手的,恩,卖相是差了点,不过味道还是不错的,出锅的时候我尝了一筷子。”众人眼中的疑问他都看到了,但总要吃过才能做评价吧。
“恩,我看管饱饭还是没问题的。”莫南槿给她撑场子,笑着先入座,以前都没注意家里竟然还有这么一只大木盆,里面有大半盆子菜,红亮亮的汤汁,这么多菜放在一起炖,颜色倒是很鲜亮。
木盆占了一大半的席面,其余还有两个小凉菜,一盘粉丝木耳,一盘卤水花生,给三个孩子的是猪肉丸子汤,出锅时撒了把香菜,淋了点麻油,闻着就香。
一顿饭吃下来,不得不承认菜的味道确实不错,有点辣,但这个时候吃正好暖身子。汤底味道也足,拿来泡饭味道也极好,看着虽然有那么大一盆,最后竟连点汤汁也没剩下。
“相公,我看咱入冬前,还要捡捡屋顶的瓦片,我刚看到厨房的西北角那边估计漏雨了,墙面洇了好大一块,今年雨水多,其他房间沤坏的估计也不少,冬天结冰了,屋顶就不好上去了,再说如果漏风,屋里也凉。”其实捡瓦片就是把坏掉的瓦片换下来,这是个技术活,要找专门的泥瓦匠,这可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恩,前几天孙大娘也和我提过一次,说已经和镇上的做泥瓦工的张大叔打好了招呼,问咱要不要一起,我就答应下来了,估摸着就这两天的事情了。”
“那我就放心了。”现在天冷得这么快,什么东西都要快点准备了。
“明天我和明庭他们进山,砍点木料回来,借人家窑子烧点木炭。”
“我还可以顺便拣点山货。”小莫在一旁补充道,往年都是这么做的,还能找到不少好东西呢。
南宫静深拿着湿毛巾,给三个小的,擦着刚才因为啃排骨弄的油腻腻的小爪子,看一家人有条不紊,有说有笑地商量着过冬的事宜。
所以小槿还是喜欢这样平淡安宁的日子吧,都是些琐碎的幸福。
作者有话要说:是有点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