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 17 章(1 / 1)
时间荏苒,岁月如梭,眨眼过罢春节,来到了五一劳动节。白里村周围有几片不大的槐树林,早已开了槐花,满村满院的槐花香,惹得蜜蜂整天绕着花枝来去的飞舞着采蜜。
这时节把槐树的嫩枝用绑在长长木棍上的铁钩子折下来,大人孩子们洗也不洗就塞进嘴巴,清香鲜嫩的汁液香甜可口。讲究些的人家,香喷喷的蒸槐花已经吃过了几次了。蒸槐花是中原西北一代的特有吃食,就是把新鲜的槐花一颗颗的摘下来,洗净后晾晾水份,然后撒上白面或者玉米面拌匀,槐花外面就沾满了面了。之后用筛子筛去多余的面,把槐花均匀的撒在屉布上上锅蒸,几分钟后就好。再把蒸好的槐花放在干净的盆里,用筷子搅散晾凉。吃的时候拌好葱姜蒜酱油醋等各味调料,实在是其他地方难以享受到的美食。
五月一号这天上午,王家的院子里是人来人往,借来的大喇叭放着时下的流行歌曲,还有农村演出队在门外一边的空地上表演着各种肉麻的节目,惹得来往的车辆都慢下来观看,热闹非凡。院子里摆满了桌子,临时搭就的几口灶台前天晚上就生上了火,熬煮各味吃食,炸丸子炖猪肉卤牛肉的大铁盆里堆的满满沿沿。请来的几位大厨都挂着围裙,汗流浃背的在巨大的铁锅前做着菜,红烧鲤鱼、梅菜扣肉、本地烧鸡、蒜泥白肉等各色菜式一溜摆在桌子拼接起来的案板上,足有十几米长。另外几口烧着开水的大锅,水花翻滚着,各家请来帮忙的婆娘,在案板上不停的揉着面,随时做着一碗碗热腾腾的手工面。
从昨天上午开始,村里随了份子钱的人家就不开火了,轮流来王家大院里作客,这也是当地风俗,成亲喜酒要吃喝上差不多三天,昨天是头一天,正经的结婚日子是今天,明天还要答谢一天,这样马拉松式的成亲过程,男女两家人都要累得扒层皮一样。
王亮今天穿的是一身新衣,打扮得齐整利落,坐在自己屋子窗前看着院子里的热闹。上午的时候,有两个趁机偷懒歇歇的洗菜媳妇溜进了他屋子,其中一个大胆的婆娘坐在对面的凳子上跟他说话:“王亮,你知道今天是啥日子不?”
王亮憨憨的笑笑说:“今天娶媳妇呀。”
那婆娘低声笑着说:“那你知道是谁娶媳妇不?”
王亮看看她说:“我娶媳妇啊。”
那两个婆娘相互看着,笑得前仰后合,笑了半晌说:“嗯,亮亮不傻呢,知道娶媳妇了。”
俩人说笑一阵儿,又被叫出去干活了。
王亮跟着家人在一张桌子上吃完了晚饭,还是自己回了房间。虽说从早到晚没得个清闲,他心里还是很开心的:小英终于嫁给了他了。从小他就喜欢小英,长大以后更加认定要娶小英当媳妇,虽然还没见到小英,他心里知道,小英肯定是世上最漂亮的新娘子。
王亮脸上带着微笑,坐在窗户前,看着院子里的人们依旧在亮着灯泡的桌前不停的吃着。
夜深了,喇叭早已关了,各位大厨,帮忙的婆娘们终于不用那么忙,聚在几张桌子前开始忙着填补自己不太饱食的肚子,对着一堆堆的吃食却没个空闲吃,真是辛苦了他们了。
王亮在黑暗中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动静:厨师们封火歇灶,婆娘们刷盆洗碗,孩子们找娘喊爹,狗儿叼着捡来的骨头欢快的从窗前跑过,嗓子里发出唔咽的声音。渐渐的,院子里没了动静,吵闹的一天终于安静了下来。
王亮正闭眼享受着宁静,门被打开了,随即屋顶的灯被打开了,王亮睁眼瞄了一眼,只见王顺生和老伴儿走进来,后面跟着个穿红西装套裙,脸上化着妆,胸前戴着红花的漂亮女孩儿,自然是他的小英了。
王顺生走到床前看看闭着眼睛,和衣躺在被子上的王亮,口里说着:“这孩儿怎么不脱衣服就睡觉了,怕着凉。”
老伴儿接口道:“不至于,这都五月了,天老热,不会着凉。”
看躺在床上的王亮没有反应,跟着累了一天的王顺生不耐烦的说:“唉,我这一天也没得闲,累了,你们也睡吧。”说着转身出了屋子,老伴儿看了看,也跟着走了。
王亮感觉到小英走到了床前,他微微张开眼睛,看到一张美丽的脸,站在跟前看着他。灯光有些刺眼,王亮用手遮住了眼睛,小英善解人意的走到门口朝外看了看,关了门关了灯,又走回床前,搬了个凳子在黑暗中坐了下来。王亮看着夜色中的黑影,从床上起来,坐在了床沿上,伸出手握住了小英的手,轻轻叫了一声:“小英。”
小英身体震颤了一下,手犹疑着想抽出去,王亮加力握紧了,小英就没再挣扎,由着王亮握着。就这样过了良久,两个人的掌心有了微微的汗水,王亮站了起来,慢慢走上前去,把小英抱在了怀里,小英身躯轻轻的颤抖着,头靠在了王亮肩膀上。
王亮的呼吸慢慢沉重了起来,嘴唇开始在小英的耳边亲吻着,在发丝里寻觅着,小英娇小的身躯开始不由自主的抖了起来,嘴里的呼吸变得发烫,黑暗里,两个人的嘴唇迅速贴合在了一起,彼此热烈的寻找着、纠缠在一起。
两个人的身体都有些把持不定,脚步凌乱的挪动着,忽然踢到了床头柜,发出一阵响动,小英挣扎着躲开王亮的怀抱,用手理着耳边的头发,尽力大口的呼吸着,让自己平静下来。王亮还想上前,小英后退了一步,轻声说道:“别急,我去洗洗好吗,累了一天了,身上脏。我还得跟爸妈说一声,看他们睡下没。”
王亮吞了口唾沫,喉咙里发出格的一声,清了清嗓子才说道:“好,你去吧。”
小英迟疑着后退了两步,仿佛下定了巨大的决心一样,转身出了房门,王亮重新坐回床上,耐心的等待着。
过了二十几分钟的样子,门又轻轻被打开了,一个清香的身影走到了王亮身前站定,王亮伸手紧紧抱住小英,把脸靠在小英的小腹上摩挲着,鼻子拼命嗅着清洗后散发着幽香的身体。小英身体后仰着,双手抱着王亮的头,嘴里压抑着呼吸,享受着人生初次的快乐。
两个人不约而同的分开了拥抱,小英推了王亮一把,顺势和王亮一起倒在了床上,两个人在手忙脚乱之中脱着自己也脱着对方,终于紧贴在了一起,王亮翻身把小英压在身下,双腿间胡乱用力的挺动着,却不得要领。小英岔开双腿,让王亮趴伏下来,手指握住了王亮的,引导着它慢慢凑近,随着王亮用力的一顶,小英发出一声痛苦又夹杂着欢快的□□,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两个人面前展开。
入了夏,屋子里到了夜晚闷热的让人睡不踏实,白天更是被白晃晃的日头晒得头晕,走在路上脚板被马路烤得发烫,细微的尘土仿佛在烤箱里烤过,稍有震动就飞扬起来,扑满脚面小腿。树上的蝉一天到晚拼命的叫着,把人的心叫得烦躁不安。由于晚上睡不好,白天中午太热,几乎所有的人都尽量不出门,躲在家里睡个午觉。
这天,王家的院子里静悄悄的,老两口和王梅都在睡午觉,老宋更是早早躲进了小屋里休息了。两点多的时候,大门突然被拍的山响,王顺生赶快叫老伴儿起来,看看怎么回事。两个人穿好衣服出了屋子,王梅也出来了,只看有个村里的人领着王亮站在院子里,说道:“老王叔,俺去县里办事,回来的路上就看见你家王亮往县里走嘞,都快到了。俺问他话,他说要找人嘞,问他找谁,他也不说,俺看着不对,就把他领回来了。”
王顺生脸上堆笑的说:“谢谢你啊,进屋喝水。”
那人挥挥手说:“不用了王叔,俺赶快回家嘞,这天热死人了,赶紧洗洗。”
王顺生赶着脚步说:“那改天来家里吃饭啊,谢谢你。”
那人没再言语,走了。
王顺生问王梅:“你哥出去你不知道?”
王梅说:“吃罢饭他就回屋了呀,我也睡觉了,不知道他咋自己出门了。”
王顺生看着儿子,问道:“孩儿,你出去弄啥啊?找谁去啊?”
王亮说:“爹,我有事,你甭管。”
“好好,爹不管,不过你以后出门得跟你爹你娘说一声,可不要自己再出去了。”
王亮接连吃着中医开的药,现在简单的对话已经没有问题了,也能认识家里人了,但是还不能分辨事情,没有完全好,自己出门,真不能让人放心。
过了几天的一个晚上,老宋因为赶着几个修理的活儿,没有回县城的家。晚上吃的是凉皮,王梅娘做的。做凉皮是个费功夫的活,先要提前半天把面和了,醒个把小时,然后用一大一小两个盆,小盆里加了水洗面,洗浓了就把面水倒大盆里,小盆加水再洗。把面洗得再不出白水了,剩一团烂棉絮般的面筋,面就算就洗好了。面水放一边沉淀半天,根据软硬口味,把面上的水去掉些,然后用大勺子搅拌均匀,就可以上锅蒸了。用两个凉皮锣锣换着蒸:舀一勺面水,在一个锣里荡平,上锅蒸两三分钟,拿出来放一个装了凉水的盆里冷却,这边再上一个锣锣蒸。等头一个锣锣冷却一分钟左右,揭下一张凉皮来,再舀面水到这个锣锣里,锅里的又蒸好了。这样不断重复着,一张张凉皮就出来了。全部蒸好之后,再把那团面筋丢水里煮或者蒸十几分钟,出锅冷却,就只等吃了。
吃的时候把面筋切成指头宽窄的小块,凉皮切成宽细任意的长条,用大碗装了,再浇上早早泡好的花椒生姜大料水,砸好的生蒜沫,葱花,香菜,盐,糖,淋上油泼辣椒,醋,芥末油,美美的拌上,是夏天再好吃不过的吃食了。
老宋狠吃了两碗后,又喝了两碗拔凉井水。干完活之后,已经快十点了,跟王顺生在门前台阶上拉了几句话,就回去小屋里睡觉了。小屋里不很通风,老宋睡得满身大汗,翻来覆去睡不踏实,半夜时分肚子又咕噜噜的闹起来。无奈只好起来,从单开的小门来到王家院子里,先去了厕所解决问题,蹲了足有半个小时,才算排完。一身热汗夹着腥臭的出来,想着提桶井水洗洗,井边却没有水盆,老宋轻手轻脚的准备回屋去取,转头看见王亮窗下放着个水盆,就走过去要拿盆用用。
走近窗户的时候,猛然听见屋里有沉闷压抑的□□声,老宋侧耳仔细听了听,一个女子时断时续的哼哼唧唧的声音愈发清晰起来,伴随着床铺吱呀吱呀的晃动声,在深夜的寂静中听来仿似天边炸雷一般敲击老宋的耳膜。老宋慌忙就要走开,不想却踢到了地上的水盆,搪瓷划过青砖的在深夜里听来尤其的惊心动魄。屋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急中生智的老宋连忙蹲下身子,装了两声猫叫,蹑手蹑脚的离开院子,回了自己小屋,砰砰跳的心直似要跳出嗓子眼一般。在床边坐了许久才安定下来,用半湿的毛巾胡乱擦了擦,上床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