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32.脉脉情微逗,总无语,也依依(1 / 1)
这天下午,Ken在公司总部的办公室里,正和一个朋友谈话,办公室的灯忽然就全灭了。他起身看看外面,楼道里也是黑的。这时,华仔和其他人也从办公室里出来了,都在问,“怎么停电了?”
“可能是电力公司在搞维修吧?”Ken心里已觉不对,只是用眼神示意华仔去查询。
这时有人说,“你们看,外面的其他地方也都停电了。”
大家不由都走到窗口,看向窗外。天还很亮,但是平日大楼里平日可见的明晃晃的灯光,都没有了。
“纽约停电了?”有人不可相信地猜测,大概这些人有生之年也没有遇见过纽约大停电,这是不可想象的。
“开玩笑,华盛顿白宫停电,纽约也不可能停电。”有人开着玩笑。
“不会又是恐怖袭击吧?”也有人担心地问。
没有人说话,大家把目光都看向了Ken。 Ken一直没有言语,微皱着眉,此时说,“大家从楼梯走下去吧。如果地铁运行,可以回家的,就回家,等公司通知。如果地铁不运行,大家去公司的饭店开个房间休息,有去别的旅馆的,今晚所有的开销,公司报销。其他的,到时再作联系。”
Ken没有动,这时华仔过来说,“警局的电话打不进去,连911也打不进去。”
Ken拿出电话,先打给了晓桐,她接了,说在工地。
“你从楼梯下到街道宽敞的地方呆着,我去接你。”他转身问华仔和一旁的何家俊,“你们哥俩怎样?有去处吗?没有就到我那儿去喝酒?我冰箱里还有好些冰镇啤酒呢。”
他们俩人笑了,“今晚上我们当然跟着你了。”
四人走下楼梯,开车去了晓桐所在的工地。朋友在半路下了车,Ken到达时,晓桐正坐在路沿上,东张西望。
“咦,交通灯都停了,你们怎么开过来的?”她边上车,边好奇地问。
“傻瓜,交通灯停了,车子又没停电,怎么开不过来了?”Ken好笑地微微叱责。车后座上的两个已在忍笑了。
“也是呀,交通怎么都没有乱呀?我还以为该交通大乱了呢。”晓桐自己也笑了。
“大家就像是ALL WAYS STOP那样就好了。”Ken说。 ( All WayS Stop是美国的一种交通规则,在没有交通灯的十字路口,是必须在先路口停车,谁先到路口的,就先行。)
“真停电了?”晓桐问。
“看样子是。说是加拿大东部的两个电厂出了故障,影响到了纽约。”Ken将车开回了联合广场的公寓,华仔下去,用手动链将停车库的闸门拉开,将车停进了车库。
晓桐将冰箱里的冰镇啤酒都拿出来,切了些小菜,炒了,给他们下酒。幸好燃气没有停,不然连饭也吃不上了。她煮了些意式面条,用CHEESE和西红柿酱拌好,给他们当了晚餐。
华仔和何家俊吃完,就躲到客房去玩电子游戏去了。晓桐收拾完,站在窗口,看着外面漆黑一片,安安静静的,连平日里的喧哗,都消失无踪了。
对面的联合广场上,星星点点地,放置着烛火,绕成一个一个的圆圈,圈外坐着没有回成家的人群,烛光反映在人脸上,身上,都是一种平和。人越聚越多,有人弹着吉他,众人轻声唱起了《平安夜》。晓桐靠着窗口,看着外面祥和温暖的场景,心中原本有的些微的担心,也随之而去。不知何时,他轻轻在身后揽住了她,同她一起看向窗外。
“今夜,真不一样呀。”晓桐很有感动。
“是呀。”他低声温柔地回应。
“我想下去,好不好?”她抬头看着黑暗里的他。
“好,我和华仔他们讲一声,免得他们找。”
华仔俩人倒是跟着他们一起下去了。晓桐知道华仔留在这里其实是为了Ken的安全,他们都有特许的持枪证。美国虽然宪法规定可以购□□支,拥有枪支,但对于随身持枪,是有严格规定的,各州都不一样。
楼下的酒吧餐厅出乎意料地开着门,桌上都放着烛火,三三俩俩的人坐在那里。老板斜倚着路边的栅栏,抽着雪茄,看见Ken从楼里出来,连忙招呼他。
“今夜生意怎样?”Ken立足,和他聊天。
“今晚不做生意。每人免费两杯酒,如何?你和你的女朋友,两个靓仔,全部免费,随便喝。”老板豪气地说。
“多谢盛情。”Ken笑着看着华仔,“你们在这里吧?我和Celine过去看看。”
华仔没有说话,和何家俊拣了一处桌子,坐下。他一直在警惕地巡视着四周。
Ken和老板告别后,带着晓桐去了广场小公园处。
马路上没有红绿灯,但是有人放置了荧光棒,显示是路口,还有人自愿地站在那里指挥,头上环着一圈荧光软管,手中拿着荧光棒,尽管动作十分蹩脚,却是十分的认真。路上的车辆也是听从指挥,井然有序。
广场处,已是聚集了很多的人,俨然是个露天晚会了,透着热闹。警察全然无影无踪,据说在救援那些困在电梯里的,困在地铁里的人们,以及那些高保安系统的地方,无暇顾及街上的秩序了。人们心里虽有担心,一年以前的那次恐怖袭击,让纽约人至今对此事件谨言慎口,忌讳谈及。在不知发生了何种变故以致全市大停电之际,纽约人反而发挥出了不同寻常的乐观,团结,和相互救助,不分种群,不分肤色。
Ken一直将晓桐环拥在怀里,护着她,此时此刻,在昏暗的街角,在众人的低吟浅唱声中,低声说,“宝贝,嫁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