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第 29 章(1 / 1)
上官玉成和关素卿在贵阳过着如胶似漆、举案齐眉的日子。一日,蒋青舟来向他们辞行。上官玉成语重心长地嘱咐他回杭州后好好打理国公府。谁叫蒋总管的郡主大人现在实行三不管政策——不管京城、不管杭州、不管儿子。
关素卿如今算是正式向退休生活迈进。整日养花弄草、钓鱼打盹,有空练练字读读小说画画花鸟。没空的时候一般都是和上官玉成带着余一玩耍。有时候给他们父子奏段小提琴,有时候故意不理人作弄他们。
有一回趁上官玉成午睡,关素卿拿笔在他脸上乱涂乱画。作案后她抱着小余一脚底抹油地跑了。等上官玉成睡醒,关素卿自然被狠狠修理了一顿。
这下她算是彻底见识到上官玉成的恶趣味和报复心了。上官玉成不厚道地趁她被撩拨得意乱情迷时也在她身上乱写。事后关素卿又羞又气地去掐他的手,怪道:“你个老不正经就知道欺负我。”
上官玉成心情大好地抱着她哄着:“谁叫你这么孩子心性,还当着儿子的面作弄我。”
“哼!谁孩子心性了?有你夫人送来的两个小丫鬟孩子心性吗?”她嘟着嘴话里透着一股子的酸意。女人就是这么小心眼的。
上官玉成拍拍她的背好笑地道:“就是你小时候我也没把你当个孩子看待。现在倒是越活越回去了。那两个丫鬟我早打发走了。”
关素卿立刻委屈地咬咬唇,“从来都是我追着你跑。跑去甘州跑来贵州,我要还是原来的我一定会说自己发了疯。因为想见你,因为你信里开玩笑地说起那两个丫鬟。我就抱着儿子不顾一切地来了。我不管,我就是不高兴。”
上官玉成亲了赖在他怀里撒娇的小女人一口,他发现自己培养了一个极度表里不一的牛皮糖。最让他愉快的是一旦被她黏上就很难再甩掉她。他恶作剧般地对小女人说:“不高兴就不高兴,你不高兴我可高兴了。”
如果是一般的女人,比如他妻子魏氏听到他这么说会表情黯然地忍着泪。程氏听到会立马当真哭死过去,三姨娘则会惶惶终日。可关素卿的反应却是眯起眼恶狠狠地盯着他,然后像八爪鱼一样四肢齐用缠着他。
“就是要缠着你、就是要靠着你,看你怎么勾引其他的小女孩。”
那故意装凶悍的模样要多娇媚有多娇媚。她是个不一样的女人,率性、真实、不拘小节。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些相同的习惯、相同的想法。他们习惯对外伪装自己。关素卿只有对上官玉成才会有恃无恐地恶作剧。上官玉成也只有在面对关素卿时才会抛弃他的沉稳理智。他们生命里的有一些东西是特地为彼此保留的。
关素卿是只为上官玉成绽放的玉茗花,是他心灵的真正归宿,是他人生仕途沉浮中的一丝欣慰。
在关素卿看来上官玉成是个很成功的男人,有气魄有胆识有文化。不管他是带兵打仗保家卫国还是远离朝堂作书立传都干得非常出色。
正月初,他们一家三口刚刚过完一个团圆的新年就迎来了几个略带青涩的客人。上官玉成的学生千里迢迢地从京里赶来山庄拜年,都走到门口了却被上官玉成打发去了布政使的府邸。他们的到来也结束了上官玉成和关素卿的蜜月期。
接下来的几天,上官玉成没有回山庄。关素卿从来没怀疑过自己对朝堂的敏感度,这几个儒生的到来一定是京城发生了极不寻常的大事。
又过了四日,上官玉成眉头紧锁地回来了。见了关素卿之后只是淡淡地说:“皇上无子,将酿大患。”
关素卿想起离京之前皇帝求子心切无心朝政的传闻。第二天,她亲笔写了一封信给敏雅郡主。十日后,敏雅郡主回信说近日皇帝为求子苦恼,有一权阉向皇帝进谗言说是皇帝无子是因为皇后和皇帝命中相克所至。皇帝正在考虑废后,朝堂上几派人马吵得越来越凶。其中属严妃一派闹得最厉害。
关素卿看完信后叹了口气。皇帝无子确实是个大问题,但废后一事也太过严重。闹到如今又变成了站队游戏,一旦站错就是死路一条。也难怪上官玉成烦恼了。
她悄悄地走进书房,上官玉成正拿着书发呆。她上去抽走他手上的书道:“你已离开京城、习义未出仕、习信在南京任中骑都尉、壮哥儿还是个孩子、咱们余一连话都不会说。皇帝无子就算闹翻了天也与咱们毫无关系。咱们只要效忠皇帝效忠皇权,其余的事咱们可没命掺和。看看我祖父和父亲的下场,还有什么可值得犹豫的?”
上官玉成闭了闭眼,已经四十岁的他也算是步入后生了。
“太过仁慈的皇帝会令国家迷惘,太过残暴的皇帝会令国家动荡,而无子的皇帝不仅会令国家动荡还会令国家分裂。四十不惑,我年已四十却还是疑惑自己的立场。”
关素卿俯身怀抱着他,她理解男人的忧心却爱莫能助。她只有坚定地站在他的身边给予他支持而已。
“我决定辞官远行。”
少顷,上官玉成对关素卿道出了他的决定。他抬手捧着关素卿的脸道:“如果我什么都没有了,你愿不愿意跟着我走?”
关素卿低下头,与他前额相抵。她温润的气息浮在上官玉成的脸上,神情是那么柔美。“我愿意。无论到哪儿,有你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上官玉成第一次笑得那么轻松,仿佛一阵风从一个无形的牢笼里彻底地解脱出来。他原本应是不羁的自由自在的人。
只要下定了决心,后面的事就顺利的多了。在京城、贵阳一片错愕的惊呼声中,皇帝批准了上官玉成辞官的要求。他将爵位提前传给了长子新建伯,上官习信升至正四品武官被皇帝召回京城。他的妻妾们随长子留在京城。可关素卿明白她们也算是变相的筹码。皇帝会再次召上官玉成回京的,只要他觉得上官玉成还有用得到的地方。
上官玉成和关素卿两人彻底隐居在玉茗山庄。四月,在明媚的春光中上官玉成开堂讲学。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各种出身都有,上官玉成一律一视同仁。
关素卿的身份还是敏感的,她有时候抱着余一躲得远远的玩耍。小余一除了能流利地喊爹叫娘外还是不会说别的。他对关素卿的小提琴很感兴趣,每回都听得认真。
蒋青舟来信说他上个月巡庄时发现有几个管事手脚不干净,被他当场处置了。秦嬷嬷问她能否抽空回杭州一趟。最近云莹红鸾星动,经常和一世家书生书信交往。可那书生的父母却嫌云莹身份低微。秦嬷嬷寻思着成全他们好事,问关素卿能不能出面帮云莹。
关素卿感念云莹忠心耿耿地服侍她多年,觉得她的婚事自己应该义不容辞。到了晚上,她将这事与上官玉成说了。上官玉成答应与她一起去杭州操办云莹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