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不愿相思染上身 > 31 第27章 池鱼之殃

31 第27章 池鱼之殃(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夺爱 分心 绛梅 掬心 绝恋 揽月 怜秋 君莫问愁 宁为卿狂 秋水映尘

马车进了院子,还没等依依跳下车,慕容昱就抓住她的脖领子,拎着她去房里清账。

脚刚迈出去,街上传来的马蹄声却让慕容昱身形一顿。街道上人踪难觅,一点点的声音在慕容昱耳中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马儿们停在门前,听这些骑士的脚步声,来的有十几个人,这些人脚步稳健,行动迅速,其中不乏步履轻盈身负武功之人。行进的速度相当快,瞬间就到了大门前。

本能地感觉到不妙,立即夹起依依,边向后堂跑边喊着找帮手。

慕容昱的叫喊声把黄氏兄弟、西门梓、朱棣、芙蓉以及众多跟班等都给喊出来了。众人乱糟糟地跑过来时,院门被敲得“咚咚”响。

众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怎么回事,都不出声,只有敲门声一声响过一声,一阵急过一阵。

等打开门,芙蓉先叫了起来:“郭侍卫!”

原来是熟人,众人都松了口气。

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帅哥。怪不得芙蓉叫得那么响亮。

郭侍卫一眼看到朱棣兄弟,紧跑几步,上前弓身施礼,低声道:“四爷、九爷,老爷卧病在床,夫人请二位爷即刻回京。”

朱棣眉头微皱,示意亲随赶紧收拾行李。人多力量大,一眨眼的功夫,就收拾停当。

刚低声和郭侍卫交谈了几句,芙蓉那边却闹开了。

芙蓉还想和慕容昱多些互动的时间,不愿马上就回去。

朱棣也不多费口舌,指挥着众人,直接把芙蓉绑了个结实丢上了车。一行人急匆匆地离去。

慕容昱、依依等人看得眼花缭乱,还没反应过来,朱氏兄弟就秋风扫落叶似的,出了大门。

看着空荡荡的院子,一时还真不适应。

好一会儿,慕容昱一把揪住依依,要带她去房里算账。

依依不肯就范,大呼小叫的向黄氏兄弟求救。

可慕容昱只轻飘飘的一句:“她对我下药,坏了我的清白。”

比葵花点穴手还好使,一下子就定住了黄世仁的拳脚和黄世杰拿出来的迷药。

依依这个气啊,只好连连喊道:“我是冤枉的!”

眼见黄氏兄弟没一个上前的,急中生智,大喊:“师叔!救我!我给你做炸鸡!”

话音未落,黄世仁飞身上前,伸手就抢人。

慕容昱那肯让到手的鸭子飞走,左右躲闪着,想瞅冷子突围。

黄世杰收起了迷药,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一团乱,脑子里的小算盘扒拉的噼里啪啦作响。正想到高兴处,依依从天而降,压得他头晕眼花,倒地不起。

原来战斗中的两人,你来我往的,火气越打越大。依依夹在中间,让他们放不开手脚,干脆把她扔给黄世杰,没有阻碍,两人也好放开手脚打个痛快。

等黄世杰和依依甩掉满头的小星星,从地上爬起来,打斗中的两人也慢慢地分出高下。

慕容昱毕竟年纪小,内功不如把补药当糖豆吃的黄世仁深厚,虽然招式精妙,可打斗时间长了,还是渐落下风。

黄世杰有心想劝,依依死命拉住他不放,对他晓以大义后,两人躲得远远的,摇旗呐喊给黄世仁助威。

正打得热闹,看得高兴,一阵杂乱的人喊马叫,由远而近,向这里狂奔而来。

慕容昱和黄世仁定住了身形,一致转头看向大门。

刚才朱氏兄弟走得匆忙,慕容昱又急着和依依算账,然后和黄世仁开打,把一众仆人都吓得躲到后院去了,谁也没注意大门没有栓上。

慕容昱和黄世仁赶紧就近找合手的兵器,挡在黄世杰和依依的身前。俗语说双拳难敌四手,听这声音,来的何止十几二十个人,万一是来砸场子的,手里有家伙,也好能多抵挡一阵。

再一次没想到的是,进来的,是朱棣。

只是朱棣刚才出门时是用走的,现在回来,是用抬的。

侍卫随从乱糟糟地抬着浑身浴血的朱棣闯进来,熟门熟路的,直奔厢房而去。

朱灏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进来,一看到黄世杰,飞身扑了上来:“神医!”

他速度快,黄世仁速度比他更快,抬腿就把他踢得倒飞出去。好在郭侍卫也进了门,见此情景赶紧扑了出去,做了朱灏的肉垫子,救了主子爷的屁股。

朱灏哼哼着从地上爬了起来,吃一欠长一智,离得远远的向黄世仁喊话:“神医,救救我四哥吧!”

依依早就在等这句话呢,立即拉上黄世杰往厢房跑:“快!死了就赚不到钱了!”

厢房里。

朱棣失血过多,几近昏迷。

黄世杰仔细查看他全身的伤,最致命的是胸口的剑伤,皮开肉绽,又长又深,血流如注。

黄世杰连连撒了几包止血散,都被血给冲掉了。点了穴也止不住血,黄世杰也感觉很棘手。

依依在一旁,看到这情景似曾相识,脑筋一转,已明白过来,立即跑去找来蜂蜜、豆沙、麦芽糖,随意搅了搅就抹在了伤口上。

立竿见影的止血法,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连黄世杰都点头夸了她几句。

上药、包扎,灌汤药……

忙活了半晌,总算是保住了朱棣的性命。

朱灏的精神从高度紧张一下子放松,整个人如同虚脱一般,要不是后边手下手疾眼快扶住了他,很可能就地躺倒了。

依依却不管那许多,在旁边小声地计算着:特效止血散四千两,人参五百两,鸡血藤、白术、当归、熟地、白芍、肉桂、远志、五味子……加上人工费什么的,都是熟人,就意思意思,打个折收个五万两得了。

朱灏的精神头儿刚缓过来点儿,就被这个价钱再次击倒。这价钱还是打折后的?任谁听了都想吐血。

虽然价格高得离谱儿,但和依依相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深知她在诊金上没有一丝的商量余地。

一边心疼兄长的身体,一边肉疼自己的荷包,一时气闷,摇摇欲坠,几欲晕阙。可看到依依审视的目光,立即站得笔直,不敢露出丝毫的虚弱神态,好尽量省点药钱。

眼见朱棣己无大碍,依依收账的同时,建议让朱棣静养,利于他早日康复。

等收了钱,就一溜烟地拉着黄氏兄弟闪人,回房收拾行李准备离开这是非之地。

只是有时候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我是更新的分割线************************************

依依行李打包好,天色也暗了下来,这种敏感的时刻赶夜路,无异是找死,只好再住一天了。

睡到半夜,院子里的机关陷井噼里啪啦连连报警个不停。

依依偷偷观察,只见朱家的侍卫和黑衣人捉对撕杀,打得你死我活的,根本没人注意她。胆子就大了起来,不顾慕容昱的反对,躲在廊下看直播。

要说保护重要人物,还是人家朱家的侍卫在行。他们分成两路,一路挺身而出,抗击敌人;另一路坚守在主子们的门前。仔细一看,屋顶上都站了人,真正做到了保护得滴水不漏……

只是护卫队人员明显素质良莠不齐。郭侍卫带来的那些人抵挡了大部分的攻击,可就是这样,侍卫们还是力不从心,用N个人去堆一个。

来袭的黑衣人人数虽然不及侍卫们多,但武功普遍偏高,大多以一敌N,和侍卫们打得难分难解。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双方互有伤亡。

黑衣人本就人少,原打算偷偷地进村,打枪地不要,快速挺进,干完就跑。只是刚一跳进院子,就遭遇到了报警器和捕兽夹子,受伤虽轻,却招来了一大堆的护卫,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打来打去,人越打越少,伤越打越多。眼见今夜已不能成事,呼哨一声,尚能跑能跳的几个人齐发暗器,四散飞蹿。

这一开跑,都有意的避开了防卫森严的厢房,有两个人就跑到了依依藏身的廊柱附近。慕容昱断不容依依有一点点损伤,立即跳出来拦住了黑衣人,没啥说的,拔剑开打。

黄氏兄弟都是不怕事儿大的主儿,也早就跑出来看热闹了。看到慕容昱以一抵二,黄世仁一时手痒,飞身加入战局。

慕容昱深知穷寇莫追,本想击退敌人即收手,黑衣人也想一击而退,早跑早好。谁知黄世仁打得兴起,苦苦纠缠,打得两个黑衣人有苦难言。

眼看着侍卫们就要追上来了,黑衣人只能故技重施,飞镖象不用钱买一样,大把大把地扔。

慕容昱急忙向依依扑去,手中剑舞得密不透风,拼了命保护佳人。

黄世仁虽赤手空拳,却仗着身法轻灵,内功深厚,一把捞起黄世杰蹿了出去。

黑衣人趁势跑掉了。

慕容昱不放心的拉着依依要给她检查身体,气得依依拿蒙汗药丢他,非要让他躺在院子里冷静一宿。

这边正闹着,黄世仁那边大哭起来。

黄世杰半躺在黄世仁怀里,肩膀、手臂中了两镖,昏迷不醒。

依依赶过去诊察后松了口气,黄世杰伤得不重,他是疼晕的。

处理好黄世杰的伤口,依依直接找朱灏,要求了解事实的真相。

朱灏含含糊糊的还不想说,依依也不再客气,直接告诉他,师父今夜受了伤,如果处理不好这件事儿,抢救朱棣的事儿就另请高明,自己和师父立刻离开这里,决不再趟这混水。

朱灏只好找来郭侍卫,两人吞吞吐吐、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了个大概:

朱老爷子家大业大,老婆儿子一大堆。

虽然早就宣布了由大儿子接班儿,可偏偏这老大又不争气。酒色财气,样样精通,除此之外,全都稀松。

偌大的家业搁在那儿,继承人又是个半残,要说不惦记,那是不可能的事。

各房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平日里争宠、下黑手什么的也没少遇到。

这次被摞倒的老四朱棣,就是很有竞争力的一个候选人。

老夫人知道事态严重,派了郭景绪等十几个高手来接应,又搞得坚壁清野,风声鹤唳的,朱棣同志平时危机意识也蛮高的,只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就是这样小心又小心,还是被人打成了重伤。

这还没完,在众人拼死救回朱棣后,晚上又被偷袭,更连累到无辜的黄世杰。看起来很难善了。

说到这儿,朱灏就为怎么把重伤的朱棣同志运回京城而发愁了。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宗旨,依依决定帮助朱灏,给黑衣人们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们明白,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动地。

*****************************************************************************

谢谢KK,抱住亲!下次想办法,把你也加进来走个过场好了~哦呵呵!!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