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幼儿心理学 > 第16章

第16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寻找回忆 假如苏西堕落 绮色佳 同门 喜宝 阿蛮言情小说合集 把梦想留给心 把心留给你 不良老公 豆芽小姐

各类词汇的教学,也应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

渐进地进行,比如,名词,小班主要教幼儿掌握代表物体整

体的名称(如衣服、汽车),中班则要在此基础上,教幼儿

掌握代表物体各部分的名称(如衣领、衣袖、车头、车轮、

车窗)。总之,丰富幼儿词汇应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

到复杂的原则,由浅入深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样,

久而久之,幼儿的词汇就能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广泛。

(二)丰富幼儿的词汇应该与事物具体形象相结合。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局限,词又是一类物体

的代表符号,具有概括性的特点,因而,幼儿都是在具体的

感知活动中来掌握新词的,也就是说,是在通过听觉、视觉

和触觉等感受器官,认识客观物体的特征、性质的基础上掌

握词义的。通过词的解释掌握新词,是幼儿掌握词汇的辅助

手段。而且词的解释,也只有在幼儿的意识中引起已感知过

的形象时,才能为幼儿所理解、所接受。因此,丰富幼儿的

词汇,必须与事物具体形象相结合。

在幼儿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教给相应的词汇是最有效的学习

词语的方法。因为在这时候,幼儿不仅能较容易地记住这些新

词,而且也比较容易真正理解这些新词的含义。如常识课,在

教幼儿认识“水果”时,相应地教给幼儿“果皮”、“果肉”、

“果核”、“光滑”、“粗糙”、“酸”、“甜”等词;语言

课,带幼儿观察秋天景色时,及时向幼儿介绍“枯黄”、“飘

落”、“枫叶”、“秋菊”、“果实累累”、“丰收”、“沉

甸甸”、“黄澄澄”等等;在上美工课时,也可结合幼儿接触

的用具,教给幼儿“蜡笔”、“铅笔”、“橡皮泥”、“泥工

板”、“毛笔”、“水彩”等词。

有些事物是没有条件让幼儿直接感知的,这可以用图片来

教幼儿掌握它的名称和描述性词汇,比如山羊和绵羊、天安门

和纪念碑。也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唤起幼儿已有表象,帮助

幼儿理解,如“荒林”这个词,可结合幼儿有关树林的经验,

解释为“荒林就是没有人去过的或没人管理的树林”。这样,

幼儿联系已有的关于树林的表象,由彼及此,就会较容易地

懂得了“荒林”的含义。

(三)努力为幼儿词的积极化创造条件。

幼儿所积累的词汇,按能否运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消极词汇,即幼儿能理解但不会运用的词汇,另一类是积极

词汇,即既能理解又能正确运用的词汇。只有当幼儿能不断

地把新词运用到日常交往中去,才能使其语言表达水平得到

提高,减少或消灭幼儿借助手势、面部表情等弥补词汇不足

的现象。因此,丰富幼儿的词汇,仅仅教给他以词汇,还是

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积极促使幼儿的词汇由消极词汇向积极

词汇转化。

幼儿词汇的积极化,有赖于两个条件:一是幼儿对词义

有正确的理解。不理解的词汇,幼儿纵然能“鹦鹉学舌”地

说出来,也仍然是消极词汇;二是幼儿能在不同场合正确使

用这些词。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注意新词的介绍须与事物

的具体形象紧密联系,使幼儿能正确理解词所代表的意义;

另一方面,要积极为幼儿运用所学词汇创造条件,启发和教

会他们在各种场合中,积极、正确地运用已有词汇。帮助幼

儿词汇积极化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组词、造句、看图讲述、

教学游戏、编讲故事等,都是很好的方法。比如,教了“枯

黄”这个新词后,请小朋友用“枯黄”这个词造各种不同类

型的句子;教了“原来”、“现在”、“刚才”、“前”、

“后”、“左”、“右”等词后,可以带领小朋友玩“什么

东西变了位置”的游戏。幼儿在造句和游戏中,需要反复运

用上述各词,就能逐渐熟练地掌握这些词汇。

(四)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的词汇。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广泛地接触着各种事物。有些事物

他们初次接触会感到非常新鲜,有趣的,他们迫切想知道它

们是什么,有什么用处,哪儿来的,是用什么东西做的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及时教给幼儿相应的新词,幼儿不仅容

易理解,而且能较容易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同时,日常

生活中的语言,多是常用、重复的,这种重复既有利于幼儿

加深对新词的理解,也有利于幼儿学会正确、恰当地使用新

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的词汇,是很重要的。在

游戏、散步、吃饭、劳动等活动中,老师都要注意组织幼儿

观察周围事物,通过与个别幼儿或全班幼儿的谈话,来帮助

幼儿丰富词汇。如吃饭时,教幼儿练习称呼主食、副食、餐

具的名称;穿衣时,教幼儿叫出衣服和衣服各部分的名称;

游戏时,教幼儿正确描述出玩具和其他游戏材料的外形特征、

用途;散步时,引导幼儿观察天空、大地、庭院,说一说“

蓝蓝的天”、“红红的太阳”、“百花盛开”、“蝴蝶飞舞”

、“小鸟吱吱欢叫”、“地面铺上了绿色的地毯”等等,使

幼儿能理解和掌握的词汇,日益丰富和广泛起来。

(五)通过儿童文学作品以丰富幼儿的词汇。

文学作品经过艺术加工,词汇生动形象,精炼优美,经

常给幼儿朗诵或讲读一些优秀的童话、儿歌、故事、散文,

有益于幼儿词汇的获得、丰富和发展。象童话《小水滴旅行

记》中的“太阳公公升起来了,放射出万道金光”,“浑身

热烘烘的”;故事《金鸡冠的公鸡》中的“狐狸把我抓住,

走过黑幽幽的森林,走过急腾腾的河流,走过高耸耸的山头

”;散文《美丽的秋天》中的“圆圆的苹果笑红了脸,黄澄

澄的柿子象金色的灯笼挂满了树枝”;《小雪花》中的“闪

光的银瓦”、“丰满的棉桃”、“松软的棉絮”、“美丽的

白纱”等等,都生动形象,优美动听,富有表现力。幼儿学

起来积极性很高,兴趣盎然,并且非常愿意模仿,把它们运

用到自己的语言中去。

幼儿的言语 第六章:怎样使幼儿说话完整、连贯

年幼的孩子说话,常常语不成句,层次混乱,不能按照

一定的顺序完整、连贯地叙述。比如,一个幼儿说:“老师,

鼻子流血了,打架了,在那边,衣服破了,不过来。……”

从这段话中,你根本听不明白是谁和谁打架了,谁的鼻子流

血了,谁的衣服被撕破了,谁又不过来。老师常常需要根据

幼儿的手势、表情,询问旁边的小朋友,才能明白他们说的

意思。因此,提高幼儿言语水平,必须注意培养幼儿说话的

完整、连贯性,使他们能沿着一定的思想线索进行讲述,把

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

要求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难度确实较大,

这就要求老师应该循序渐进,逐步训练。口头造句是口语练

习最简单的形式,可以从口头造句开始,引导幼儿用一个完

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比如,请幼儿用“美丽”一词

造句,孩子可以说“动物园里有美丽的孔雀”,“院子里的

花真美丽”,但不能只说“美丽的孔雀”、“真美丽”等不

成句的词组。请幼儿用“许多”造句,孩子可以说“我有许

多玩具”,“动物园里有许多小朋友”,但不能只说“许多

玩具”、“许多小朋友”等半截子话。这样反复练习、订正,

能使幼儿懂得什么是完整的句子,说话应该怎样说得完整。

以后,在幼儿有一定口头造句能力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进一

步教幼儿复述故事等,逐步培养起幼儿言语的完整、连贯性。

为使幼儿能够完整、连贯地描述图片和叙述参观或节假

日的见闻,老师最好在幼儿谈话前,按照图片情节的发展次

序或参观活动的先后顺序,向幼儿提些问题。比如,参观动

物园后的谈话,教师可以先向幼儿提问:参观动物园是怎样

去的?在车上遇见了什么?

目 录
新书推荐: 下山第一天,千金大小姐逼我领证 影帝高冷捂不热?那就离婚! 追光的雾 极品小村霸 三脚猫功夫闯天下 兽世万人迷:五个大佬宠不停 从军行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说好低调行事,你张嘴就吞神明! SSS级神医下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