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传说晕倒堤岸旁(1 / 1)
第十三章
连之尧再不看他们,挥动马鞭扬尘而去,一行人又走上行程。
只是在路中,连之尧瞥了我一眼道:“堂堂皇家妃子,竟跟江湖草莽有这般勾结,哼!”
我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嘀咕道:“既知道我是皇妃,你还不是敢喊我夫人?”
此时已入深秋,本该走水路才方便沿运河直下长郡,但显然连之尧已经亟不可待,他星夜赶路,饿了渴了不过下马就着喝水吃冷帮帮的白面饼,待马儿吃饱了又立即启程。
待到了长郡,我下地已经站不住,扶着马儿不肯挪地。
深深呼了几口气,我强忍全身的不适,站直身体,只希望赶紧找个房间洗个热水澡。这时,一双黑色牛皮长靴出现在面前,我抬头看去,只见到一双似笑非笑的眼睛。
我只瞥了他一眼,根本没有力气说什么,只想扶着什么赶紧往里走。他却横着一只手在我面前,道:“还有些事情,谈完了再回去。”
“什么事情那么急?!”我愤愤地推开他的那只手,状态已几近崩溃,你们是行惯军的,而我却从未这般急行骑几天的马!
他皱起眉来,冷哼一声道:“你来长郡是代表皇家祈福的,却不曾想过要去堤岸看看灾情如何?”
不等我回答,他已对身后吩咐道:“沈华,带路!”
马后那个人领命往前走了一步,我才看清他就是当时在丰城的那个将领,原来他叫沈华。
见他们背影越行越远,我忍不住叹口气,自知躲不过,也只能跟上。这时,有人从身后递给我一根木棍,我回头看去,竟是许久未见的小四。我笑着看那根显然是才从哪里捡来的木棍,对正缩着脑袋躬身站着的小四道:“你怎么在这里?”
“公子让我来跟着小姐。”
原来是桨生。
我点了点头,也并未多想桨生让小四来这的原因,只拄着“拐杖”跟着连之尧一行而去。
长郡临江,江南素来梅雨季节都有汛期,朝廷历来都有拨款赈灾,然而今年已入秋,肆虐的洪水冲垮了堤坝,又带来瘟疫,一路而来也都未见几个百姓,江南的鱼米之乡长郡,已是满目疮痍。
到了堤岸旁,沈华指着还在奉命将装满沙子的石袋一袋袋摞在堤坝上,可汹涌的潮水还在一波波袭来。
人力怎么跟天斗?
此时,沈华对连之尧道:“自军队到了这里,已是不眠不休一直在筑坝防汛,可收效不大,前日一场大雨将这些天来的努力全部冲垮,末将只能带着弟兄们再筑堤坝。”
连之尧的眉头一直微微皱着,他负手立于堤坝上,放目远眺,半晌后才道:“这边的地形图和水利走向图可有绘制好?”
“找了几个先生已经在日夜测绘,直到王爷到了要看,待回营就立即呈上。”
此时,我头晕的厉害,小四跟在后面又碍于男女之别不敢上前来扶我,我只能使尽力气抓住堤坝上的沙袋,稳住身形。我叹口气看向连之尧,只见他也在看我,却见我抬头又将眼神放在浩瀚汹涌的潮水上。
“弟兄们,本王和楚妃奉吾皇之命,携天子隆恩来长郡为民祈福,朝廷会用最好的人力物力来保住长郡……”
眼前越来越模糊,沙袋似乎有了很多影子,不断在眼前晃荡,我拼了吃奶的力气想要看清自己手中抓着的沙袋,却发现沙袋的影子越来越多……
“嘭!”
我听见自己身体坠地的声音,唔,好痛……
后来,说书先生说:楚妃因忧心长郡百姓疾苦,带着成王夙夜不眠赶往长郡,但奈何体弱,又看长郡百姓在水灾和瘟疫中民不聊生气急攻心,终于在长郡堤坝晕倒,虽有神医在侧,但还是烙下病根云云。
彼时,我坐在茶楼中,听了这段手中的茶杯抖了抖,险些倒在桌上,却只见对面的人笑得无比欢愉。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事实上,说我体弱不堪长途跋涉劳累是对,说我带着成王忧心百姓,实在……言过其实。我虽身为丫鬟,却从未干过重力活,所以这次晕倒纯粹是累的。
醒来时,我已躺在温软的床上。我盯着床顶白色的帐幔发了好一会呆,才听见有人推门而入,直直往床边来。
我张嘴欲言,可说出口竟是嘶哑无比的声音,此时,帐幔已被掀开,我见了来人,指着自己的喉咙立马红了眼眶。
来人正是桨生。
他拉下我的手,柔声道:“别怕,你这是累了太久,又没有怎么喝水,所以伤了咽喉,将养段时间就好。”
是了,从骊山到长郡,一路上我喝不惯河水,只有渴的不行才会舔上几口河水。
有桨生在,这等病痛自不算什么,我放宽了心,也肯喝他喂我的药水。喝完我才觉得奇怪,我是皇妃,桨生却能如此明目张胆的进我的房间喂我药,这种情况太过奇怪。
仿佛看懂我的疑问,桨生放下药碗,笑道:“我估摸着你该醒了,让小四把伺候的侍女给引开,来跟你说会话。”
我点了点头,又想到什么,睁大了眼睛看着桨生。
桨生此时却悻悻然道:“我被招来治瘟疫的。”
------题外话------
好吧,虽然昨天没有人理我,但是我还是想继续。
纵然情深奈何缘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