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猜心(1 / 1)
我摇摇头。
本想在殿试的天和殿里外都安排信得过的人,就怕宫里的太监宫女不牢靠,殿试庄严之下,难保会惊吓了出什么乱子。于是只能靠信得过的朝臣。
偏偏选的是孟客之。殿试之上,之前会试的主考,亦会在场。
明明怀疑他,却还选他。景成的理由是,孟客之既然答应,若其并没有在支持谁,那么他传出来的话,必然是信得过的。皇上信自己的儿子还是信这个刚刚被重用的一直不得志的文官?孟客之再怎么单纯书生,打滚官场这么多年,相信他自己也不会冒这个险,所以一定不会将太子让他通消息的事情告诉皇上。
若孟客之真是如我们之前所怀疑的,是景非一党,眼下景非羽翼未丰,尚需景成的势力庇佑。况且圣上如今对景非和景成的态度皆不明显,此时跳出来弹劾太子,也难料圣上是信还是不信,无异于以卵击石。
因此,此时此刻,由三个主考中的相对熟识的孟客之当眼线,最好不过。
景成见我摇头,转过头继续看鱼,道:“你可猜猜,父皇这一次,又会拟了个什么题目?”
我笑道:“今上每每拟的题目都是难猜。”
我记得我大约八岁的时候,随景成入宫。深冬时节,皇宫内冬梅吐艳,娇红似血。皇后、后宫嫔妃及诸皇子们奉了皇命,团团围坐。那雪粒儿扑哧哧在窗外飘落,屋内却温暖如春,和乐融融。
皇上歪在塌上,指着窗外的飘雪红梅笑道:“你们皇子们都说说,若要你们取了窗外的一件东西献给朕,你们会取什么来?又是什么缘故?”
景然那时极为瘦弱,眉峰微蹙,轻声答道:“儿臣取雪。儿臣前日读古书,说是雪水泡茶极为清香,雪水温酒极为香洌。儿臣愿为父皇尽享天伦献微薄之力。”
皇上抿了一口酒,笑道:“然儿虽年幼,却已是极有孝心。好。”
景止上前,道:“儿臣不取雪。儿臣要取那红梅。”
皇上笑道:“哦,为何?”
景止眼略睁大了些,道:“窗外大雪,雪花又相似并无分别,取雪极为容易。红梅虽盛,挑选上佳的一支却不易。儿臣愿做那不易做之事,让父皇尽兴。”
皇上点头笑道:“唔,说的也颇有道理。”
他的目光向景成景非这里扫过来,道:“成儿、非儿?”
景非瞅了瞅景成,见他依然沉吟不言,转头望向皇上,道:“瑞雪红梅,皆有趣。但父皇方才所指,仅限明是窗外一物,并未明令仅能取雪或梅。不知儿臣这般理解,可对?”
皇上笑道:“你继续说下去。”
景非微微一笑,道:“若要儿臣取,儿臣愿取窗外清风。虽寒冽,但清澈爽致。”
他抬眼瞅了瞅皇上,又垂眼笑道:“咱们围坐多时,得开窗透透气。”
皇上哈哈一笑,道:“说得不错。别出心裁。”他又对身边的公公道:“前日进贡的好酒,赏一瓶给二皇子。”
他回过头,对景非道:“非儿,你虽年幼,但凡我皇儿,必要有一身好酒量,哈哈。”
景非一笑跪地,道:“儿臣遵命。”
皇上又看了他好一会儿,方才对景成道:“成儿,你是太子,又是大哥,你要取什么来给你父皇?”
景非方才的答案,得了取巧的便宜,只是现在轮到景成,实在太难回答了。
景成尚在踌躇,又听得皇上问道:“成儿?”
景成起身,走到中间跪下,道:“三个弟弟所取之物都十分不易。儿臣……儿臣愿助他们一臂之力,助他们顺利取得所要之物。”
景成说得很缓。
皇上勾起嘴角,轻道:“唔,助一臂之力么……”
四下寂静,唯有暖炉炉火嘶嘶作响。
皇上道:“你身为长子,理应如此。也罢,答的不错。也赏你一瓶好酒。”
景成磕头,道:“谢父皇赐酒。”
却听得有人道:“皇上,太子殿下身子不适,那酒浓烈非常,恐非太子所适合。”
正是淑妃。
景成仍然跪着,没有抬头。
皇上微微皱眉,道:“这倒是了。可是,如今成儿答的好,也应该赏些什么。”
景成忽道:“儿臣今日得父皇夸奖,已是莫大的赏赐。”
皇上一笑,道:“成儿,你今日,话略多了些。”
景成一动不动。
又听得皇上道:“也罢,既然你说朕的几句话,于你已经足够,那就这么算了罢。你,起来吧。”
皇上似乎兴味索然,又往榻上歪了歪。
景成静默了好一会儿,方才起身回坐。
------------
我想起多年前的光景,又叹了一声:“实在难猜。”
景成一笑,道:“咱们猜了这么多年,父皇的心思愈发难解。不过有一点,这会试和殿试,朝堂之上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
他手轻轻一扬,稍远丢了一个花蕊儿下去,引得游鱼调转头,纷纷奔那儿而去了。
他又道:“知书院地位日增。即使并不是因为《观景御览》中的那篇序文符合了父皇的心思,父皇在会试上重用孟客之,也是在向天下人昭示,读书人如今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的地位。”
所以,今日殿试,皇上对哪位读书人特别关照,许是可以捉摸出来些东西的。
-------------------
殿试,直至黄昏仍未结束。
满朝文武,几百颗心,此时都牵系在金銮殿中的莹莹烛光身上。
圣上许是早已料定了众人的心思,对殿试里头的消息看管得极为严密。这整整一天,皇宫里都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来。
我和景成待在他的书房里。景成练字,字字不成,终于是满地废纸。
最后一丝霞光几近散去,终于看到门房小厮快步走进,道:“宫里送来的。”
我忙上前取过信,挥手让他下去。
匆匆拆开信封,只见信笺笺纸素净,信笺上两行极工整的小楷。
殿试题目: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我低声念完,到落款处时,不仅“咦”了一声。
景成正半低着头听着,抬头问道:“怎么?”
我把信递给他。
此封信的落款处,依然是极工整的四个字:执苏拜上。
会试三大主考官之一,当朝右丞相马凝,字执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