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 4 章(1 / 1)
第二天,关素卿顶着两个黑眼圈脸色十分难看。拿起一根针就恨恨地戳了荷包几下,吓得如儿不敢再教她。到了下午,她双手托着脑袋看着窗外渐厚的白雪决定到外头玩玩。于是她叫了如儿在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两人跑跑闹闹笑笑,关素卿跑得急了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得一身雪顿时成了个雪人。
关素卿见如儿呆呆地站着有些责怪地向她伸出手,示意她将自己拉起来。只是如儿还没伸手拉自己,她的身体一下子就被人从背后抱着站起来。关素卿回头一看,就见上官玉成紧抿着薄唇面色不愉地看着她。关素卿红着脸低下头站在他面前局促不安。
上官玉成对如儿道:“还不快扶你家小姐回去换衣裳。”
如儿诺诺称是,赶紧扶着关素卿回屋。关素卿至始至终都没发现上官玉成身后站着个上官习义。
几天后,上官玉成又叫关素卿去锻炼身体。关素卿去了之后才感叹:学生还是这个学生,老师却换了人了。
关素卿在上官习义充满探究的眼神中别别扭扭地射了几只箭、练了一回功,然后脚底抹油跑了。
不一会儿,上官玉成很无奈地找了过来。看见关素卿蜷在被窝里缩成一团时又心软了。他把关素卿连人带被的抱在怀里,低低地叹了口气:“你这小丫头,真不识抬举!”
关素卿在被子里咬了咬唇,忍着眼泪伸出手紧紧地抱着上官玉成。一直到他们都平复了各自的心情后才分开。然后上官玉成还是那个深明大义的上官玉成,而关素卿还是那个没心没肺的关素卿。每次他们的相拥和分离都有着太多的无奈。
此后,关素卿倒真的愿意和上官习义亲近起来。两人在学习上互相督促,在生活上互相激励,在面对上官玉成时互相帮忙。总之,上官习义因又这么个青梅竹马心里很高兴,面上也很高兴。关素卿因有这么个不伤大雅的童年玩伴心里不高兴但面上很高兴。上官玉成因两人亲近,心里不知道高不高兴,面上也不知道高不高兴。
这么奇奇怪怪的三人一直相处了一年。这时候十五岁的上官习义和十二岁的关素卿依然是半点火花没有。只是关素卿开始摆脱小肥猫形象,变得窈窕起来。
又是一个新年,除夕之夜鞭炮还没点呢京城里就有快马来报。老皇帝在别宫死了,太子还没即位,董贵妃想拥立自己的儿子就造反了。京城大乱,上官玉成在万众期待中要回京拨乱反正了。这次包括关素卿在内的一干人等随着上官玉成的大部队打回了京城。
农历正月十八,太子登基了,第一功臣上官玉成升官了,关素卿进了上官玉成的新尚书府。
关素卿低眉顺眼地站在上官玉成的嫡妻魏氏面前行了礼,喊她一声‘叔母’。魏氏是个十分有规矩的贵妇。如今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的她穿着一件玫红色簇金绣云纹背子,高梳单螺髻只斜斜插着一支镶宝凤蝶鎏金银簪。一双丹凤眼看着关素卿含着笑意雍容华贵地端坐在上头。
她问了几个问题,关素卿都一一答了。然后她点点头,没有太多热情也没有半分怠慢。
接下来,又给二姨娘、三姨娘见了礼。二姨娘程氏真是个不可多得的气质美人,一双柔情似水的双目看得再强的百炼钢也要成为绕指柔。她穿着一件清水蓝的襦衣下着六幅水纹月华裙。梳着偏堕马髻,一支银鎏金镶玉嵌宝蝶赶花桃心簪略显几分高贵。程氏给上官玉成生了一儿一女,二少爷上官习信今年也有十五岁了。另一个就是以前上官玉成提过的女儿上官木兰。
关素卿向三姨娘福福身,三姨娘除了有些发福外依然是那个样子。她是最高兴见到关素卿的一个,只是再不敢像以前那样不用顾忌地说话。
之后,又给传说中调皮到不行的上官木兰见礼。上官木兰遗传了二姨娘的鹅蛋脸,长得眉清目秀、娇俏可爱。就要行笄礼的她无论举止神态还是说话谈吐都与她小时候相去甚远。让关素卿不禁感叹古代万恶的闺阁教育太过强大。
关素卿被魏氏安排住进三面环水的清水楼,与上官木兰居住的玲珑阁非常近。除了秦嬷嬷和如儿依旧伺候她外,还另拨了三个小丫头给她。
三个十岁左右的小丫头依次排开给关素卿见礼。做事颇为干练爽利的那个叫云莹,有些贪嘴但很老实的那个□□芍,长得最好的那个叫秋芙。
关素卿见这清水楼的院子比甘州那小院子大多了,就整天寻思着捣鼓折腾。比如说先架个秋千,搭个葡萄架什么的。
过不了几天,关素卿去给魏氏请安时得了一个妆匣子。下午,她又遣一个嬷嬷带着针线班上的人来给关素卿量身子。
等人走了,关素卿打开那妆匣子一看顿时两眼冒星。妆匣子里有两套价值不菲的头面首饰,一些朱钗玉镯和六个玉兔纹样的银锞子。
第二天,关素卿一早去给魏氏请安道谢。这魏氏可比她老公上官玉成大方多了。回去时路过玲珑阁,关素卿带着如儿去找上官木兰说话。
这玲珑阁四面环竹,到了夏天必定清凉宜人。上官木兰很高兴关素卿来陪她聊天,忙让身边的大丫鬟珠儿去泡茶。
关素卿看着上官木兰的绣工顿时自惭形愧起来。一低头又看见上官木兰的小脚上穿着刺绣精美的凤头鞋。顿时想起以前上官玉成老是威胁她说要把她的脚裹了,现在看来他真的只是吓吓她而已。如果上官木兰也是在上官玉成身边长大的,说不定现在还是那个调皮的上官木兰能走能跑能跳。
上官木兰是个性格大气的人,兴致勃勃地问了许多西北甘州的事情。当关素卿与她说起月牙泉时,她一脸的向往惋惜。
次日,关素卿带着自己不能入眼的女红去玲珑阁请教上官木兰,被她好一顿笑话。之后,她又去看最近卧病再床三姨娘。
三姨娘看到关素卿十分高兴,忙让身旁的嬷嬷去将壮哥儿抱来。这几年不见,关素卿已经从小女童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一头青丝上梳单挂髻与脑后,下面编成一股辫子垂下。发髻上只有一支金累丝镶宝珠蝶赶花小簪斜斜垂下。眉目间略带点懒散,笑起来柔美娇嫩地真如含苞待放的玉茗花。
“玉茗……”三姨娘对着关素卿欲言又止。
关素卿见她眉目间有一股郁色忙安慰道:“三叔母别想太多。玉茗懂得有些事不可强求。”
三姨娘这才露出一抹微笑,这时嬷嬷抱来了已顽皮到不行,能说能跑的壮哥儿。也许个是刚睡醒的缘故,壮哥儿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关素卿伸手接过壮哥儿抱着他逗他玩。
没想到过了没多久,上官玉成就来了。时隔近一个月再次看到他,两人都拘束了很多。关素卿匆忙向他福身见礼。他问了几句话就让关素卿回去了。
晚上,关素卿拿着那把匕首发呆。突然间觉得自己太过在乎他了,连三姨娘这样老实的人都看出来了。想过之后决定将这把匕首放进箱底上锁,再也不愿多看一眼。
她又过起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除了去给魏氏请安外,连上官木兰那儿也不多去了。与上官玉成也只在过节家宴上见了几次再无其他。
与上官习义更是没什么交集,倒是和上官习信趣味相投。她是懒散休闲度日,他是读书不成、武功一般。一个每天捣鼓些奇思怪想,一个每天临湖垂钓如闲云野鹤。有一回,上官木兰还笑话他俩才是真正匹配的一对。惹得关素卿红着脸去挠她。
上官习义本就是国子监的监生,如今又要考举了。而同年龄的上官习信却是打死不肯走科考路线的。二姨娘急了,上官玉成却说:“他既不喜读书,何苦逼他。”
第二天,上官玉成连招呼都不打就让人收拾了上官习信的包袱,将他押去了宁夏。
关素卿听到后瞠目结舌了半天,上官玉成向来做的比说的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