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二十二章 喜事(1 / 1)
蒋国欢晕的时间不长,在她们到之前就醒了。她说没事,肯定是低血糖,昨天的晚饭和今天的早饭都没吃。贵芳妈快手快脚煮了碗红糖水,蒋国欢一气喝下,脸色顿时好转很多。
贵芳妈这才放下心,“傻啊,跟谁过不去也别和自己过不去。”
蒋国欢脸红得像熟透的蕃茄,吞吞吐吐说了实话。她和王拥军赌气,谁也不去做饭,看谁先经不住饿。贵芳妈乐得大笑,“都成了家的人了还像小孩,你们城里姑娘就是和我们农村的不一样,好玩。”
为了她们好,贵芳妈叨叨地讲授和婆婆斗争的经验,不但讲给蒋国欢听,也要杨廷榕和钱贵芳在旁边先学起来。钱贵芳被说得不好意思,扭捏起来,“妈,我还不想结婚。”贵芳妈偏往她痛处戳,“你婆婆说得没错,你眼热插青的生活,看着他们唱歌念书的日子好。但是贵芳,土生土长的种田人和城里人过不到一处。再说悔婚要被人骂,到明年你无论如何要嫁。”
钱贵芳深深厌恶家里为她定的亲,这个话题母女俩也谈过几次,但还是第一次当着别人面说。她脸上挂不住,站起来往外走,才拉开门赶紧又关上了,“他们来了。”
贵芳妈连忙按倒蒋国欢,“不许说话,最多哼唧两声,说头疼。”同时她使了个眼色给杨廷榕。后者心领神会,这是老干妈准备替干女婿洗脑筋,找她做帮腔的人。
王拥军进来,贵芳妈做个“轻声”的手势,示意到窗口说话,“拥军,你回来了?”
纯属没有任何意义的开场话,杨廷榕坐在床边,庆幸自己低着头,嘴边的笑不至于露馅。
王拥军担心蒋国欢,老老实实陪贵芳妈聊天之余,忍不住往她那边看。贵芳妈看在眼里,心里有了底,天下哪有不吵架的夫妻,新婚时候总是爱惜的。她立心要说到王拥军对老婆因爱生怜、因怜生怕,东一拉西一扯的从妇女同志的不容易,说到插队女青年的不轻松,到最后王拥军只有嗯嗯听的份。
被窝轻微地颤动,估计是蒋国欢再也忍不住笑了。杨廷榕装作掖被角,轻轻地搡了她两下,免得过于忘形。谁知蒋国欢腾地拉开被子,动作敏捷地跳下床,手按在嘴上向外奔去。过了会便传来她喔喔的呕吐声,王拥军是早跟了出去。贵芳妈是过来人,盯着问上回“老亲戚”什么时候来的。
蒋国欢哪里记得,光记得婚后就没来过。
贵芳妈笑眯眯地说,“不会是坐床喜吧?喜上加喜。”
蒋国欢和王拥军两个当事人,你看我我看你,还是钱贵芳先嚷嚷,“妈你是说国欢姐有小人了?”蒋国欢不由自主把手放在依然平坦的腹部,而王拥军的视线跟着落上去,钱贵芳又说,“两顿饭不吃会不会饿坏里面的小人?”蒋国欢抬头刷地看了眼王拥军,而王拥军立马说,“我去做饭。”
贵芳妈趁机向王拥军叮嘱了许多注意事项,最后又关照道,“拥军,国欢她人长得瘦小,怀孕不容易,你尽量让让她。她和你,还有将来的儿子是一家人,最最亲的亲人。”
一早的惊吓,到现在的和好收场,杨廷榕回去的路上嘴角含笑。
葛斯熙的心情也很好,“我们五一大队知青的第一个下一代。”
杨廷榕的弟弟秦梅福出世时,她已经懂事,知道帮父母看婴儿。她比划给葛斯熙看,“刚生出来的小孩子只有热水瓶长,小手小脚,打呵欠时嘴张这么大。”
葛斯熙低头笑,忍不住说,“你倒是喜欢小孩子。”
杨廷榕敏感地想起上次他说她的那些话,“嗯,自己家的,当然喜欢。”哥哥走后,她就是薇薇和梅宝的大姐姐,当然要多照顾他们一点。说完她抬头想看葛斯熙的表情,谁知他正若有所思地看着她,“对不起,上次有事,让你一个人走回大队。脚伤好了吗?”
杨廷榕扭头看田里,今年油菜的荚又鼓又密,等天热了收油菜籽的时候也到了。
“好了。”哪有那么娇贵。不过擦伤而已,第一次锄地,一锄头下去不小心伤到脚,不还得下地。夏天水稻田里蚂蝗多,叮得腿上血淋淋,干完活拿火一烤,第二天照样继续做。
“我以为你在生我气,这几天不敢和你说话。”
杨廷榕没气也要生出气来。真是说得好听,最近次次遇到,像没看见她这个人似的,和别人话却不少。
“你还生气?”葛斯熙试探地问。那天早上家里有点突发的事,他没来得及和杨廷榕打招呼,再见面后她一直挂着张冷脸。想想也是,一起来的,回去时却让她一个人走。
杨廷榕摇头,“没有。”
“后来你找到妹妹了?”
“嗯。”
两人默默地走在田埂上,刚才的喜悦已慢慢消失。风从四面八方吹来,葛斯熙说,“谢谢你们上次救了我,否则我可能会坐穿牢底,新年以来弦又紧了。”
杨廷榕淡淡地说,“我没出什么力。”她在沈家的那张报纸上看到,为了知青之歌,最近又在抓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然而最难控制的就是人的思想,她才想到,心里就浮起那首歌的旋律。歌的作者说得真好,“缓慢的、抒情、思念家乡的”,她几乎想大哭出声,为了…说不清的种种思绪。
葛斯熙出了会神,又说道,“其实我和你一样,不知道该如何对待家人。不过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很难说哪种才是正确的,还是尽量尊重本人。我们不能替别人下决定,是吧?”
杨廷榕低头不语,她没有兴趣跟他辩论,如果生命得不到保障,从何起尊重。
看着她的表情,葛斯熙也知道这不是个好话题,叹气道,“我只是想你过得更轻松些。不过,应该会有那一天的。”
杨廷榕轻轻踢开脚边的小石子,“我现在就很快乐。”因为要升级做阿姨了。她替蒋国欢高兴,至少眼前的矛盾暂时解决了,将来的将来再说。
清明当天,最终王拥军一个人回去扫了墓。按蒋国欢的意思,他告诉后母,以后弟弟妹妹所需的学费他直接帮他们交到学校去,至于其他的,逢年过节肯定要补贴点,但平时实在不能了,他也快要做父亲,钱实在不够用。
他皱着眉,总算结结巴巴把一席话说完,“钱,到时候国欢会安排的。”
相形之下,王拥军宁可挨几下后母擂过来的拳头,也不愿意和蒋国欢吵架,她已经为孩子在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