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画舫游(1 / 1)
行台左仆射王韶巡长城回来,见晋王府邸后面有很多民工进进出出的似乎在做什么大工程,感到很奇怪,便让随从找了一个工头模样的人来细问,方知晋王要在后面大建苑囿。王韶气的胡子直翘,也不去拜见晋王了,扭头回府,随从也不敢多言,跟着他走。
回到家,王韶命家人用铁链把自己锁上,也不带人,一个人来到晋王府,一见晋王径直走到他面前跪下。晋王大惊,忙要扶他起来问道:“王仆射你这是做什么?”
王韶跪着不起身,说:“殿下是否记得去年五月,突厥汗国动员五位可汗、四十万大军,杀入长城。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十二月,突厥汗国大军大掠河西走廊诸郡。老臣这回去巡长城,从长城向高处望突厥,依然是风头正健,随时都威胁着我们的边关安危。现在威胁还未解除,殿下却在这里修建供个人游玩的苑囿,令老臣不能理解。今天老臣要阻止这件事,望殿下听老臣一言。”
晋王原本对王韶都有忌惮,现在听他这么说,也觉羞愧,忙传下话去,停止修建苑囿的工程。再扶王韶,王韶方起。晋王亲自为他解下铁索。
晋王闷闷不乐的回到内室坐到案旁不说话,众侍女见他神色和平常不一样都不敢啃声。萧妃已经听到风声,知道大概发生了什么事,上来笑问:“听说王仆射回来了,不知道长城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晋王气哼哼的说:“那突厥精神好着呢!随时会给我们造成威胁。迟早我要亲自带兵,平了那帮家伙,为我大隋扬威。让他们一听到‘隋’字就双腿发软。”
萧妃笑道:“看我的夫君这么有气魄,我真感到高兴。”
晋王颓然道:“本想在后院修个湖让你高兴,也泡汤了。”
萧妃说:“我说呢,今天怎么不高兴,原来是为这事儿啊!你能处处想到我,我已经很知足了,哪里还敢有别的奢望?再说了,修的湖是一潭死水,哪有天然的那种灵气?天下水源总出一家,我们想看水还不容易?我们这里不是有汾河吗?我们到那儿玩儿去。”
晋王转忧为喜:“是啊!我们现在就去。”
萧妃说:“现在?”
晋王说:“是啊!择日不如撞日,难的有这样的兴致,我们现在就去。”萧妃点点头,两人也没带多的人,只带了简儿、朴儿、一个近卫和一个小公公就去了。
几人来到汾河边上,正值黄昏时分,夕阳洒落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河面十分宽广,上面频频过舟船,向下游多是送木材的,场面十分壮观。晋王问萧妃:“比你家乡的湖水如何。”
萧妃笑道:“是另一番景象。家乡的湖上,人们忙碌着也像是在闲散,而这河面上是闲散也像是在忙碌。家乡的湖面相对平静,船要行,竹篙撑。这里的河水流动,朝黄河去直接顺流而下,都不用人力了。”
晋王又问:“那你喜欢那一种?”
萧妃说:“我都喜欢。我更喜欢坐在船上的感觉。”晋王听说,连忙吩咐近卫去挑一条好游船以供游玩。近卫去了一会儿,挑了一艘画舫,还兼带小食。晋王很中意,带着萧妃等人上了画舫。
画舫在汾河水中慢慢漂流,两人先是在舱里吃了一点小食,接着晋王端着一杯酒出了船舱,迎着微风站在船头,两岸风光立刻尽收眼底,登感惬意。萧妃也跟了出来,她很久没有这样在船上悠闲的看风景了,所以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晋王身边。天色暗了下去,依稀看到那边岸上出现了一带桃花,开的正艳。晋王吩咐将画舫朝那边靠近。天色更暗了,月亮出来了,渐渐星星也多了起来。晋王诗兴大发,随口吟了一句诗:“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萧妃听了,连连叫好,说:“真是好诗,字句又平和,意境又美。不禁让我想起了魏武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晋王笑道:“你太抬举我了,我哪有老曹气壮。”
萧妃说:“那是因为你是在对着汾河作诗,老曹是对着大海作诗。你若是也对着大海,气自然就壮起来了。不行,我也要诌一首,就算比不上你作的,也可以给你捧捧场。要不然,你一个人即使才高,也显得孤单无味。你不要打扰我,让我想一下。”
晋王也不说话,笑着看着她思考的样子。简儿出来给萧妃献一杯酒,萧妃对她说:“简儿讨厌!看我在搜肚刮肠的想诗句还来打扰我,我若作不出好诗来,你可是要承担罪过的。”说的晋王“呵呵呵”笑起来。简儿收了晋王手中的杯子也笑着退下。
萧妃思索了片刻吟道:“波定皓月明,波动明月摇。浩波与明月,同把繁花照。”
晋王拍手称好,说:“你的诗很有灵气,不像南梁以前那种浮华的风格。”
萧妃说:“我的没有你的好,我的诗在你的旁边就像一个小丫鬟一样,没有气势。”
简儿在后面接道:“殿下的诗就像夫,娘娘的诗就像妻。我们才是小丫鬟。”
晋王和萧妃齐笑,晋王来着萧妃的手说:“上天对我真好,让我有你这么好的妻子。”萧妃看着月下晋王那张明朗的脸,心想:“这正是我心里想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