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七章 何时悔复及(下)(1 / 1)
双更啊,鲜花有木有啊?收藏有木有?夜华初上,满城的喧嚣似乎都聚集到了天秀戏班里,三层楼的戏阁上乌压压地坐满了观众,嗑瓜子、喝茶、谈天……热闹中耐心等待求的不过是一睹名角的风采。
此刻,后台也是乱成一片,本来倾月刚刚来天秀照例是没资格立马登台的,可偏偏凤玉堇突然喊说自己肚子疼,不愿唱了。
台下大半的人都是冲这她和张云绮来的,她这一罢唱可把洪班主急得两眼冒火:“我的小姑奶奶,你就委屈忍完这场,明天白日你想怎么歇息都随你,行不?”说到最后那语气近乎哀求。
可凤玉堇只是斜扫了一眼正蹲在旁边埋头整理衣箱的倾月,抬了抬下颚,凉幽幽地说道:“今晚唱的是《窦娥冤》,这儿有比我更适合的人呢,您老不用急。”
众人的目光整齐地聚集在了倾月身上,倾月听出她的意思,没有起身,依旧自管自地干着手里的活儿。
“就她?”洪班主不以为然。
“别忘了人家可是与那窦娥同命相连,唱起来自是比我更‘情真意切’!”众人哄堂大笑起来。
“你们这些人就会拿人取乐,倾月,你就唱吧,让他们好好瞧瞧什么才是真正的青阳腔!”宋离见不惯众人奚落倾月,他脑海里不禁浮现下午那一幕,西院玉兰花林中,清雅的唱腔如滴落在白绢上的一滴汁墨,随着微风缓缓晕染而开,拨开花枝,便见一袭粉紫水袖长袍的女子,尽情挥舞旋转,身姿曼妙如冷月,凤眸流转处多少哀愁堆砌……那时,那刻,他为之怦然心动了,所以他的眼里再也容不下别人对她的伤害。
他知道自己沦陷的太快,可爱情本就是一件毫无逻辑的事情,它来都来了,他又能如何?既然只有他发现了倾月的好,那他愿意安然承认这份爱。即使遭受流言蜚语,也会拼命保护她。
见倾月依旧不吭声地忙碌着,宋离叹了口气,跨步走过去将她拉起:“倾月,既然下了决心,终究是要面对的,我相信你!”
倾月被他眼中的坚定一怔,本就紧握的拳头此刻骨节处已泛白,她瞥了一屋子等着看她笑话的人,突然就哽咽了。
好在还有人愿意相信她。
“好,我唱。”
其实,连她自己也不太相信自己,她不知道她颤抖的双手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妆,也不知道她不停使唤的双腿是怎么迈上舞台的……
唯一反复想着的只是,她不能让宋离失望,她怕……很怕再见到别人失望的眼神,因为她永远也忘不了爹爹最后的那一眼,痛心疾首却又不忍责备的眼神,像是一柄钝锈的刀在她心上轻轻划过,起初感觉不深,愈久却愈如凌迟。
“各位,凤老板身体不适今晚无法登台,还请各位大爷大姐委屈一晚。”台上,洪班主陪着笑脸解释道。“不过,咱们戏班今个儿来了位擅长唱青阳腔的新人,各位给评评,到底是我们云绮唱的好,还是她更胜一筹?”观众迟迟未等得凤玉堇出来,本是绝不肯罢休的,可洪班主的话却引起了大伙的兴致。
青阳腔因形成于青阳县而名;又因青阳县属池州府,还称“池州调”。宋代东南沿海一带萌生的南戏,后来形成号称“四大声腔”之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腔,先后都在池州流行过,很快与青阳丰富的民歌、九华山佛俗说唱、大型宗教戏剧“目连”(俗称还愿戏)等民间艺术融合,约至元代形成青阳腔。
青阳腔拙扑、高昂、刚健、原始,它不用管弦伴奏,一般是用锣鼓伴唱,一唱众和,杂白混唱,腔滚结合(滚调),唱腔灵活多样,曲调清秀婉转,戏曲语言、唱词通俗易懂,尤为平民百姓所喜爱,被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天下时尚”的新调。
洪班主见观众都安静下来,再道了几声歉,便疾步走向左侧通堂口,瞥了一眼正准备登台的倾月,低声了句:“好好唱,不然你爹恐怕在地里也睡不安稳呐!”
倾月一怔,迎上他略带嘲讽的目光,还未想明白台上已经响起了《窦娥冤》的配乐。舞台上,扮演蔡婆婆的老旦很快就唱完了,眼看下面就该正旦出场,倾月脚刚要往前迈出,不想背后突然被人猛地一推,便晃晃悠悠地摔在了台上。
台下一片哗然,笑声如潮,有的甚至将瓜果皮扔上了舞台,倾月觉得自己就像个乞丐一般,仍人奚落。她很想反击,很想像从前一样怒斥他们,可不行,她已经没有骄傲的资本了……
凄婉的曲子依旧在响着,她想起了自己这些年在牢里的日子,心酸难受得不行,就像戏中的窦娥一样绝望……
张了张口,却一个字也唱不出,脑海里嗡嗡作响,眼前的人影突然变成了狰狞的恶鬼,它们在叫嚣着,一步一步向她逼近!
不,她开不了口,她恐惧这个舞台,这个舞台的一切让她呼吸困难。
她,根本不配站在这个舞台上!
终于,再也忍受不住,她挥手打掉迎面飞来的一只茶杯。被子碎了一手,鲜血如瞬间绽放的花朵,妖冶而刺目!
观众的表情渐渐变成了愤怒。
“滚下去!滚下去!”
“不会唱戏还跑上台来作什么?真是耽误功夫!”
“把张云绮叫上来!”
恍恍惚惚地扫视着台下,一抹颀长的身影在眼中渐渐清晰,是吕长清。他俊雅的脸上一片怒气,眉间紧蹙,目光是冷漠到了极点。
倾月知道,自己怕是再一次被吕长清看轻了,可有什么关系呢,他从来就不曾看重过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