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1)
----------------------------------------------------------
书快书快,看书最快!书快电子书论坛:http://www.shukuai.com
----------------------------------------------------------
王后的项链
Le Collier de la Reine
译者:王振孙 韩沪麟
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昆明市书林街100号)
7216工厂印装
云南省新華書店发行
开本:850*1166 1/32
印张:17.75
字数:410,000
1983年4月第一版
1983年4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65,000
统一书号:10116·941
定价:上下两卷共3.30元
封面、扉页:王俭
题图、插图:黄英浩
责任编辑:文菴
内容简介: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夜访旧王室的一个落魄失意的后裔拉莫特夫人,对她慷慨解囊,好意相助。拉莫特夫人阴险毒辣、野心勃勃、反而恩将仇报。她怂恿王后买下一串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又利用罗昂主教对王后的痴情,费尽心机,制造骗局,从中骗取了项链,几乎使王后身败名裂。最后,她终于被识破,打上烙印后锒铛入狱。
小说描写的是发生在路易十六宫廷中的一个真实故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是法国大革命前夕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路易十六王朝的真实写照。
历史事实:(主要依据于茨威格传记《王后的悲剧》)
项链事件的主人公让娜·德·拉·莫特-瓦卢瓦是个破落贵族的女儿,她的母亲是个放荡的女仆。她少年时无人照管,行乞为生,7岁时在街上碰巧遇见布兰维利埃侯爵夫人。她以令人吃惊的悲伤喊声向侯爵夫人乞讨:“可怜可怜一个瓦卢瓦后代的孤儿吧!”
侯爵夫人并不相信,但还是向小女孩探问一番。却发现这竟然是事实,小让娜确实是瓦卢瓦后裔雅克·德·圣雷米的婚生女儿。此人是个偷猎者和酒鬼,但其家族在等级和古老方面并不亚于波旁王室。布兰维利侯爵夫人不禁动了恻隐之心,把让娜和她的妹妹带走,并送她们到寄宿学校去上学,费用由她承担。14岁时,让娜去学裁缝,成了一个会浆洗熨衣服的普通车衣工。后来,又进入一间专门接受贵族女孩的修道院。
22岁时,让娜和她的妹妹从修道院逃离。两个人身无分文,怀着冒险精神来到了奥布河畔的巴尔。让娜凭借自己的美貌,很快认识了一个出身下等贵族的宪兵队军官,名字叫尼古拉·德·拉·莫特。他们结婚多少有点晚,因为婚礼一个月后让娜就生下了一对双胞胎。
此后不久,让娜开始了自己的野心之路。她首先去拜访自己的恩人布兰维利侯爵夫人,有幸受到接见,并直接带她到罗昂红衣主教所在地扎伯恩。让娜很快成为罗昂红衣主教的情妇,而且极善于利用主教高雅善良的弱点,她的丈夫很快晋升龙骑兵上尉,又自封为伯爵,并清还了全部债务。夫妻二人在巴黎的新圣吉尔街租了一幢房子,用借来的钱举办大型舞会。巴黎的债主追债时,让娜就声称要去凡尔赛向宫廷要回她的财产。
她在宫廷里并不认识人,去了几个星期,连王后接待室都进不去。只好在凡尔赛宫几次装作晕倒,博得了一些人的同情,年金由几百里弗尔增加到1500。但这只是杯水车薪。于是两个骗子回到巴黎,开始招摇撞骗,吹嘘王后与他们有多么熟识。还拼凑了一班接待人员,由一个名叫雷图·特维莱特的所谓秘书(他同时也是让娜的情人)负责。可是债主们不久后依旧找上门来,两个人只好计划更大的行动。
当时,著名的江湖医生、神秘术士卡廖斯特罗正住在罗昂红衣主教府中。让娜结识了这位人物,并通过他得悉了红衣主教的隐秘。他的愿望就是成为法国首相,而王后对他莫名其妙的厌恶则是唯一的障碍(大仲马小说中,这一愿望则是红衣主教对王后深挚的爱情)。1784年4月,拉莫特夫人开始有意地向红衣主教提及“好友”王后是如何信任她,并编造了一些生动的情节,使毫不猜疑的红衣主教认为,这个娇小漂亮的女人是替他在王后那里说情的理想人选。他坦率地说,自己的最大心愿莫过于为王后效劳。拉莫特夫人答应转告王后,5月,她对主教说,王后已经改变了她的看法,并将用某种谨慎的方式向他传达——下次宫廷觐见时,王后将向他点头示意。人们总是相信自己乐于相信的东西,善良的红衣主教认为,在后来的一次接见时,王后的点头姿势确实有所不同,因此,这位中间人得到一大把金币。
拉莫特夫人更进一步,几天后,她送来一封信。信封是小号的,白色的信纸有棱纹,切口烫金,一角印有法国王室的徽章百合花。信中说:“我已不再认为您是有过失的,对此我感到很高兴。目前还不能应允您所请求的接见,只要情况许可,我就会通知您。请严守秘密!”红衣主教高兴得几乎不能自制,此后多有这种伪造的书信往来,金钱也越来越多地流向拉莫特夫人的腰包。
但是,王后不能一直不出场。神通广大的拉莫特夫人找到了一位名叫尼科尔的年轻女制帽工(后来人们称她为奥利瓦男爵夫人,据说,实际上她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男子而不是女子),她和王后的相貌几乎一模一样。1784年8月11日,拉莫特伯爵夫人把她带到凡尔赛一间出租屋,为她穿上一件印有白点的高级薄纱礼服(按照王后画像中的礼服仿制),并戴上一顶宽沿帽把脸遮住。在建有维纳斯雕像的小树林前,这个被吓坏的小女人充当了10分钟法国王后。罗昂红衣主教被秘书雷图带到这里,尼科尔本应将信笺和玫瑰花交给他,但慌乱中她把什么都忘了。只是结结巴巴地背诵了一遍:“您可以放心,所有过去的事已经忘记了。”红衣主教心醉神迷,一再表示感谢和敬意。这时碎石路上响起了脚步声,有人轻声喊道:“快走开!夫人(路易十六的妹妹伊丽莎白)和阿尔图瓦伯爵(路易十六的弟弟)夫人就在附近。”拉莫特夫人急忙将红衣主教带走,她的丈夫则领走了尼科尔。从此,只要打着王后的名义,红衣主教对拉莫特夫人有求必应。
更大的机会到来了,一次聚会上,拉莫特夫人听说宫廷珠宝商伯姆尔和巴申格处境困难,他们把自己的全部资本和部分贷款都用在了一副漂亮的项链上。这是一串2,800克拉,由647颗钻石组成的项链,是为路易十五国王的情妇杜巴尔夫人定做的,但是完工前,国王死了,杜巴尔夫人也被赶出了宫廷。珠宝商们把这串项链给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看过3次,王后非常喜爱。但由于160万里弗尔的价格过于昂贵,她并没有答应买下(大仲马小说中,路易十六要将这串项链送给王后,被王后拒绝,并建议他不如用这笔款项多建造几艘海军舰船。路易十六十分感动,并将新建成的舰船命名为“王后的项链”号)。珠宝商们听说拉莫特夫人和王后交好,便问她是否能劝说王后买下项链,拉莫特夫人一口答应。1784年12月29日,两个珠宝商将项链送到新圣吉尔街让拉莫特夫人过目。
这时,红衣主教刚从卡萨尔斯回来。拉莫特夫人对他说,一次新的宠爱在等待着他。王后想要买一件贵重的首饰,但国王并不知道,所以她需要一个能严守秘密的中间人,王后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几天之后,拉莫特夫人通知珠宝商,买主找到了,就是罗昂红衣主教。1785年1月29日,在斯特拉斯堡公馆订立了买卖协定,160万里弗尔2年内分4期还清,每期半年。项链于2月1日交出,首期付款定在1785年8月1日,项链交给拉莫特夫人由她带给王后。1月30日,拉莫特夫人带来回话,说王后对协定表示同意。
第二天,拉莫特夫人带回了协定,每项条款边都批上“同意”二字,结尾有亲笔签字:“法兰西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其实罗昂红衣主教只要动一下脑子就会想到,王后签署文件向来只用她的姓氏,这种签法是不合规范的。但他却丝毫没有怀疑,2月1日,珠宝商把项链交给红衣主教,并在当晚转交到拉莫特夫人手上。拉莫特夫人请红衣主教到隔壁房间,在那里通过一扇玻璃门可以看到并证实项链由一方转交给另一方。事实上,冒充“王室使者”的黑衣年轻人正是秘书雷图装扮的。
几天后,一个犹太珠宝商来到巴黎警察局。他代表同行申诉说:有个名叫雷图·特维莱特的人以很低的价钱出售极其名贵的钻石,人们怀疑它是偷来的。警察局长找来了雷图,雷图解释说,这些钻石是国王的一个亲戚,拉莫特-瓦卢瓦伯爵夫人让他卖的。这个高贵的名字产生了奇效,雷图立刻被释放。但拉莫特夫人察觉到在巴黎出售钻石是危险的,她让丈夫把钻石带到了伦敦(项链早已被拆散),从此,他们的生活奢华无度。
红衣主教也觉得有些奇怪,在最近公开举行的招待会上王后依然对他态度冷淡,而且也没有带上那条珍贵的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