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 / 1)
身体如何影响头脑的运作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保罗·埃克曼终生致力于面部表情与情绪的研究。
在其漫长而卓越的职业生涯中,他发表了一部关于面部表情的权威著作
(一本500多页的论文集,详细介绍了人类面部43块肌肉如何组合形成
千万种表情),向全世界的执法机关介绍了如何最有效地通过面部表情分
辨人们是否撒谎,他还是热门美剧《别对我撒谎》的专业技术顾问。
职业生涯之初,埃克曼就对人类能够通过变化表情而改变情绪这一
理念深深着迷,想要探索“表现”原理如何影响人的身体。他的实验结
果是对詹姆斯理论的一大献礼。
埃克曼邀请了一些志愿者来到他的实验室,用机器持续测量它们的
心率以及体温。然后,他让实验参与者完成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要
让这些人真正感到生气,让他们回想生命中感到最气愤的一个事件,并
且在脑海中尽可能生动地重现当时的场景;第二个任务是他们做出生气
的表情(眉头紧锁、下眼睑上扬、双唇紧闭、下嘴唇抬起)。通过选择
不同的事件和面部表情,这个过程真实还原了不同表情引发的后果:愤
怒、悲伤、快乐、惊喜、厌恶,等。
毫无疑问,对真实情绪的回忆带动了实验参与者生理上的变化。比
如,生气时人心率提高、体温下降,快乐时心率降低、体温上升。值得
注意的是,当实验参与者作出相应的面部表情时,生理上的变化也是如
此。当他们作出恐惧的表情,他们的心率迅速提高、体温下降;当他们
脸上挂着微笑,他们的心率降低、体温上升。
埃克曼想要知道这个原理是否适用于整个人类。于是,他与他的团
队横跨地球,来到位于西印度洋的一个小岛上,对岛上居民进行了同样
的实验。实验结果是一致的。这说明,“表现”原理不是西方文明的产物,
而是深深根植于整个人类进化史的科学产物。
埃克曼的实验结果告诉我们,表现出一种情绪不仅仅能影响我们的
情绪,更能直接有力地影响我们的身体,催生不同的能量。而只有愉悦
的、提振人心的情绪,才能激发出正能量。
近来,基于这一实验,研究者们利用最新技术,进一步探索了“表
现”原理对人脑的影响。
若割下人的头颅,仔细研究最接近脊柱上方的大脑区域,你会发现
脊髓边上有两个杏仁形状的组织,这就是“类扁桃体”。它们很小,但联
系紧密,是大脑中几乎影响着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重要部分。类扁桃体
直接影响人们对情绪的感受,特别是恐惧这种情绪。
科学家通过研究一名被称做“SM”的病人的案例,证明了这块掌
管恐惧情绪的杏仁状区域的重要作用。SM患有蛋白沉积症。这是一种
罕见的由于遗传基因紊乱而造成的病症,会导致类扁桃体功能衰退。在
对SM进行采访后,科学家们注意到她提到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在这
些事情上她本该感受到恐惧,但是她没有。其中最具戏剧性的一个事件
是她在公园中不幸遭到了袭击:袭击者用刀抵着她的喉咙,威胁说要刺
伤她。她说当时自己并没有感到害怕,而是注意到了附近有一座教堂,
并镇静地对歹徒说道:“若你想杀我,你得先得到上帝手下天使们的批
准。”歹徒对她的淡定表现疑惑不解,最终将她放走了。
科学家们对此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试图吓倒SM。他们把她带到
一家专卖奇异宠物的商店,让她用手捧着蛇和蜘蛛。SM对此没有任何
反应,甚至需要旁边人的制止才停下来不去碰那些更危险的动物。然后,
他们带她去了一间著名的“鬼屋”,并在那里让她看了许多恐怖电影的片
段,她还是没有反应。这很好地证明了,功能健全的类扁桃体对于人类
体验“害怕”这种情绪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几年前,科学家们决定对詹姆斯的假说作一个终极测试。他们对
实验参与者进行脑扫描,同时让他们作出害怕的表情。与之前几十年里
作过的心理学实验不同,这个实验中的参与者不必告诉研究者自己的感
觉。相反,研究者们能够直接窥探实验参与者的大脑,看到类扁桃体非
常活跃。由此得出结论,这些实验参与者其实体验到了真正的恐惧。如此,
研究者们掌握了证明“表现”原理能直接影响大脑的终极证据。
“表现”原理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被用来制造快乐,并且具备了
影响人的身体和头脑的能力。但是,这一原理在真实世界中能够有效
吗?它能够使整个国家都高兴起来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找出这些问
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