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李渊(1 / 1)
晚上,裴寂陪李渊喝酒,见李渊双眼已经开始迷离,遂对着门外击了两掌。站在门外的张尹二位夫人早就紧张的心“扑通扑通”直跳,听到这两掌竟像是被雷击一样,短时间灵魂脱壳,定了一下才换过神来,相互对望了一眼,一咬牙掀开门帘进去了,佩饰叮当,行动留香。
早上李渊起了床,一出门,就看见裴寂站在那里。裴寂笑道:“唐公昨儿晚休息的可好?”
李渊笑着说:“你葫芦里这回又卖的什么药?”
裴寂说:“二公子暗中蓄养兵马,欲举义旗,恐大事泄露被诛,所以让我以晋阳宫女奉公,此乃情急之下,迫不得已之计。如今众人心意已决,不知公意下如何?”
李渊说:“我这二儿子自幼聪睿,玄鉴深远,临机果断,倒也是个可造之材。只是太过年轻,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这起兵之事非同一般,一定要万无一失。现在我不肯轻易起兵,是因为我大儿子李建成和三儿子李元吉尚在河东,一怕连累他们,二是要找机会让他们回来也好助我一臂之力。若是没有适当的借口就直接让他们回来,会引起朝廷的警惕,到时候派大军来兵讨,只怕我们的起义会落得胎死腹中的下场。”裴寂见李渊说的有理只有暂时不提了。
突厥在去年秋天劫掠所得的收获十分有限,又和隋室在雁门关之围中彻底断了交而得不到“赏赐”作为补充,冬天的生活愈发的困难。到了冬末春初,也就是大业十三年正月,突然来袭。一向以畜牧业为主的突厥和汉时的匈奴后来的蒙古一样,是马背上的民族,不像汉民族那样有什么“仁义”之类的心理负担,认为“掠夺”就像狼袭击羊群那样正常。他们不相信眼泪,他们只认同弱肉强食,他们身上流淌着强悍的血液充满了阳刚之气,与南方的阴柔相补充,综合了中华大家庭丰富的民族文化。
可是,这个时候李渊抽不出身来北上,他这个时候正带着王威南下追击清剿甄翟兒,只好派高雅贤北上去和王仁恭汇合对抗突厥。结果高雅贤和王仁恭对抗失利,王仁恭和李渊作为负责人,被远在江都的皇帝杨广下令免职处分并就地拘押。好在拘押的人都是李渊的自己人,行动也还自由。李渊对李世民说:“隋的气数将尽,我李家当兴,到现在尚未起兵,是因为你兄弟没有集中。今遭囚禁之难,你兄弟须赶紧会师同操大业,不得同受孥戮、家破身亡,为天下英雄耻笑。”
李世民说:“父亲何不学学当年的汉高祖现在逃走暂时藏起来,静等时机?”
李渊说:“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走这一步。我们还是在稳一点儿,你让裴寂和刘文静他们一起商讨,做好各项措施,以防万一。”
李世民说:“孩儿已和他们商量好了,我们趁虚攻打长安,以为根本。”
李渊点点头表示同意,说:“你们现在就暗中集合力量,准备起事。”
正在这时,一向与李渊关系交好的关东世族、当时著名的文学之士温大雅和温大有喜孜孜的来见李渊,原来温大有碰到了正朝这边赶来的宣布赦免李渊的第二个使者,他们预先知道了这个消息特来报喜。果然不久,外面传皇上使节来到,李渊父子跪拜接旨。使节来传达皇上的旨意,大意就是念在往日的情份,赦免了李渊和王仁恭的罪,官复原职。李渊谢恩。使节走后,李渊便对李世民说:“起兵的事当见机而作!”
李世民说:“为什么不现在就起兵呢?皇上今天虽赦免了,明天又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可以让大哥和三弟速速回来一起从事。”
李渊摇摇头说:“你说皇上为什么要安排王威和高君雅做副留守?他们可不是吃素的,那是皇上特意安插在我们身边的两名亲信,目的就是监视和制约我们。如果我现在擅自发兵千人以上,按律就要被处以死刑。想要起兵,就得有一个拿的出来的理由,否则引起了他二人的怀疑,就会让我们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