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 / 1)
嘿,你自小就不喜诗书,现在知道错了吧。”罗子川道:“什么不喜诗书?我叫罗子川么,桃李罗堂前的罗,子在川上曰的子川。”
罗紫衣摇头苦笑,道:“我教给你的四书五经,恐怕你只记得这一句吧。”
罗子川道:“子不学,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没有学问,根子还不是在你这里?行啦,你老人家还卖什么关子?赶紧给我讲讲吧。”
罗紫衣沉吟道:“我也不知里面藏着什么秘密,但这两句话的意思还约略懂得。佛经记载,梵天王以金色钵罗花献佛,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拈花示众,百万人天悉皆惘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付嘱摩诃迦叶。这字条上的第一句,自然指的就是迦叶尊者了。阿难尊者曾做过七个梦,其中有一个梦是梦见自己头戴须弥宝山,不以为重,预兆佛灭后他将为出经师。禅宗自迦叶始,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印心,故日心印,迦叶复传心印与阿难。因此这第二句,指的应该就是阿难尊者了。”
“原来是两位和尚。陶九公说石宝山中有故宅,要陶似玉居住,却用块帕子指给我两位和尚,真是奇哉怪也。莫不是要陶似玉在这石宝山中出家?”罗子川说到此处,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合情理,哑然失笑道,“她便是出家,也只能做尼姑,不能做和尚的。”
罗紫衣摇头道:“陶九公那时还不知道陶似玉是他女儿,焉能作此安排?他一直将这个木佛带在身边,必是他珍视之物,应该别有深意。”
“迦叶尊者……阿难尊者……”罗子川来回踱步,凝神思索,陡然福至心灵,一拍脑袋,叫道:“我知道了。”
罗紫衣也眼前一亮,忙问:“怎么回事?”
罗子川却不答话,转身一溜烟就往外跑。罗紫衣伸手叫道:“喂!喂!,!罗子川哪肯回头,转瞬之间,人影都不见了。
罗紫衣有伤在身,腿脚不便,忙派出六名得力捕快,去追赶罗子川。
石钟寺前,罗子川遇到一位担柴夜归的山民,问道:“老哥,请教一下,这座石宝山中,有许多石窟佛像,在下想从中找到两位叫做迦叶、阿难的,你可否帮我一下?”
那担柴的汉子一听,登时露出了为难的表情,道:“我自小在此山长大,方圆十里的人家我全都熟识,公子若想找个人的话,那是容易得很。不过么,你若想找尊石像的话,那却难了。”
罗子川道:“为什么?”
那汉子道:“公子有所不知。这里的石窟遍及整个石宝山,绵延六七公里,大的石窟共有一十七个,以石钟寺、狮子关、沙登箐最为集中,造像约有一百四十余躯,大多数都是光头佛像,谁知道哪一尊是迦叶?哪一尊是阿难?要在这么多石像中找到他们,可难得很啦。”
罗子川听得心中凉了一半,焦躁道:“是哪个吃饱了没事干的闲汉,竟开凿出这么多石像,大海捞针一般,却叫我到哪里去找?”他顿了顿足,眼珠一转,问道,“除了胖胖的弥勒佛,你知道哪个石像最为喜相?”
“何谓喜相?”
“就是笑容可掬,一副笑嘻嘻的模样。”
那汉子突然想起什么,连连点头,道:“有,你到山前的十八罗汉石窟看一看吧,我记得那里就有一尊笑眯眯的和尚。”
其时夜色已深,好在还有月色,罗子川借着洞口透进的微光,见洞窟中影影绰绰坐了一片,都是石像,但面目全都看不分明。看守洞窟的小沙弥见这么晚了还有居士礼佛,甚是殷勤,帮他点着一个火把。罗子川谢了沙弥,先从东首的第一个石像观起。刚把火把凑到那石像的面目前,罗子川吓了一跳,险些将火把掉到地上。原来,这尊石像是个怒气勃发的和尚,眉毛倒竖,目眦欲裂,鼻孔朝天,两颗虎牙龇出老长,露出血盆似的大口。他歪着双肩,袈裟裸到半身以下,身上肌肉虬结,神情暴怒,一副要与对手放对厮打的架势。这石像塑得惟妙惟肖,难怪罗子川吓了一跳。
罗子川定定神,对那石像责怪道:“你不笑也就罢了,如何要恼成这副模样?把我老人家好吓。”知道这石像不是自己要找的,当下又来到第二座石像面前。这一位却是个长眉和尚,满面愁苦,脸颊瘦削,微低着头,似乎要泫然欲泣。罗子川道:“你这位大和尚,也有想不开的苦恼么?莫不是媳妇跟人家跑啦?”摇摇头,又沿着其他石像依次一一看将过去。
这一路看来,罗子川真是大开眼界。这窟中石像,真是神态各异,相映成趣。有的静坐,有的站立;有的托塔,有的举钵;有的骑象,有的乘狮。从面相上看,有的恐惧、有的平和;有的慈悲,有的哀伤:有的痛苦,有的狂喜。待看到西首第九尊石像的时候终于见到一位微笑的和尚。这位和尚倒是一副春风得意的架势,正襟危坐,眉目舒展,笑容可掬。罗子川回嗔作喜,长舒了一口气,也将笑眯眯的一张脸凑到石像的跟前,道:“好家伙,原来你躲在这里,真是让我好找。”
他低头用火把照耀,欲找有什么机关,却见那石像座前有一块牌位,上书“开心罗汉戍博迦”几个字。罗子川心中失望,皱眉道:“你不是迦叶么?那你笑些什么?”
这时候,看门的那个小沙弥合十道:“施主,这位罗汉确实不是迦叶尊者,是戍博迦罗汉。他原是舍卫城的乞丐,被阉割至宫中为奴,后为佛祖收留为弟子,修成阿罗汉果,被称为‘开心罗汉’。”
“阉割?”罗子川露出惊异的神色,道,“那便是宦官了吧。好家伙,这样子居然也修成了正果,真是了不起。”沙弥见他一副文雅的相貌,却出言无状,似乎不是什么虔诚居士,微微一愕,但还是恭恭敬敬答道:“佛法无边,普度众生。”
罗子川又端详了一番石像的神态,啧啧赞叹,转身离开,嘴里却小声咕哝了一句:“开心罗汉……开心罗汉……割了那劳什子,便能如此开心么?”这时候,山腰处响起几声更柝之声,已是天交四鼓。罗子川心中渐渐惶急,拿着火把,走马观花看了一遭剩余的石像,感觉都是触目生厌,再无面善之人,喃喃道:“就这么几位么?都是些没用的。迦叶、阿难,你们到底躲在哪里?”
这时,那小沙弥凑上前问道:“施主是要找迦叶、阿难二位尊者么?小僧知道。”罗子川大喜,回身一把攥住那小沙弥的手腕,叫道:“你快说,在哪里?”那小沙弥觉得手腕像加了铁箍一般,疼痛难忍,啊地叫出声来。罗子川慌忙松开手指,道:“兄弟,对不住。”。
那小沙弥抚了几下手腕,却拧起眉毛,道:“施主,你到底是什么样人?找二位尊者的像做什么?”他见罗子川手中没有檀香、蜡烛,在佛像前口出不逊,适才捏疼自己的手腕,显然又不敬佛家弟子,怕他要做什么不利于佛像的勾当,当下生了骇惕之心。
罗子川道:“兄弟,你还要着急,阿难 我对迦叶、阿难尊者心生向住已入,食不甘味,寐不安枕,赶到这里就是要见他们一面,今日天色已晚,我只要见他二位一面,回去方能睡个安生觉。还请小兄弟……小师傅成全。”
那小沙弥听他说话不着边际,心中更添疑虑,不禁沉吟不语,思忖如何应对。罗子川见他神色踌躇,也起了疑心,斜眼看着他道:“小师父,你快说吧,可不要骗我。” 那小沙弥支吾道:“施主,那个石窟距此甚远,明日再去不迟。”罗子川气急反笑,道:“小师傅,你说笑话么,我今日见不到迦叶和阿难,决不会走的。“小沙弥搔搔光头,道:
这个……那个石窟……就在……就在……”罗子川突然伸出一根手指,直直点在他的鼻子前,喝道:“你们出家人有句话,叫做不打诳语。你说了谎话,就是打了诳语,就是犯了戒,肯定会有——”他也不知道和尚打了诳语该受什么处罚,一着急,说了一句,“总之,你就做不成和尚了。”
后面的话小沙弥也没有琢磨,但前面一句“不打诳语”却是误打误撞,正中要害。小沙弥无奈,只得说了实话:“就在后山的释迦牟尼佛窟之中。”
罗子川一歪脑袋,叫道:“你这不是打诳语么?释迦牟尼佛窟么,自然塑的是释迦牟尼的石像,迦叶和阿难跑到那里做什么?小师傅,我可不傻,你要骗我没那么容易。”
小沙弥皱眉苦笑道:“施主对我佛门之事似乎全然不知。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是我佛如来的两位、大弟子,自然侍奉在佛祖的左右。”
罗子川恍然大悟,击掌道:不错,不错。小师傅,看来你没有打诳语,那就还老老实实做你的和尚吧。多谢,在下告辞了。
那小沙弥目送他转身离开,心中忐忑不安,不知是忧是惧,合十道:“阿弥陀佛。”
后山半腰处的释迦牟尼佛窟,是石宝山最北的一个石窟,因地势甚偏,又位于山壁陡峭之处,故此人迹罕至。罗子川持着火把,施展轻身功夫,不多时已跃到了石窟洞口。
这个石窟口不大,但窟内甚深。罗子川走了十余步,才走到石窟的尽头,只见石壁前供奉着三座石像。中央是佛祖释迦牟尼,端坐莲花台上,宝相庄严。左右各有一尊侍立的石像,左边的是一个瘦削的和尚,他左掌竖在胸前,右掌横托着一个小小的石钵,一身破衲,瘦骨嶙峋,慈眉善目,面露微笑:右边的是一个俊秀的和尚,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眉目清秀,身上的衲衣也甚是齐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