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越战中的特种作战:国之利芒 > 第6章

第6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 大改革家雍正 如何看待毛泽东时代 警惕,日本 日本右翼言论批判 美国特种部队档案 李鸿章家族 首席女法医系列:尸体会说话 阴摩罗鬼之瑕 穿越成华筝之后来的故事

张勇犹豫了一下,张开嘴无声地摇摇头。

郑尚武知道他的意思,忙鼓圆了眼睛瞪了他一眼,同时抬脚在他的大腿上轻轻踹了一记。

看着张勇猫着腰贴着植被线返回灌木林,郑尚武松了口气,返回岩石下轻轻拉动枪栓推弹上膛,旁边的曾庆也放弃潜听,趴在他旁边做着同样的动作。

敌军,选择的袭击时间非常巧妙。

对于孤军深入的迂回部队来说,视界不清的黑夜最需要警惕,山间的雾霭同样也会引起高度的注意。敌军选择此时天光大亮、雾霭逐渐消散的时候接近我军阵地,一可以达到隐蔽接近高地南坡的目的,二可以在我军高度紧张期过后的松弛期间发起袭击,取得最好的攻击效果。

“啪”的一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56半自动步枪的枪声!郑尚武全身抖动了一下,这声枪响来自灌木丛方向,意味着运动过去的张勇遭遇了敌情,不得不放弃原定信号改用鸣枪示警!这也表示着,敌人不仅仅是从高地西南方向(大岩石背后)接近高地,还从南面(灌木丛)运动上来。

哨兵,落单的潜伏哨兵开枪报警之后,将面临巨大的危险。而灌木丛和高地上我军阵地之间,还有三百米的距离。在敌人的火力监控下,张勇如何通过这三百米返回阵地?不能返回阵地,那就只能面对进攻的优势敌人孤军作战!

枪声,引起了高地上我军的注意,不知是谁过分紧张地扣动了扳机,“哒哒哒”的一连串冲锋枪声猛然响起,又突然停止,之后,高地上再次陷入了沉静。

枪声,也告诉意图偷袭的敌军——阴谋破产,要么强攻要么滚蛋!

大岩石周围响起了杂沓的脚步声和慌乱的敌国话声,接着,十几条人影向灌木丛方向快速运动过去。

“啪啪啪”又是几声枪响,每一声都几乎击打在郑尚武的心坎上。枪声,表示张勇正在英勇地抵抗敌军,也表示着他落入了敌人的合围。他转头向曾庆看去,这位兄弟一脸煞白地咬着嘴皮,死死地看着那群敌方民兵的光脚板和卷起的蓝布裤脚逐渐远去。

郑尚武拉着曾庆的胳膊缓慢地摇摇头,示意他不能开枪。此时不能说话,所有的意思、情绪,都只能通过眼神和动作来交流。

高地上,重机枪的“嗵嗵”发射声响了起来,而灌木丛中却在几声杂驳的枪响后又响起一声爆炸,随即再无动静。不久,迫击炮弹带着独特的啸音开始飞上飞下,高地上、山脚下不时爆绽出一个个带着红褐色烟雾的炸点。枪声在爆炸声中密集起来,还间杂着敌人古怪的嚎叫声。

戴着绿领章的敌军部队和穿着平民衣服、大多光着脚板的民兵,呼喊着听不懂的口号一波波向高地进攻。这些敌人的打法跟我军完全一样,快速接近到一百米处然后分配火力压制,组织突击队以短暂跃进配合匍匐前进、交替掩护的方式再度接近我军阵地,直到可以用手榴弹攻击阵地后才再次发力冲锋。

郑尚武和曾庆隐藏的岩石边不时有敌军经过,投入到攻打高地的战斗中。

战斗,在枪炮声中继续着,为数不下五百名的敌军向高地发起了舍生忘死的连续进攻,在我军的打击下一次次地败退下来,又一次次调整部署组织新的进攻。

处在敌军中间的郑尚武和曾庆看到,敌军的伤员被一些平民用茅草绳扎成的担架抬了下来,而敌军炮弹的呼啸声也越来越短促。这证明敌军的迫击炮阵地在不断地变换发射阵地,离大岩石下的两人越来越近。

曾庆又用瓷缸开始潜听,想从喧闹的战场音幕中分辨出敌军迫击炮阵地的发射方位。尽管这样做的效果很差,可以说几乎没有效果,可是身处敌人中间,远离己方主力又失去一个好兄弟时,有所动作也许能够减轻一点紧张到极点的情绪。

郑尚武还隐约猜到曾庆的心思——袭击敌军迫击炮阵地,将小鬼子的獠牙打掉!

曾庆的想法,郑尚武也有。

他之所以只派张勇回去发信号,就是存了在进攻中的敌人背后捅一刀的心思。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没有想到,他的决定会导致张勇目前的生死不明。他隐隐担心那声爆炸是张勇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张勇,做得出那样的事情!朝夕相处了两年多的时间,连里别的人他不敢说,可张勇和曾庆两人,他能拍胸膛下保证!

为张勇报仇!这个心思主宰着郑尚武和曾庆,唯一不同的是,郑尚武还没有丧失理智和清晰的思维。

出击,两个人的出击必须把握到最佳的时机,否则为张勇报仇不成反而又搭上两条性命。时机,应该是敌军连续攻击受阻而疲惫,我军在坚守住阵地后组织短促反击的瞬间。只有这个时候出击,郑尚武和曾庆才有可能成为战场上的奇兵,狠狠捅上小鬼子一刀后,再会合己方反击部队回到阵地上。

躺着的功臣,郑尚武不想当!可是没理由在机会来到时,不去当活着的英雄啊!?

敌军在763A南坡发起的进攻被我军分配合理的兵力、兵器击退,随后又将攻击正面拉向东坡的三号阵地,想寻找我军防御力量的薄弱处实施突破。这个改变是愚蠢的,敌军的进攻兵力由此变得相对薄弱起来,更重要的是:为了支持东坡的攻击行动,敌军的迫击炮阵地再次迁移,正好设立在郑尚武和曾庆藏身的大岩石东面不过三十米处,也就是大岩石和灌木丛之间的小块平地上。

忙碌紧张的敌军显然没有想到,这个经过了无数自己人的地方会隐藏着中国军人。说到根源,是敌军最初被灌木丛那边的张勇吸引了注意力,仓卒中没有安排对这个地形有些复杂地方进行搜索。

看着敌军在自己面前架设好三门100迫击炮,看着炮手们将一发发炮弹射向我军阵地,看着高地上不时腾起的火光硝烟,郑尚武和曾庆按捺住性子等待着,等待我军发起反击。

这种等待是相当难受的心理折磨。他们恨不得马上冲出去,用手中的武器将敌人的炮兵消灭,免得山上的兄弟们遭受这可恶火炮的杀伤。郑尚武知道763A高地上我军迫击炮阵地的位置,从弹道角度来看,我军看不到岩石后的敌军炮兵阵地,当然也不可能用60迫击炮轰击这里。

“蓬蓬”的迫击炮弹出膛声一次次敲击着两人的心脏,郑尚武也记不得自己拉了几次曾庆了。这位兄弟的脸上、掌心、后背全是汗水,是那种焦急的汗水。

他们不能说话,敌人也有可能在潜听,尽管这种做法在战斗中并不顶用。敌人也许就有人在头顶的岩石上,那里距离我军前沿最少有四百米的直线距离,一般武器难以打到。敌人甚至可能就靠在岩石上,些微的声响就可能引起他们的警惕,暴露出两人的位置。

郑尚武找了一块小石子,在地上写了两个字——反击,又向高地上指了指。

曾庆会意了,紧张到发白的食指离开了冲锋枪的扳机,让担心那枪走火的郑尚武长长地轻嘘了一口气。真要这个时候暴露位置,张勇可能的牺牲就太不值得!冒险潜伏的行动也就失去了意义!

旁观战争是一个奇怪的处境,对军人而言更是如此。敌我两军在交战,手里有武器的郑尚武和曾庆却不能扣动扳机,向面前毫无防备的敌群射出仇恨的子弹。消灭敌人,首先要保存自己。他们可以随时消灭面前的敌军炮兵,可不能保证在消灭敌军炮兵后,能够安全回到高地。

时机,终于在难熬的两个小时后来到。

敌军的进攻一次次受挫,进攻者必须花费巨大的精力去对付依托既设阵地的防御者,还要承受比防御者更大的伤亡。因此,敌军的攻击越来越无力,强弩之末的征兆越来越明显。

又一次对南坡我军阵地的排级规模进攻发起后,激烈的枪炮声响起不到十分钟,高地上突然响起冲锋时的喊杀声和突然增强的轻、重机枪射击声。处于防御态势的我军终于发起了反突击!

郑尚武又拉了一把跃跃欲试的曾庆。还不是时候,敌军炮兵阵地还没有慌乱的迹象,这证明我军的反击锋芒还没有触及到这个方向的敌军。此时出击,两人很快就会被附近的敌军发现并包围起来。

枪声在东边和北边激烈地响起,不断有溃退的敌军从远处浓雾消散的灌木丛旁退向古坝村方向。

“打!”

郑尚武扣动手中冲锋枪的扳机,连续几个短点射,将正在收拾炮架的敌军炮兵打倒几个。接着曾庆的枪也响了起来,两支冲锋枪形成的小范围密集火力,完全覆盖了敌军炮兵阵地。

惊惶的敌军一时没有发现大岩石下喷吐的火舌,反而就地趴着东张西望,警戒高地方向。这样,敌人的屁股正好朝向两人。

像这样的杀敌机会实在难得!两人尽情地发射着子弹,将早已经记恨在心里的敌军炮兵一个个打翻在地。直到附近的敌人发现炮兵阵地的异常情况运动过来时,我反击部队已经冲过灌木丛的左侧,向大岩石这边运动过来。

郑尚武跃出隐蔽地,掣出手榴弹拉了弦扔向涌动着后撤的敌军,爆炸声刚起,冲锋枪就开始连续的短点射扫向敌人;曾庆也跳出岩石下的空隙,将手中的冲锋枪打得“哒哒”作响。他们边打边向高地冲去,仓促中败退下来的敌军还没来得及分辨子弹来自何方?也没来得及看清楚背后冲来的两人是敌是友?等到看清楚时,已经纷纷饮弹倒地。

奇兵突起,让久攻不下战意消褪的敌军彻底丧失了战斗意志,敌军用飞快的速度丢下炮兵阵地以及阵地上的炮兵尸体,消失在山林间。

目 录
新书推荐: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 画布上的谍影 捍卫地球家园 抗战:从淞沪开始打满全场 谍战剧中的龙二 我,李云龙政委,祁同伟他爷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长津湖 谍战:我有万恶之王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