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诏千故事(1 / 1)
“你不是吃了那个‘翻译果’了吗?”韩羽海问。
“吃是吃了,但得到的功效只能应用于说话,而不能看文字呀!”张松叹道。
“你不会问老板的吗?”韩羽海对张松使了个白眼。
张松陪笑道:“所以,后来我就买到药啦。”
“缇旎,感觉好多了吗?”韩羽海问道。
“嗯,好多了,多亏张伯。”缇旎道。
张松抚了抚后脑勺,道:“张伯?……我有这么老吗?”
“那应该叫什么?”韩羽海疑惑道。
张松笑嘻嘻道:““叫张叔吧。”
“省点吧,你快五十多了,还叔呢?”韩羽海嗤笑张松。
这时,张松拍了拍胸膛,喝道:“我还年轻着呢——”不料接着咳了几声。
“教授,你不是也被踢了吗?怎么你看起来没事?”韩羽海问道。
“嘿嘿,这就证明我还年轻!”张松神气地说,“不像你,还喊苦!”
“我怎么了?”韩羽海反问。
张松继续说:“你敢说现在你的伤口不痛吗?”
“我……我是被椅子砸伤的,伤得这么重,不痛才怪!”韩羽海急道。
此刻,韩羽海皱了一下眉头,心想:“可恶,被这老头一说,我倒是觉得胸膛又痛起来了……”
缇旎看韩羽海神色不好,立即急道:“羽海,你还是让张叔看一看吧。”
“啊……”
当“羽海”这熟悉的声音传到韩羽海耳子里时,王丽月的声音,又再次在韩羽海的脑海里回荡,若隐若现——韩羽海马上呆住了。
“羽海?”缇旎见他这么久不回话,说,“羽海,你怎么了?”
好一会儿,韩羽海才回过神来,微笑对缇旎道:“啊,怎么了?”
“嘿,小子,你还要我这教授为你疗伤吗?”张松问韩羽海。
韩羽海微笑晃晃手应道:“不用了,谢谢。”
这时,张松回想起韩羽海曾对他陈述的过往,立即悟到韩羽海又忆起往事了。
接着,张松觉得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似的……
“啊!”
张松一拍脑袋,随即对靳泽道:“你有没有受伤呀?”
靳泽一听,哈哈笑了一会,道:“不过一掌,小儿科!”不过,在他心底里,正大骂着陈复数句。
※※※
两天后的下午,众人到达诏千城。
一道石板长街尽显在众人眼前,韩羽海顺着前方看去,诏千城的粉墙黛房十分齐整,带有中国古风之味。韩羽海特别留意其中一所大宅,其宅华丽生辉,两条刻有像是凤凰图像的大柱托着用琉璃瓦砌成的屋檐。
“啊,想不到这里竟然有如此古色古香的中国古建筑,真是太好了!”韩羽海赞叹道。
除了张松外,靳泽、缇旎不是很明白韩羽海说什么,其实,在这幻术世界里,不少建筑都是中国风的。
张松一笑,对韩羽海道:“这当然啦!我不知多少次见过这样的建筑。这使我有种回到故乡的感觉!”
片刻,张松陷入了自己的思海里,一时之间,思念起自己的家人,又悟起自己已离开他们十年了。想到这里,不胜唏嘘。
而韩羽海,也有此种感觉。他离开自己的世界,到达异界,见回熟悉之物,当然有感。
“找一家旅馆,先休息一下!”靳泽一伸懒腰,道。这两天他也够累了,只想安静地大睡一顿。
在韩羽海身边盈步而行的缇旎忽然开声道:“我们要小心一点!”
众人应诺,都明白她的意思,他们不想再在旅馆休息时被人绑起。
路边绿柳微动,像是向行人颔首示好。
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孩,在街道上你追我赶,好不欢快。
“等一下!”靳泽忙道,“我们先到武器店买幻杖吧。缇旎你的幻杖被他们拿去了……。还有,羽海你要学幻术,也应有一支。老张,你要不要?”
张松已经习惯靳泽唤他“老张”了。张松平和地说:“我用不着,还是给孩子们用吧!”
“小孩?”韩羽海一听,很是无奈,道:“都是高中生了……。还是差不多毕业的……”
“什么是‘高中生’?”靳泽好奇地问。
韩羽海一眨眼,暗地整理一下言语,道:“就是……”
…………
韩羽海对“高中生”,自己学校里的事大论了一番,连那刻薄的校长也被他道了两三句。
不久,众人进入了一中型旅馆,开了二楼几间客房。
※※※
明日一早,韩羽海跟靳泽出去买武器,顺便买一些小吃回来。张松和缇旎,仍在各自的房间里休息。
韩羽海和靳泽漫步走在石板街道上,心里感觉很踏实。二人忽然发现前面有一热闹之地,便向那里走去……
韩羽海和靳泽走近那地方,见到一大群人围立在一大宅门口前,有两人在人群中间分发着某些东西。
靳泽和韩羽海走向前向一人询问。
“请问,这里发生什么事了?”靳泽问道。
那人没有回头,道:“嘿,来到这里,当然是拿‘寻亲签’的啦!”
“‘寻亲签‘?这是什么东西来的?”靳泽接着问,“难道是寻找亲人?……这里是……”
那人转过身来,对二人道:“你们是外地人吧……。我们这里的诏千将军每年都会为百姓举行两次寻亲的活动。”
“寻亲?”靳泽道。
“对,是寻亲。”那人接着道,“恐怕,你们还未曾听说过诏千将军的故事吧。”
于是,那人给韩羽海靳泽二人讲述起该寻亲活动的来历……
想当年——康国进入诸侯争霸时期之前,南州诏千城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当时南方饥荒频繁,诏千城的富民全都揽着剩余的财富逃往了西边较富裕的的江庭州,诏千城只剩下一大群贫民相依为命。
其中有一户人家,只剩下一男一女。在他们父母生前,女的那户人家的父母就把那女的许配给了那男的。当时,这一男一女都还未满十岁。
诏千城还未成为饥荒之地时,少年的父亲是位富裕的奴隶主,少女的父母是普通的商人。那时候,少年父母为了不让别人嘲笑他们家没文化,就早早地送少年到诏千最好的私塾(当时康国已出现少量的私塾,诏千为富裕之地,有一定的私塾。)里学习。六年后,少年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私塾,在诏千城里小有名气。就是这时,少女父母和少年父母让少年早早地与已与少年订了亲的女孩成了亲……
不久,天灾降至,大批粮食害虫侵入南方。因驱赶害虫不效,南方经济一落千丈,南方政局开始动荡。于是,少女的父母决定逃离诏千城,并委托少年父亲要好好照顾少女。其实,少年的父亲,也快不能自保了……
一天,少年的父亲旧病复发,状况十分不妙,他自己知道自己活不长了,便在床边口述遗嘱,把家产留给了少年和少女。没过几天,少年的父亲因病去世了,其母亲也随之而去,只剩下这对少夫少妇独守这日渐西下的家业,相濡以沫。
没过多久,城里闹起了严重的饥荒,少夫少妇把家里的大仓的大部分粮食赠给了全城百姓。受少夫妇的感染,几家地主也捐出了自己的部分粮食。就这样,他们也沦为了贫困户。
每天,少夫少妇都以稀麦皮粥为食,生活举步维艰。
少年为了重振家业,希望依靠自己的才华,上京拜见康王,博取康王好感,求得一官职与一封地。起初,少女不让少年离开,而少年对少女发誓,一定会锦衣率兵迎接少女,和她过上好日子。几经被规劝,少女才放下心来,让少年独自离开了诏千……
其实,少年深知这一去不一定会有好结果。在异乡,危险重重。因此他想,如其让少女跟着一起去,倒不如让她呆在诏千还安全些。
少年出了诏千,举目无亲,四处受到欺凌。少年可谓是风尘尽滚、凌霜尽披、冰水尽饮,不知多少次遭到豪强小人的铁压血诈,体尽世间炎凉……
开始时,少年求到了一官半职。
经过千方百计的努力,少年终于得到了被册封的权利,且被册封于诏千城。但是这时,少年已是青丝染霜了,虽然,只过了五年……
随着生活渐渐安定下来,少年对结发之妻的思念也越发地浓。一晚,他望着窗外的明月,在纸上一口气写下了一首诗……
在深秋十月,他开始举兵奔赴诏千,带着救济诏千的无数金银财宝,去与已分隔多个春秋的少女重逢。
当他返回诏千时,簌簌秋风迎面而来,诏千百姓皆伫立于道路两旁,迎接这位新领主的到来。可是,从人群中,少年却找不到少女的身影,少年很是焦虑。
在快到达家门口的时候,他倏然搁下随从士兵,独自飞奔回自己的家……
当他回到自己的家时,放眼望去,只见老宅已蛛丝遍布。断壁残垣,写尽这几年的沧桑。见此,少年的心很不是滋味。
接着,少年着急地在大宅里东西奔跑,不断地喊着少女的名字。但,空空大宅中,回荡的,只是少年的喊声。每踏一步,少年的焦虑就新增一分……
“夫人!”
忽然,少年在厨房里发现了少女。少女正横躺在冰冷的石板上……
一张纸,从少年的手中蓦然滑落,那是那一天晚上,他为少女作的诗——
昨夜忽梦君,
不知君安否。
共望一明月,
同守一家园!
此刻,少年缓缓地走向前,凝视着少女,用手轻轻触摸少女那冰冷的脸。这时,少年已泪流满面……
当天,少年把少女埋葬于老宅院子后的祖坟旁,并在少女坟前跪了一整夜。任凭旁人怎么劝他,他都一直不走……
丧期过后,少年为了解决这里的贫困问题,利用原来的资金,重商兴农,修通官道,发展教育,吸引外来商人到诏千贸易等。从此,诏千城的经济稳步上爬。这个少年,就是第一任“诏千将军”——龙邦。
而这“寻亲签”,也是他创造的,至于他创立的真正原因,人们不得而知。
这个特殊制度,在诏千一直延续至今。
…………
“原来是这样——”韩羽海和靳泽异口同声叹道。
那人咽了一口沫,接着说:“我们拿了签后,就会在签上写下自己所要寻找的人的名字及其他信息,明天再来到这里,把签交给官府。”
靳泽拍了拍此人的肩膀,且笑道:“谢谢。”
接着,靳泽和韩羽海走出人群,向集市踏步走去。
“想不到诏千城竟有这个故事……。现在回想,仍耐人寻味。”韩羽海对靳泽道,“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可惜……”
靳泽嗯了一声后,问道:“你有人要寻吗?”
韩羽海一听,眼前仿似泛现起丽月的肖像,接着,他父母的身影也浮现出来,虽然他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在此找到他们,同时他们也不可能觅到自己,但是他真是想在那张“寻亲签”上写下几句话来,即使那根本不可能寄到王丽月和自己家人手里……
“没有。”韩羽海幽幽道,“那你呢?”
靳泽一听,一叹气,呵呵一笑,知道就算写了,诏千城的官方也找不到“她”,于是道:“写了等于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