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1)
“喂,侯主任吗?……我们已经进市了,怎么走呀?……什么?不在市区?噢,噢,好吧,我们找找看。”
“怎么他们不在市区里?”施弘觉诧异地问。
“在郊区一个工厂那儿。”
“郊区?该不是位农民兄弟吧?” 司机小勇插话说。
“管他呢,咱先去看看再说呗。” 小赵不介意地说。
由于人生地不熟,车子走走停下来问问路,再打电话问对方怎么走,就这样,天快黑时,他们终于在离城市十几公里的一个地方,找到了那个破旧的工厂。
高大的烟囱毫无声息地戳在那里,耸入云霄却不冒烟,从厂房的规模看还是个比较大的工厂,但冷冷清清没有人烟,四周除了庄稼地里的虫鸣鸟叫声,整座工厂犹如一座废墟,死气沉沉没有一点动静。
厂门口有个瘦高个子的年轻人迎了上来,与下了车的小赵握握手打招呼,小赵回过身来打开后车门对施弘觉介绍说:“老板,这就是通达信息部的侯主任,在这里等我们的。”
“侯占军。”年轻人热情地和施弘觉打招呼说,“欢迎老板亲自光顾,叫我小侯就行了,这边请吧。”
说着,他就把来人领到了厂俱乐部的楼里边。
自从车子刚进城就又拐出了城奔这个郊区的方向来时,施弘觉心里就开始不舒服,原想着能在全国大报上刊登消息做生意的准是个像样的单位,没承想千里迢迢来到这个大城市后却一转向钻进了农村,心里那个别扭劲儿就甭提了。
他走在后边,边走边看,仔细观察着这里的环境。
这是个旧式大礼堂,前院有块能停车的空场地,礼堂边的环道被两排杨树围绕着,虽说地处郊区农村,却也十分整齐干净。礼堂后边是一幢联体的两层小楼,进到走廊里显得很昏暗,只有走廊尽头处一间敞开着门的大房间亮着灯。
这是一间办公室,五、六张桌子加上靠墙的几个文件柜把房间挤得满当当的,没有沙发什么的接待条件,他们几个各自找个办公桌落坐在办公人员的座椅上。
侯主任一边倒茶一边客气:“不好意思,我们这条件差点,请包含担待点。”
“你这儿究竟是个什么单位?”施弘觉问。
“这里呀,原来是个国营机械厂,前几年就已经停产倒闭了,工人们是走的走,歇的歇,剩下这些留守人员为了生存,这几年跟着社会上改革开放搞经济发展,也成立了一些经济实体,我们信息部就是其中的一个。”
说话间,施弘觉看到墙上还挂着厂里的奖状、职责制度一些陈旧的玻璃框,看样子是以前的办公房。
“那就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吧。”小赵开门见山说。
“电话上不是给你们说了吗,这个项目就是人家出技术和材料,你们代加工,验收合格后付给你们加工费用。”说着,侯主任就从桌子上拿起一份协议书递了过来。
“谁出材料?不是你们单位的项目吗?” 施弘觉问。
“是一家科贸公司的项目,我们只做中介。”
“这家公司在哪里?”
“是这样,你们只有和我们签了协议后才能告诉你们的。”他认真地告诉他们。
“可是我们对那家单位什么还都不了解,怎么就签协议呢?”施弘觉提出异议,“你总得说说那家公司的基本情况吧?好让我们大致有个认识,不然的话,那你不是指山卖磨吗,怎能让人放心呢?”
“这个您放心,那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公司,而且我们已经为他们介绍了不少单位了。”说着,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沓子材料,扔到桌子上让大家看,“这是别的单位来签的协议书。”
施弘觉和小赵翻着看了看,的确是几份盖着红章的协议书,都是全国各地的单位落款,没错。
“嗯,这样吧,侯主任,今儿个天也晚了,咱就说到这儿吧,明天你带我们去看看这家单位,行了我们就和你签协议付钱,怎么样?”施弘觉还是想把事情办得扎实些。
“哟,老板,那可不成,先签字付款这是规矩,要不然我们是没办法带您去的。”
“你放心,只要我们眼见为实就一定少不了你的钱。”
“我信您,您这么大个老板也不会在乎这区区几个中介费的,话虽是这么说的,可我们以前也遇到过两家一接触就把中间的我们给甩了的情况,所以,请您谅解,只有付了钱才能让你们见面谈判的。”侯主任坚持不相让。
“你这样做可就不在情理了,让人隔布袋买猫谁愿意呀?”施弘觉步步紧逼。
“那我们可就爱莫能助了。”侯主任两手一摊,做出无所谓的样子。
“走,咱找别的信息去。”小赵起身就要走。
“也行,不过我告诉你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不付钱办不成事的,这是信息行业的潜规则,并不只是我们一家这样做的。”
岂有此理,这不是蛮横不讲理吗?施弘觉点了支烟抽了起来。做企业管理这么多年来,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什么人都打交道,从来奉行的都是信誉第一,按常理出牌的,而今天却遇上了打牌不按正规规矩出牌的,很是看不惯这种奸猾行为。
他这边思虑着,那边小赵和侯主任争辩着,大老远跑来了,小赵也想把事情促成,他还在那儿据理以争。
不过施弘觉也清楚,随着市场经济大框架的拉开,第三产业应运而生,信息行业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和流通行业,吃的就是这碗饭,这就像现在在上海问路一样,不也得付问路费吗,要不然你就得南辕北辙啦,如今世道变了,什么服务都是要收费的,做什么不付出成本代价都是不行的。看来,要做成这件事不付出点风险信息费是办不成的了,为了企业尽快找到一条新出路,也只得如此了。
想到此,施弘觉对那侯主任说:“这样吧,我也理解你们的想法,既然来了就是想把事情办成,明天咱就把协议签了,你带我们去看项目,不过,希望你能优惠点,怎么样?”
“好说,好说。”侯主任满口应承了。
当晚,他们一行三人回到市区住了下来,第二天一大早就起身赶往那个信息部去签了协议书。
意想不到的还在后头呢,当他们签了字交完钱后才知道,侯主任要领他们去的地方并不在本地,而是在该省山区的一个县城里。
这又是一个想不到,施弘觉可真气愤了:“侯主任呀,你这是玩得什么花样呀?早说在那么个鬼地方,我们还费这么多口舌干嘛?这不是开玩笑吧?啊?”
“哎,老板,老板别生气,您别光想着地方偏僻就没戏啦,现在什么时代?您一定比我知道得多,如今无论沿海还是内地,到处都是开发区,连山区也不列外,哪儿的政府都想放手搞活经济发展,都有项目可做,不信您跟我去看看,保证您满意。”侯主任一个劲地解释这个项目如何如何地好,他们独家代理一年多了,许多签了协议的单位都挣住钱了。
嗨,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协议也签了,钱也交了,既然都到这个份上了,何况再跑一百多公里去看看呢,施弘觉心想现在这社会呀,还真令人琢磨不透,当今是个快速多变的社会,中央的方针明确了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并存的路线,现在国营、集体、外资、合资、合营、联营、合作、民营、股份制、个体工商户等,什么样的经济性质都有,一元钱可以办营业执照,一元钱还可以买个几千人的大工厂,内蒙还白送给双汇公司两个肉联厂,东北以一元起价拍卖了许多工厂,买彩票,一不小心天上掉下几百万元,成了新天方夜谭,什么样不可思议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那就试试运气吧。
“侯主任呀,我们可以去看看,不过丑话说到前头,如果项目是真的便罢,要是情况有诈我可与你不会善罢甘休的。”施弘觉态度强硬地对侯主任说。
“放心吧您,咱这就出发?”
第一卷 千里追款困山城 第二章 山城中套遭欺骗 (1)
在中介方侯主任的带领下,他们一行四人驱车来到了太行山区。
这太行山是横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间的一条山脉,绵延千里,象一条青色的巨龙,盘踞在河南、山西、河北三省辽阔的大地上。
下了高速,走了一段国道后,车子就进入了太行山的山麓。虽说进了山区,但公路还是挺好的,逶迤弯曲路面平坦,是条新修的公路,路上比较顺畅。
透过车窗举目眺望,阳光照耀下青灰色的山岭高耸在眼前,气势磅礴十分雄伟,据说太行山形势险峻,历来被视为兵要之地,从春秋战国直到明、清,两千多年间烽火不息。
这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有风光旖旎大峡谷,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姿百态的山石,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奇壮丽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灵境,这里曾留下了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贤士、文豪武侠、名流高僧、神医巧匠的足迹,也有他们美丽而神奇的传说故事。
看着看着,施弘觉心事重重,不由得把目光收了回来,抽起烟来。
窗外景色虽美不胜收,但他们几个没有心思欣赏这些,一路上各怀心态,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几句,盼着早点到达目的地。
近午时分车子到了山城,这是个不大的小县城,隔着车窗望见外边沿街大多是低矮的青砖旧房,间或夹杂着现代的带外粉刷的楼房,高低错落参差不齐,显现着不协调的格调。
在侯主任的指引下,左拐右转来到了山城北关临街的一座院落。
“老板,这就到了。”侯主任说着,就准备下车去叫门。
“怎么?这就是那个公司?”施弘觉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奇怪地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