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老子庄子道家名言故事 > 第3章

第3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邪魅王爷下堂妻 五年后拉她上床 一抹茶靡 嘘,别说我爱猛男 浮生六记 盛年锦绣 四游记 寻找承诺的女孩 虞美人(修改版) 错嫁良缘之一代军师(出书版)

至臣不是臣是大盗,大盗不是盗是至臣,将相公候等大臣是国君最大的盗贼,是与国王分享天下者,窃国者为诸侯,有的连国王的老命都偷走了,古今中外有多少国君死于近臣大臣之手,谁能数得清呢?两极相通,最大的敌人也是最好的朋友,至亲、至臣都是潜在的大敌,因此为人要特别提防自己周围的人,如果他们见利忘义害自己,则易如反掌,不费吹灰之力。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仰赖管仲而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终却死于易牙、竖刁、开方三个佞臣之手,桓公弥留之际,三贼幽闭桓公而为乱,桓公饥渴而死,腐尸生蛆爬出宫门,停灵六十多天才被收殓。秦二世胡亥不是被指鹿为马的赵高杀害了吗?张飞不是死于手下兵范疆、张达之手吗?东北土皇帝张作霖不是让两个亲密部将出卖而被日本鬼子炸死于皇姑屯吗?

《庄子》又继续论述:“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齐国大夫田恒杀了齐简公而专国柄,典章制度一仍其旧,甚至朝延大臣也没变多少,是彻头彻尾的窃国大盗。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逄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大治矣。”大强盗跖的手下问他说:“干咱这行也有规矩吗?”跖回答道:“干啥没有规矩呢?无规矩不成方圆。凭空臆测人家屋里储藏的宝贝,是圣明;带头先进去是勇敢;最后出来是义气;知道能否下手是智慧;分脏平匀是仁爱。不具备这五样美德而成为大盗的,天下从来没有过。”可见圣智仁义不但是帝王治国的工具,强盗集团也利用它。梁山好汉们最讲义气,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因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杀富济贫,锄强扶弱。如今的黑社会,规矩更严格,更讲忠孝仁义,如果谁不忠于黑老大,同伙就消灭他了;他们特别讲信用,说一不二,对钱财看得淡,很重同行义气。相对于官府来说,强盗集团是暗的黑的在野的民间的,其实帝王和强盗没有多大差别,本质上一个样。帝王是公开压榨老百姓,“损不足而奉有余”;强盗是暗中抢劫官家富户,以救济贫苦人民,“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说得好:“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哪一个更合理呢?杀富济贫的梁山好汉更符合自然法则。鲁迅先生说,大盗比小偷更可爱,小偷小摸惹人嫌,他们自私自利,见财忘义;大盗行侠仗义,锄强扶弱,有侠客精神,有大将风度。历史上很多绿林好汉、草莽英雄忠肝义胆,成为推翻无道统治者、打下新江山的大功臣,唐朝开国元勋中有好几位是山东响马头子哩,秦琼、程咬金、徐懋功等。

《庄子》继续说:“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川水干涸,山谷便空虚;山丘削平则深渊填实。圣人死了,大盗也不出现了,天下太平无事。圣人不死,大盗不会停止,虽然借重圣人以治天下,却也使盗跖大为获利。制造了斗斛量粮食,结果连斗斛一起盗走;制造了秤称东西,结果连秤一起盗走;刻造符契、印玺作凭信,结果连符玺一并盗走;提倡仁义来矫正世俗,结果连仁义也被盗走。庄子抨击的是积极有为的儒家圣人,越是有为天下越乱。打个比方说,一块平地,为了堆成一个山丘,必定在一边掘出一个沼泽,是为损下而益上,榨民以富君。国君榨取老百姓的越多,老百姓越亏损越贫穷,以至铤而走险,杀人越货,不敢明抢就暗着偷。上边剥削越多,下边盗贼也越多;上边剥削越少,下边盗贼也越少;上边越是提倡仁义,下边不仁不义的就越多;上边重用圣人,下边就有大盗。圣人和大盗是一样的,圣人想方设法对付老百姓,大盗想方设法对付统治者,所以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山丘削平了,沼泽也填平了,天下一片太平。老子早就大量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说:“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法令弥彰,盗贼多有。”“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上边贪得无厌,下边才盗贼蜂起。所以庄子也下结论说:“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抛弃了聪明智慧,大盗才休止;毁弃珠玉,小盗也就没有了;焚掉符节砸破印玺,人民就会纯朴;打破斗秤,百姓就不会斤斤计较地争执了;摧毁天下的礼法制度,才能与百姓对话。这虽然是因噎废食的办法,但能正源清流,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正则下正矣。

庄子在这里看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和仁义礼法的繁化,盗窃技术也相对提高了,盗窃队伍也更加庞大、严密了。盗贼自然也充分利用社会的发明成果提高偷窃水平,利用更先进的方法管理队伍。所以说“有机械必有机事,有机事必有机心。”“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当代社会的作案手段惊人。有的男女在网上聊天聊热了,约定地点见面,结果女的被男的强奸后卖给了人贩子。有的电脑黑客制造病毒,使全世界的电脑软件受损。更多的是利用电脑盗窃别人账号上的存款,很多出纳会计利用电脑高额贪污。或用遥控技术使大宾馆失火,然后不断敲诈老板。考场作弊手段也今非昔比,用传呼机将答案输送给考生。有的诈骗犯盯看对方的账户密码而盗其款,还有人用遥控引爆技术不断轰炸目标……如今黑社会也全用新技术管理,电脑、手机、遥控,加大了侦破难度。不但比侦破机关更能利用现代文明成果,而且用邪恶的宗教把徒众的心凝聚起来,铁板一块,其说教有过于孔孟之道、仁义礼法。

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同庄子一样,也看到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问题,从而提出了“俱分进化论。”社会的善和恶、苦和乐是同时进化的,善进恶亦进,乐进苦亦进,圣人在进步,大盗也在进步,统治者更会统治,被统治者也更会反统治。他说:“达尔文、斯宾塞尔辈应用其说,一举生物现象为征,一举社会现象为征。……彼不悟进化之所以为进化者,非由一方直进,而必由双方并进。专举一方,惟言智识进化可尔;若以道德言,则善亦进化,恶亦进化;若以生计言,则乐亦进化,苦亦进化。双方并进,如影之随形,如罔两之逐影。”他认为道德与知识成反比,人的知识愈进化,道德就愈堕落,“知文明之愈进者,斯蹂践人道亦愈甚。”和道家是一致的。

庄子看到,一切的条条框框,道德的,法律的,行政的,社会的,民俗的,特别是儒家的仁义礼法,都像捆固箱子的绳索和锁钥,规范、约束、对付一般人普通人还行,不但约束不了那些统治者,反而成为他们争名夺利、巧抢权财的有效工具,打着仁义的幌子巧取豪夺、东征西讨以达到自己的私欲。刑不上大夫,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升华,是用来对付老百姓的,是他们剥削压迫人民的有力工具,根本不约束他们,他们唯恐不严峻苛厉。礼不下庶人,对于统治者来说老百姓是没有社会地位、人格尊严的奴隶,主人对自己的奴仆不用行礼。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翻开中国历史,每一页上都写着“吃人”俩字,封建礼教是杀人的刽子手。封建时代以孝治天下,孝是最高道德,以至唐玄宗霸占儿媳妇杨玉环之前先给儿子讲《孝经》,孝顺父母高于一切,所以把妃子献给父亲也是大孝,就这样利用孝道霸占了儿媳妇。曹魏时期,司马氏集团为了篡权,利用名教(即礼教,封建时代的礼仪制度、行为规范等)剪除异已,曹爽、稽康都是被以不合礼教为借口杀害的,“魏晋之际多故,天下名士少有全者。”宋明时代的道学先生们提倡“存天理,灭人欲”,不知摧残杀害了多少女子的生命和幸福,标榜贞节,残害妇女,有多少女子以身殉节啊!

目 录
新书推荐: 怪谈降临:炮灰她靠狂烧冥币杀疯了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我的灵光往事 重生后,我把绿茶闺蜜按在地上摩擦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古韵逆途 荒野探险的那些事 宿命引 官场法医,从解剖尸体开始! 荆州,荆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