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 / 1)
掘出土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情诗。这首古老的情诗是一位女祭司写给
其丈夫的,它镌刻在一块有四千多年历史的碑上,诗中描绘了她对即将
到来的新婚之夜的兴奋之情(“亲爱的,你是那么美,令我深深着迷。让
我颤抖着站在你的面前。到这个周末的时候,我能问你借十块钱吗?”)。
爱也是没有文化界限的。从亚马孙流域到亚利桑那州,从撒哈拉沙
漠到西伯利亚,虽然社会文化相差迥异,但人们看上去都同样经历着爱
情的欢愉与痛苦。曾经有几个社会团体试图禁止其成员间产生爱情,但
是都失败了。比如,十九世纪时,震教和摩门教都认为爱其实是淫欲的
一种伪装,因此禁止他们的教徒之间有任何的浪漫邂逅。但是,这两个
团体里,爱仍然坚强地存活着,并且经常是避人耳目、以私通的方式继
续存在。
鉴于爱如此无所不在,你一定认为心理学家应该在很久之前就对其
产生了兴趣。其实不然。对人类心灵之谜的探索最近才开始,并且是由
一个非常奇怪的事件激发的。
友谊、吸引力、爱的秘密
1967年,查尔斯·郭特辛格教授在俄勒冈州立大学开设了“劝导的
艺术”这一课程。有一次,当他的一批新学生来上课的时候,他们惊奇
地看到了一幕奇怪的场景:一个全身都被黑色布袋套住、只露一双脚的
人坐在教室里。
教授向学生们解释,一个男生决定套在黑色袋子里上课,并希望他
的身份能够完全保密。由于不知道他的名字,学生们决定叫他“黑袋子”。
这个班级成员每周一起上课三次,每一次“黑袋子”都安静地坐在
那里。当学生需要依次上台作三分钟的陈述或者劝导讲话时,“黑袋子”
也只是一言不发地站在教室前面。起初学生们对“黑袋子”有些敌意,
曾经有人用雨伞戳他,往他背上贴写有“踢我”字样的标签,甚至试图
揍他。
这个情况很快引起了当地媒体甚至全国媒体的注意。全美新闻人士
都聚集到这个课堂,CBS电视台的传奇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试图采
访这个神秘的袋中人,《生活》杂志也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
然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几周后,学生们开始跟“黑袋子”
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尽管他们仍旧不知道他是谁,不知道他长什么
样,但他们不再打他戳他,而是开始对他显出关怀、友好之意。学生们
对袋中人的隔阂逐渐转化为接受,他们越来越喜欢这个神秘人,带他参
与各种活动,并帮忙保护他的身份。当郭特辛格教授让班级同学投票表
决是否要“黑袋子”揭示自己的身份时,大部分学生都投了反对票。
课程的最后,许多新闻人士手持“长枪短炮”聚集在学校建筑物的
外边,等候“黑袋子”的出现。学生们一句话都没说,默契地在黑衣人
周围形成一道人墙,保护他穿过媒体。这一事件深深触动了“黑袋子”,
他终于开口说了一句简单但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是一个套在袋子里的普
通人。”直到今天,我们仍不知道“黑袋子”到底是谁。
媒体和公众都开始转而向心理学家寻求帮助,希望他们解释学生们
为什么渐渐对班级中的无名氏产生了这种特殊的情谊。然而,他们遇到
了一个难题:在当时,心理学家根本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大部分心理学家都将关于友谊、吸引力、
爱情的实验视为禁区。也许是急于与弗洛伊德不科学的、完全用性解释
人类心理的观点划清界限,各个大学也不鼓励自己的员工调查研究他人
的私人生活。误入禁区的人会遇到大麻烦。曾经,一个教授作过一个调查,
试图弄清人们是否曾通过向别人耳中吹气来提高他们的兴致,结果遭到
了严厉训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