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心计(1 / 1)
陈阿娇囚死
班固《汉武故事》云:“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即刘彻)曰:'欲得妇。'长公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否?'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成语“金屋藏娇”即缘此。长公主便是刘彻的姑妈刘嫖,阿娇即陈阿娇,乃是刘嫖的女儿,刘彻的表姐。后来,在姑妈刘嫖的努力下,刘彻7岁被立为太子,阿娇也被立为太子妃。刘彻在17岁那年即帝位,立阿娇为皇后,两人也曾耳鬓厮磨,卿卿我我。
可是,好景不长。阿娇虽是天生丽质,终没有给刘彻生下一男半女。刘彻满肚子不如意,又宠幸另一个女人卫子夫。阿娇知道后,那种嫉妒之火,无法遏止。她绞尽脑汁,要夺回失去的宠幸。她让巫女楚服在皇宫设坛请神,作法念咒。刘彻最讨厌巫蛊,他察觉后,立即将楚服枭首于市,株连被杀者300余人。据《汉书·外戚传》载,刘彻治罪阿娇,“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可怜兮兮的阿娇,终日以泪洗面,愁闷孤寂。她听说刘彻喜欢司马相如的文章,便用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为之作《长门赋》,想以哀婉凄切的文章,感动刘彻回心转意。还是辛弃疾说得极是:“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刘彻另有新欢,乐在温柔乡中,真可谓“但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阿娇倚闾相望,苦苦期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公元前110年,这个美丽的囚犯,终于死在长门宫,年仅三十八九岁。
卫子夫自尽
陈皇后被冷落后,刘彻常到姐姐平阳公主家。平阳公主知道弟弟所好,将众多的美女召来,供刘彻挑选。可是,刘彻看来看去,竟无一中意女娃。姐姐难以巴结讨好弟弟,便令人洗盏更酌,唤来歌伎卫子夫唱曲劝酒。没想到,刘彻顿时眼睛火亮,席间,两人便眉目传情。刘彻以更衣为由,命卫子夫随之入尚衣轩,两人遂于轩中初试云雨。
平阳公主知道弟弟已宠幸卫子夫,便趁机奉送入宫。刘彻欣然笑纳,赐平阳公主黄金千斤。卫子夫入宫后,生三女一男,男则为刘据。刘彻喜得龙子,于公元前122年,立刘据为太子,册卫子夫为皇后。自此,女奴兼歌女的卫子夫便时来运转,平步青云。卫氏家族也因之而势倾全国。时有民谣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刘彻是个喜新厌旧的主,如白居易所说:“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岁月无情,如花似玉的卫子夫也日见色衰,再也吊不起刘彻的情欲。此时,直隶绣衣使者(相当京都警察厅长)江充素与太子不和,为防太子登基报复,便恶人先告状,诬陷太子参与巫蛊作祟。刘据知道老爸最忌巫蛊,于是,便一不做二不休,亲自举兵收捕江充。可是,太子兵败,江充阴谋得逞。刘据在朝廷的追逼下自缢而死。卫子夫听到太子失败的消息,只得战战兢兢地交出皇后御玺,然后悬梁自尽。但刘彻余怒未消,遂诛灭卫氏三族,处决太子的幕僚,数万人倒在血泊之中,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巫蛊之狱”。
李夫人身后
据《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延年待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是宫廷乐师,为讨得刘彻的欢心,举荐的这位倾国倾城的“北方佳人”,便是他的妹妹。刘彻很快予以召见,此女果如李延年所言,体态优美,婀娜生姿,能歌善舞,举止宜人。刘彻喜上眉梢,立即封为夫人,升李延年为协律都尉。
李夫人入宫后,刘彻大加宠幸,生一男,是为昌邑王。可是,李夫人偏偏命薄,难以消受浩荡皇恩,入宫不久便沉疴在床,形体枯槁,容颜憔悴。刘彻多次亲临探视,李夫人都以被蒙头,拒而不见。她对自己的妹妹说:“我是因貌美而得宠,如今色衰也就宠衰。皇帝所以要看我,是要看美丽的女人。一当看到现今的样子,他一定会厌恶而唾弃。”
李夫人死后,刘彻的脑海中还是那个楚楚动人的俏佳人。他日夜思念,茶饭不进,唤来方士装神弄鬼,让李夫人还魂,以纾解朝思暮想的痛苦。香烛烟火缭绕之中,李夫人飘然而现,似有似无。刘彻慨然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李夫人死后,刘彻追封其尊号曰“孝武皇后”。
李夫人可谓聪明丽人,硬是不向刘彻展现病容,而让天生丽质永驻其心中,以至勾魂摄魄,其生也哀,其死也荣。但不久,她的哥哥李延年、弟弟李季,都被刘彻以奸乱后宫的罪名,诛灭全家,血流漂杵。她的另一个哥哥李广利,因害怕株连治罪,率兵投降匈奴,后又被全家杀绝。李氏全族,无一人幸免。此时,李夫人的千种风情和百般妩媚,都被刘彻丢到爪哇国去了。
赵钩弋被害
公元前95年,刘彻往北部巡视,有谄媚者向他奏报,此地有祥云袅绕,必有奇女显现。尝言“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的刘彻,立即命令逐家逐户地搜查,终于在赵家找到赵钩弋,此女美艳照人,秀色可餐。刘彻看到后龙心大悦,召赵钩弋回宫,起造巨厦,置之于内,名之为“钩弋宫”。那年,刘彻50多岁,赵钩弋只十七八岁,老夫少妻,视之如宝。
赵钩弋怀孕了。但凡女人都是“十月怀始,一朝分娩”,可是,赵钩弋却怀了14个月的胎,才产下一男儿。他便是汉昭帝刘弗陵。刘彻老年得子,乐不可支,他说:“唐尧帝便是怀14个月才出生的。”于是,又把“钩弋宫”改名“尧母门”。
自从“巫蛊之狱”后,刘彻一直未立太子,他喜欢赵钩弋所生的儿子,遂在其七岁的那年将其立为太子。这年,刘彻已近古稀之年,而赵钩弋正当青春年华。公元前88年,刘彻有意找茬,给赵钩弋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将她处死。他谈及此事时,振振有词地说:“自古以来,国家所以大乱,就是因为君王年幼而母亲年轻,子少母壮,女主专权,为所欲为,谁能制止得了呢?”如此冷血凶手,视人命如草芥,伤天害理嗜杀成性,说出此等歪理邪说,竟然心不跳,气不虚,嗟夫!
楼上的,如果你要评论一个帝王,麻烦你先把史书大略过一遍好吗?什么叫东汉是由野猪开始衰败的,你要置中兴之帝刘询于何地呀;再说了,刘彻的功过是非这两千多年了,史学界也没得出个定论,但他为汉民族的统一所作出的功绩是不容质疑的,怎么到你口里就成了衰败的开端?再说了你也不翻一下汉书史记,刘家的男人在对待后宫方面向来是个渣,别说专情了,基本上每个汉家皇帝都是BI,后宫换得那一个叫勤快;野猪不过是渣中的战斗机而已.*5楼
所以说汉武帝也不是个完美的皇帝,毕竟齐家这条就是零分,东汉也就是从他开始衰败的,别看他谨防外戚专政,但是霍光不也是外戚吗?把个还在吃奶的孩子给个权臣看管,不出问题才怪,不过还好汉宣帝刘病已是卫子夫的孙子,心里还是有点安慰的,看看前面的几个皇帝都满专情的,为什么到汉武帝这就全盘大逆转?
2010-3-2911:34回复
这里有错误
第一是西汉
第二刘询是卫子夫的儿子刘据的孙子
也就是汉武帝的曾孙武帝会对后宫心有余悸,很大程度上受到小时候他奶奶窦后的压迫。
他的政治思想和窦后截然不同,但是在政治上根本伸不了拳脚。
文景之治对于国家来说是有变富裕一些,但是对于匈奴过于软弱,任凭欺压。这治标不治本。
而武帝就是这个敢于站起来说话做事的人。
他奶奶窦后非要继续推行黄老之术,无为而治,而他独尊儒术,更善于发掘人才。
他刚继位的时候,整个朝廷都是窦家的势力,这对于一个国家肯定是不正常的。
至于他后妃都被他杀死,这是不正确的。
首先,阿娇并不是他杀死的。他确实废了陈皇后,把阿娇关在长门宫。但是长门宫的待遇一直是保持原来皇后的待遇。也没有杀死。陈后是自然死的。
卫子夫自己把自己搞砸的,在后宫要篡位,这不是死罪是什么?
当然还有一些原因也是受到以前吕后、窦后的启发。武帝不想让自己的皇孙和自己一样受老太婆压迫。所以他要剪除政治上的亲戚羽翼。这些是无奈的。
秦皇汉武,汉武帝的政治贡献是不容置疑的!男人还是要看事业。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汉武帝创造了数个第一:
一、推行儒学
听取董仲舒的建议,“梳理百家,推行儒学”开创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之正统,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所推崇。这里要说明的是,汉武帝并非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致使大力提倡儒家的发展儒法结合。例如夏侯始昌既研习儒家又通晓阴阳五行家;宰相公孙弘兼治儒法两家;主父偃以纵横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马谈司马迁以黄老学说起家。
二、设立中朝抑制外朝
在惠文景帝期间,丞相大多主要是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礼遇,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为贯彻自己的命令,于是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
三、建立年号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
四、太初改历
太初元年(前104)改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
五、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自汉代延续至今,今天盐铁茶主要仍由政府及国企控制。
六、通西域
中国传出了冶铁术、凿井术、丝绸制造、漆器制造等技术,西方(域)传入胡(黄)瓜胡萝卜葡萄汗血马核桃天马等历史意义重大
七、开疆拓土
西北: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收复河套和河西走廊,张骞出塞以及细君公主、解忧公主的先后和亲乌孙,前赴后继的努力西域首次与中国联系紧密,为后来把西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基础。
西南:使者军队的接连出现使西南边陲第一次并入中国版图
北方:卫青霍去病的出击使北疆长时间稳定,保护了京师的稳定。
由此汉武帝也成了和秦始皇并列的千古一帝,后人常用“秦皇汉武”并称。
我喜欢!
这种男人我就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